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试析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57:12
试析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时间:2013-12-18 18:57:12     小编:

"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通过课题与社会设计项目相结合来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并为大多欧洲职业学院采用。

我国传统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自形成以来一直采用以课堂练习和实训室为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愈发难以满足行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因此,若能够合理借鉴这种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一、“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教育和教师培养。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艺术设计教学和管理模式来改善人才培养的实体环境和制度环境,从而达到促进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目标。

(一)“双师”教学团队,激励在校教师自主发展

企业驻校工作室的设立,可以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更加便于高职院校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担任设计专业的兼职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双师”教学团队。一方面,在该教学团队中,本校教师可以与兼职教师充分交流学习,使其专业知识得以更新、实践水平得以提高,改善本校教师知识体系落伍,技能水平与行业发展脱节的现象,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兼职教师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到教师团队中能够为教师队伍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够拓宽在校教师的视野,使之感受到设计行业的竞争氛围,激发在校教师自主发展的热情。

(二)以学生为主体,推动“工学结合”

首先,保护学生天赋,激发设计灵感。在相对更为自主和灵活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在更加自由大胆地进行项目设计和创新,教师则在了解每个学生职业规划基础上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既能够保证使学生的创作天赋和设计风格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提高,又能使其天赋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不偏离行业的要求。其次,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增强就业信心。工作室教学是以明确的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展开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因此,在未来就业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提前融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并以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便会对顺利完成与企业要求的对接充满信心。再次,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入发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公司的员工的角色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改善办学条件,活化课堂教学

一方面,受政策上的限制,我国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份额较小,加之自筹经费能力的不足使得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资金上的短缺现象。因此,由于资金不足所导致的实训设备老化和实验条件落后,严重阻碍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职教育中对于设施设备要求相对较高的专业之一,对于改善教学条件有着相当强的渴求度。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可以通过校企间的合作将企业的部分资金和设备引入高职院校中,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解决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局限于教室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拟课题作业使课程之间相对独立,难以体现艺术设计的工作过程,教学气氛也相对死板,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相比较而言,“工作室”载体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所承接的承接各类企业真实设计任务都是由师生共同研发,这使课堂教学更富活力,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在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过程中增进师生感情。

二、“工作室”培养模式探索中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对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和较完整的理论构架,但对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实现“工学结合”载体的构建尚在摸索之中。部分高职院校以“工作室”教育模式对培养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盲目追求项目利益,偏离教学目标

“工作室”教学模式下,企业驻校工作室的建立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引进企业的真实业务项目用于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在合作中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办学资金不足的难题。然而,由于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操作经验、明确的目标体系和组织机构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偏离初衷,承揽业务和教学不能有机结合,甚至将企业驻校工作室视为解决资金困难的渠道和盈利的窗口。从而使“工作室”教学受到项目时段的局限,过分追求项目完成的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

(二)校企合作不足,资源引进困难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水平虽然在近几年得到快速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高职艺术设计能力依旧落后于行业的技术发展。这导致在建立合作关系时,企业考虑到风险问题不愿与校方合作或仅将少数投资金额小技术要求低的项目交给校方承担,更不愿意派出企业中高级技术人才作为企业驻校工作室的兼职教师。因此,校方在与企业的联系项目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缺少合作项目和资金技术支持使得“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受到严重阻碍。 "

(三)模仿本科构建,组织管理混乱

虽然“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得以建立和运行,但是由于前期的准备不足,对于“工作室”教育模式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和具体操作办法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定。因此,许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只是单纯效仿本科院校的工作室教学形式。然而这种以主持人及合作者学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倡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工作室”教学模式前期研究不足、理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缺乏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撑。

从理论研究的方面来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引入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为时尚短,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体系尚不明确、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不够清晰、各种管理方法在其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析不够充分。在这样不成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由于正确而全面的理论指导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其发展前景。

从教育行政部门来看,“工作室”教育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了解到其优越性的前提下,为了满足学校发展需求引进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构建“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这一学校自主发展的创新行为只是采取赞同的态度,并未出台相关的政策、启动一定资源作为支撑。这不但使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丰富的社会资源,“工作室”教学的难以推动,而且会使高职院校由于缺少监督和指导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

三、“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吸引许多高职院校进行积极的尝试。通过对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从课程教学、教育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以推动“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课程教学方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将实际的工作任务融入到具体课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业调研和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深入分析该从业人员职业成长各阶段的典型任务,构建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1.教学安排与评价方法。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课程学习,在校内工作室通过企业经典案例,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基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学习,并由校企共建考核标准,衡量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

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在工作室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真实项目任务的实战训练,学生在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与课程的对接,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结合企业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考核与奖励,由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岗位技能。二年级暑假,开展为期4周的岗位认知实习,熟悉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套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初步适应能力,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指导书。参照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结合艺术设计相关职业资格要求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考核与奖励。

第三阶段为第三学年,主要是基于企业岗位的生产性实训,通过校内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整个培养阶段充分发挥“工作室制”教学的实践教学功能,实现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坚持人才培养目标考核的开放性原则,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工作期间的表现及被企业应用采纳设计方案的数量和质量出评定。

2.课程组织形式及实施方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化教学课程的组织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整合起来,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

在课业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学校及企业提供工作场所,设置与企业任务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包括项目任务要求、项目教学过程、项目实施虚拟仿真(真题真做)、设计制作、质量检查和总结。教师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分配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实施阶段采用分组形式学习,建立项目组,明确责任人。

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由学生担任助理设计师,组成项目设计团队,团队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并在每个环节要求学生设计团队提供项目过程报告。

(二)教育环境方面

教育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即教学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两个方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除了要求科学的课程和组织结构外,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辅佐也是十分必要的。

1.明确工作室配置要求和组织架构。就教学环境而言,一方面要制定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设施标准,明确规范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配置要求,以保证工作室的设备能够满足项目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室管理组织架构,设立专门责任人或部门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并扩大高职院校合作范围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同对定期组织对工作室的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

2.营造和谐外围环境。高职院校“工作室”教育模式的外围软环境主要是指制度和文化环境,它又可分为学校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

(1)学校内部制度、文化的双重融合。一方面,在工作室管理制度与学校整体制度相融合,建立起明确的工作室教学组织管理机构的前提下,构建起适用于该组织机构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一制度体系充分融入学校整体制度体系中,原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应随之加以更新。另一方面,在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别代表着校园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若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工作室教学中得以有机的融合,对于“双师”的交换培训是极其必要的,在保证双方充分了解彼此工作环境的前提下使二者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共同塑造良好的工作室文化氛围;

(2)政策扶持与理论推进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术界对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发掘其更多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从而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高职院校推广“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重视和支持程度,进而在政策上采取一定的倾向为该项工作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 ,在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的基础上,学术界也会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上,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工作室”教育模式的理论发展,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积极尝试,相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并以工作室为载体实施教学,将会实现“真项目训练、真设备操作、真环境育人”教育目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