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供需视角下的高职社会服务发展模式

试论供需视角下的高职社会服务发展模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5 02:01:59
试论供需视角下的高职社会服务发展模式
时间:2023-02-15 02:01:59     小编:

"

论文摘要:引入经济学供需均衡分析法,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供给上,浙江省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其社会服务形式日益多样化;在需求上,区域社会对社会服务需求逐渐增加。但结合供需双方来看,不仅在总量上存在缺口,在结构上也尚未平衡,存在着较多的错位。有鉴于此,我们从学科、高职院校以及地方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结构分析;实证调研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普通高等院校总量中所占比重已超过45%,①高职院校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随之发展。与以往更为关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不同,随着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职能通过直接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等服务,逐渐成为链接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桥梁,也为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现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供需均衡理论,结合浙江市场调研,将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服务的供给方,将区域社会中的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对双方之间的供需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发展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供给实证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多个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一)“引进来”社会服务模式

我们调研的院校中普遍设有校内实训基地,如“金融保险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训室”、“证券理财实训室”、“模拟银行”、“外汇实训中心”等。这些实训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从需求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

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均设有外汇、证券、期货、银行从业资格以及国家理财规划师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对于企业而言,可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培训和考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企业对岗位专业素养要求的提升,这些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所必须持有的。但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踏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在专业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指导,而高职院校又是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前培训的有力提供者。这也促使了高职院校能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上提供服务。

(二)“走出去”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的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或者具有在行业第一线工作经历。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金融形势、证券、理财等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的“走出去”实现了外溢效应。

(三)“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 除此以外,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业或区域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性,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往往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主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由于我们的供给方选择的对象为浙江省财经类高职院校,相对应地,我们选择了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我们利用2010年“第五届浙江金融理财博览会暨第二届浙江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展示会”的契机,对参与博览会的各大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众多金融机构进行了调研,以更好地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方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所有参展金融机构,从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社会服务的总量性需求 2.社会服务总量需求大。金融机构对高职院校已经提供的社会服务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2.38%,45.24%的金融机构尚未与高校建立合作平台,58.33%的金融机构认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见,金融机构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总量较大。

(二)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 2.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除了与行业的合作,67.86%的金融机构认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服务社区上,即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27.38%的金融机构认为还可以知识下乡、服务三农;26.19%认为为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非常之广阔,涉及到了金融行业以外的众多领域。

3.社会服务供给主体的需求。就目前金融机构现有的合作状况来看,54.76%的金融机构与高校有合作平台,其合作对象中综合性大学合作较多,占39.29%;其次是高职院校,占30.95%;再者是本科院校,占26.19%;培训机构较少,占19.05%。这与综合性大学功能性全面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高职院校的行业特征有关,其明显的行业性也决定其往往只与某些领域的机构合作,其相应的提供服务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也具有行业特征。 "

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一)总量上的供不应求

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

(二)结构上的供需矛盾

1.形式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这是高校“象牙塔”时代的产物,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市场调研,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主体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可见,作为供给主体的两类院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求方的定位非常清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三)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

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供需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要高职院校本身的思考和改革,也需要区域社会提供需求和建议。但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缓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结构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一)专业需立足于市场

专业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优势,但仅仅发挥自身优势还不够,需要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从区域社会本身的需求出发,对现有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这是解决社会服务形式错位最根本的方法,也可使得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除此之外,专业还需将视野拓展到三农和基层,在原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基础上,增加基层性,从更广阔的市场角度来重新思考社会服务的形式与范围。

(二)院校需转变办学观念

首先,院校需调整高职院校的职责体系,重新审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互动机制。若高职院校单一地侧重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容易导致培养的人才、科研的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其次,院校需明确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社会服务职能之间存在着区别,高职院校以“术”为主,而非“学”,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小而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难以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院校需强化服务意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往往隶属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机构,但作为高等院校乃至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区域社会,而非仅限于机构本身。建立并强化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意识,是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和完善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

(三)地方政府需成为社会服务供需双方合作的推手

区域经济主体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普遍缺乏平台,推动两者之间建立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形式,除了高职院校强化自我服务意识推进内在动力外,外在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极为重要,政府正是外在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我们认为,一方面,政府可考虑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缓解社会服务供需结构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可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促进社会服务,推动两者之间的互惠、互补合作,实现供需双方共赢模式的持续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