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和谐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研究

试析和谐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9 02:33:14
试析和谐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29 02:33:14     小编:

"

[论文摘要]和谐理念对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证体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高职院应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建立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培养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发展机制;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窗口,优化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管理机制;以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探索个人进步与组织目标内驱力一致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和谐视野 高职院校 党员质量 策略

全方位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探索高职院学生党建工作和谐机制建设,提高党员质量,对于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稳健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1.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既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保证,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高职学生是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技能和较高素质的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是青年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养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稳健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然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和学生对待入党问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党员数量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诸如一些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有的基层党组织注重学生党员的发展数量、忽视发展质量,重视组织发展、忽视教育管理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党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特征、高职学生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把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

3.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基础。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而言,加入党组织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深刻思想教育、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过程。入党前的系统培训、实践锻炼和入党后的组织生活及作风熏陶,使广大青年学生的努力方向进一步得到明确,从而获得了前进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带动。因此,高校党组织更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展示平台,使他们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党委十分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大学生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学生党建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的确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党员发展的数量与发展的质量不和谐。随着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院校党组织从党的事业需要出发,不断加强发展新党员的力度,使学生党员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正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支部发展新党员时,由于对学生考察对象,特别是一般学生考察对象的思想状况很难进行深层次了解,导致考察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

2.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再教育不和谐。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的原因,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及要求,能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大多数是三年级毕业班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基本都在外实习,导致校园内出现学生“入党就离校”的空档现象。另外,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时 “重入党前的教育,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党员入党后由于缺乏再教育,党员的优越心理严重滋生,党员先进性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目标,逐渐放松对自身要求,组织上虽然已经入党,但思想上、行动上却混同于一般学生,思想麻痹、行动松散、学习自觉性差,严重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3.部分学生党员政治修养不高,理论知识贫乏。有些学生党员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不透,对改革攻坚阶段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缺乏准确分析判断和正确认识、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意识退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在与学生党员的谈话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党员连 “三个代表”的含义,党的性质与宗旨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都不清楚。

4.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影响力不明显。当前大学生党员主流是好的,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党员,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过分关注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有“无过便是功”的思想,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群众性社团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整体影响力不明显。

5.共青团在学生党建工作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共青团组织对优秀团员培养考察方面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别是在推优问题上团组织主要考察学生的成绩是否合格、是否有违纪行为等基本问题,没有从深层次上去了解其思想觉悟、政治立场,没有很好地配合支部做好被考察学生的跟踪考察工作。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团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党员的发展工作。 "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思考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别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更不同于中等职业学校。因此,应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实际,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和目标,从学生党员培养、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

1.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建立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培养机制,突出先进性,把好入口关。学习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因此,要以建设学习型党员和党组织为目标,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学习机制。特别是要在推动“四真”方面下工夫,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在抓好“三个结合”上下工夫,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能力水平与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工作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当前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一是要联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制定科学明晰的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制度。牢固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开放互动长效的学习教育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如定期的集中学习、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广大积极分子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要定期检查督促和指导,对学习效果要进行考核检测,从而使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使大学生党员自觉成为学习型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四是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使党员教育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

2.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发展机制,体现规范性,把好运行关。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高职院校在把握大学生党员的问题上,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质量,必须“成熟”了才能发展。基层党组织一是要根据党在新时期发展党员的有关要求,联系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培养考察档案,并使之制度化。二是要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把党员质量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入党联系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制度,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谈话制、预审制、票决制。完善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发展党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三是要坚持发展党员的程序,履行有关手续。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原则性强、客观公正、积极慎重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进一步细化操作性更强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程序高质量推进党员发展工作。

3.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窗口,优化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管理机制,凸显示范性,把好出口关。针对高职学生入党即离校的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培养与个人自我教育相结合,建立服务性实践平台。以学校党校为依托,以共青团工作为载体,结合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组织共建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 ,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与当地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把学生党员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 ,让学生党员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学会处理生活中的琐事,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受教育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理解人生价值、提升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

4.以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探索党员个人进步与组织培养目标内驱力一致的途径和方式。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把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党员的成长教育结合起来,创新组织活动方式,丰富组织活动内容,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要立足学生利益和学生成长,积极构建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的成长动力。要把党建工作、社会需要、大学生成才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党员意识,增长知识技能,使学生专业特长在服务社会的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和运用的同时又反哺教育,为专业实践架设平台,为促进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把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到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上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