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的设计

关于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的设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8:57:24
关于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的设计
时间:2013-12-18 18:57:24     小编:

"

论文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把课程建设为精品课程,是课程内涵建设的目标。基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设计需要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特点有机结合,建设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政治论精品课程。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基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既要又政治性、思想性,又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使课程教学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特点的需要。因此,在课程设计需要把理论性、思想性与职业性、实践性有机结合,建立具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的“概论”课精品课程。现以我校“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个案,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设计,以推进高职高专“概论”课程建设。

一、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课程设计坚持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以及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程教学与区情、校情紧密结合,使理论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及其说服力、感染力,把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愿意听、喜欢学的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2.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 “概论”课教育教学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的结合点;其二,分析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状况。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政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求职欲望强,对现代信息的接受意识强,职业意识较强,但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其三,分析社会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课程设计在分析学情、校情以及社会人才素质要求状况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使课程设计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是全面实施“概论”课建设的关键。“概论”课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建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基于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根据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点,课程设计需要把理论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相结合,从政治性和职业性的视角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因此,精品课程应突出“理论教育为基础,情感培育为主线,能力素质提高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

1.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以课程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教学体系为主线,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理论教育遵循“认识—认清—认同”的教育路线,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接触理论、认识理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认清事物发展的真伪,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以情感培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理论情感。情感培养以“感受—感知—感悟”为主线,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情感上感受理论的魅力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对所知、所闻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出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能够感悟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促进思想认识提升,引导思想升华和促进行动转化,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情感,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3.以能力素质提升为目标,培养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以培育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标,旨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同时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理论教育为基础,情感培育为主线,能力素质提升为目标”的课程设计理念,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按照“4321”即“四个统

一、三个贴近、两个结合、一个目标” 课程设计思路实施精品课程的建设。

1.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四个统一”,即以“世情、国情、区(省)情、校情”相统一。在教学内容体系的选择上,在现有的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世情、国情、区(省)情以及校情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之中,形成内容丰富,素材多样,生动的教学体系。

2.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三个贴近”,即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三贴近”为教学主旨,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两个结合”,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理论教学为内容的课堂教学;二是以校内外社会实践为内容的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相互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一个目标”,即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全面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一大批思想合格、能力素质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二、实施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保障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程教学设计的全面实施。围绕“4321”的课程设计思路,为实现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成果,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锻炼能力,以实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四个统一”。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本专科统一使用的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十五章,内容体系庞大,鉴于高职高专教学学时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根据教学“精”和“管用”的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四个统一”,即教学内容上体现世情、国情、区情、校情相统一,教学内容体系体现既有宏观的世情、国情的内容,同时又有微观层面即区情、校情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既站在世界或全球的高度,认识我国发展阶段,同时也立足于本省、本地区区情和本校实际,充分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坚定自己跟党走的信心。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做到“三个贴近”。教学方式方法是有效对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关键。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学方式上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二是教学主体上由教师主体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学原则,探寻能够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演讲或辩论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愉悦学习,以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进学生头脑”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探索多维教学载体,实现“二个结合”。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两部分,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需要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载体。例如,在课程建设中,探索了“四个课堂”即“校园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多维促教”教育教学作用,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从校园延伸至企业和社会,从现实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转变了过去理论课教学多局限于单一的校园教学环境和单一的教师教学主体的局面,提升了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四个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理论教育教学过程是在一个生动的、现实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下的,理论课成为学生喜欢听、愿意学的一门课程,实现了“教育主体多元化、教学时空立体化、教学资源综合化、教学成效最大化”的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

(四)提升教学实效,实现“一个目标”。课程教育教学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基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下,课程教学既要体现理论教学的政治性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也要体现高职高专教学职业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到理论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立足于学生能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发展态势,认清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与政策,使学生能够认识国情、锻炼能力,把握就业机会,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三、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课程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设计往往决定了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施方向和效果,因此,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设计,需要把握好几个以下方面。

(一)课程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概论”课程是全国本科、专科院校均开设的课程,目前全国实现了“两个统一”即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高专在“概论”课精品课程的设计中需要认清“三个不同”,其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其二,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学分、学时与本科院校不同;其三,高职高专学生学识基础、就业目标与本科院校不同。厘清这些问题,是做好课程设计的前提。此外,高职高专院校具有较鲜明的职业、行业的特点,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同时,各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资源和优势不同,因此,在“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结合点有一定的差异,在精品课程的设计上既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来设计,也要结合本校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设计,使本校的“概论”课精品课程与其他院校相区别,具有别的院校不可替代的特点和特色。

(二)课程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概论”教学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要做到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必须以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设计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既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思想性、理论性,也要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从实用性看,需要筛选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教学内容,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方法,把理论讲精、讲活,使学生通过学生后,能够做到学用结合;从可操作性看,要对各种资源的条件及利用情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飞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使用的可能性,考虑教师教学中使用是否方便、简易,效果好。合理的设计可以使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逐项地推进,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三)课程设计必须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根本目标。高职高专“概论”课教学旨在是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的所有要素必须服务于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使课程建设保持一流水平,充分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教育性、有效性等特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高职高专“概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实践研究的项目,课程的设计属于课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其设计的先进性以及由此所起到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亟待在今后建设中不断加强检验和完善,以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