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4 02:09:45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时间:2022-12-04 02:09:45     小编: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知识的设计者固守僵硬的学科边界,认为课程的知识等同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使文学类课程缺乏应有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以学生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跨学科整合知识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基本要求,例如课程要能解答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问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学类课程 学生需求

本文言及的文学类课程是指在高职院校之中为着某种特定教育目的开设的文学类课程,既指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等某些文科专业开设的文学类的职业能力类课程,也指某些非文科专业开设的文学素质类课程,例如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文学鉴赏等课程。这些课程在今天的高校之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之中遭遇到困境,被学生冷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秘和其他实用类文科专业的学生经常抱怨文学类课程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多,对自己从业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对课程设置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语文教育和其他以文学学习为主的学生,不断提出课程中的文学知识距离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现象太远,学与不学一个样,课程不能很明显地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和当下文学现象的解读能力,怀疑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一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讨厌为他们开设的文学类课程,大学语文已经背离了课程设计者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初衷,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负担,学生认为它既没意思又没用,学起来没劲,他们要求课程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上的情况足以说明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正在经历着一场危机。

危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有学者从大的方面探索,认为文学类课程受众的流失可能跟意识形态的影响、商品大潮的冲击有关;有学者从小的方面看,指出是由于课程大纲的误导、教材编选的失当等原因。以上原因不仅说明对当前高职院校之中文学类课程的反思是必要的,而且也都从某一侧面说出了文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设置确实存在着定位不确定、目标不恰当、要求不具体等问题。本文从课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出发反思文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尝试为这些问题提供破解的思路。

一、学科壁垒,课程设置的误区

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反思,我们能够发现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之中的最大误区就是固守一定的学科界限,从根本上把学科视为知识的硬性边界不敢跨越。如果我们比较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会发现后者都是前者的“压缩饼干”。以文学史类课程为例,高职院校的文学课程只不过是少讲几个作家和作品而已,相对而言,和普通本科的文学课程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没有很好地体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这种固守学科边界的文学课程会出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1.学科本性的认知层面。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具有某一稳定属性的,或是人文的,或是审美的,都是和人的个性以及内心的情感有关,真正的文学是超越现实的,和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功利关系。这就是造成文学类课程和现实生活脱节,课程不能回答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问题。学了文学课程,还是无法解读、制作和张贴春联;学了文言文还是无法解读风景区的碑刻铭文;学了《春》,还是不能感受生活中的春天;学了鲁迅的杂文,还是不能对有关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了文学还是无法分清广告中的真实和虚假,不会对广告中的虚假性承诺进行分析批判;学了文学,还是不会书写自己的履历,不会进行自我的求职演说;学了文学还是读不懂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除了书中节选的部分……我们文学课堂上的教育和生活中的文学问题互相隔膜,我们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某些文学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某些文学问题,这样的文学课程,面对生活中的文学问题只能是失语。

2.关于学科知识的整合层面。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固守某一学科边界,认为某一课程的知识就是某一学科的知识,二者完全等同,而且,这种课程知识比照着学科知识设计,越完整越好,越系统越好。这就造成了无论何种专业,只要是课程名相同或是相近,课程的内容一定也是一样。例如不管是文秘专业的写作课还是语文教育的写作课,所教内容基本相同,都是通用的几种文体的写作,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等,教学情形大致如此。这就出现了高职院校文学课程的一大怪现象,不同专业的文学课程设置基本一样,培养不同职业能力的文学类课程大致相似,我们的文学课程设置完全丧失高职院校专业和职业特点,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依附于一个标准,那就是学科。

3.学科知识和受众需求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设置之中可以说完全被忽视,以文学的经验为例,我们课上所讲的都是经典作品的意义或是在经典作品解读之上形成的经验和理论,与学生在生活之中阅读形成的经验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青春期学生爱读的科幻、侦探、悬疑、武侠、玄幻、推理、哲理、性、死亡等类型的文学,在我们的教材之中找不到,在我们的课堂上听不到,学生阅读什么,我们就回避和压制什么,所以,在指导学生的阅读,或是回答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只能是错位或者是失语,学生在生活中的阅读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被老师教学行为斩断或是压制。文学的课堂话语和课堂外的阅读经验,成了两条平行线,不会相交和重合。这样的文学课程肯定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课程的设置能够与学生的需求、兴趣相一致,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大大提高,而且学生会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不需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学科的历史性还意味着学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改变、调整学科的边界,甚至创造出新的学科。成人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出现对原有的学科界限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这些教育机构的职能与传统的大学(普通本科高校)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和创新与传统的大学有较大差异。他们根据自己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各种专业和课程,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对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对课程进行重新的命名,使课程的性格得以突出,学科的边界变得模糊,最终也使知识的革新得以实现。

二、以学生需求为中心,重塑课程内涵

通过第一部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需要对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突破学科限制,当然这种整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使高职学院的文学课程具有专业特点和职业性。主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课程要能解答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文学课程不仅要讲清楚文学史上的文学现象,也要解读当下的文学热点;既要讲解经典的文学作品,也要介绍当下流行的非经典作品;既要讲解历史上的作家,也要介绍当代的文学史还没来得及写到的热门作家等。总之,课程要跨越历史和时代的界限、经典和非经典的界限,强化其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以问题为核心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如果课程脱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遭到学生的厌倦,无论是课堂本身,还是最后的教学结果都会大打折扣。如果课程能够与现实中的文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对于作品鉴赏类的课程,可能我们的学生并不只是满足于知道文本的意义,还想知道文本的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同类文本应该怎样解读,文本的意义和人生、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于理论性的课程,比起理论是什么的本质性知识来说,学生可能更愿意知道这些理论是怎样运用的,对于那些现实和历史的文学问题具有怎样的解释力……而这些学习要求都是跨学科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之内完全得到满足,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跨越学科界限,以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基点,创新课程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了解学生,又了解课程,又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样一方面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把跨学科的知识串起来,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3.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文学课程在不同层面上最终都要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最终是要走入社会,从事某种职业的,如果学校学习的内容只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表面部分,走出学校,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会忘记,这将是学生及学校的悲哀。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大力整合课程的知识系统。例如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在文本的解读上多下功夫。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课程要求在文本解读和教学的“节点”上寻求知识的整合,不管是古代、现代和国外的文学作品均应如此,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解读文本,而是从教学的角度思考文本解读的问题。写作类的课程也是如此,文秘专业侧重那样几种文体,应该和一般的写作课程有所区分。如果不是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一定意义上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美国的哲学家罗蒂指出,没有一个学科可以作为所有学习的基础。也没有特别的方法论——科学的或其他的方法论可以涵盖所有的学习。这就是说,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学科的边界本身就是可以跨越和必须跨越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对知识的接受和建构,不是出于学科的,而是出于某种内在或外在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又是建立在接受者对人生的领悟或是对社会的认识上,这又不是学科所能框定的。所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改善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