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

试析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1 00:16:49
试析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
时间:2023-03-31 00:16:49     小编:

"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高职教育中过于注重专业岗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的问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即做人的教育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探索通识课程的实施模式,变培养专职岗位人为社会人,深化、拓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 就业柔性

一、高职教育要重视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来看,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关于职业能力理论的研究繁多,由于对能力的认识不同,人们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多种多样。为更明晰描述不同种类能力,不妨把职业能力分为两种能力,即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基础上,根据岗位的目的性、专业性要求,按照一定程序、方法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能力;非专业能力(英国称为通用能力、德国称为关键能力)是指职业能力中超越专业能力领域以外而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计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处理信息能力、计划组织活动能力、设计规划能力、与人合作沟通、适应变化的能力等。所有专业岗位能力以外的能力均为非专业能力。

对于非专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人Mertens和美国人Pratzner,他们认为,非专业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或者说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各国在实践中,对于非专业能力的做法也略有不同: 尽管对非专业能力的概念还未达成一致,但都是根据本国的科技发展、经济竞争、人才需求特点,确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而确定非职业能力的内涵。因此,重视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强化通识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变化的就业环境是导致非专业能力成为就业柔性的关键

1.就业岗位的快速变化性。据统计,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1950年至1966年的16年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已有的八千多个技术工种消失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六千多个新的技术工种。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导致传统的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创造新的职业岗位,从而使社会职业岗位的总体结构呈现了快速的多变性。信息经济的社会特征表现为快速性和风险性,企业成长的速度加快了,同时由于激烈的竞争,企业倒闭与收缩的比例猛增。经济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下降,一方面这种波动是经济创新和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就业机会变化的速度加快,使就业者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就业状态要求求职者应该具备多样化、综合性的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就业岗位变换的频繁性。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的融合不断加速,人们对职业的价值观及面临的职业环境不断变迁,社会成员转换职业的频率加快。美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5年内有33%的社会成员改变职业。美国劳工部一项研究预测,现在20岁的青年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职业的变换和工作的变换将会达到6~7次之多。这些情况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固定在一种职业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社会成员正从“岗位人”逐渐走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流动的频繁发生促使社会成员的就业形式也开始发生着转变,非正规就业包括自主创业占社会个体的就业比例开始上升。就业的市场化趋向使终身学习、成人的回归性学习成为每个社会个体获得生存型职业与进行职业流动的必要手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育要围绕4L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与人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仔细分析4L的内涵,作为人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理性、情感、意志、交往、沟通、兴趣等贯穿其中。因此,高职教育要真真切切地关注专业教育背后的主体——“人”。正如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UNECO)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制作产品的人”。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加强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偏差,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趋重要,强化通识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而通识相关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因而通识教育课程又成为真正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 "

三、深探通识教育,强化高职学生的非专业就业柔性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培养一个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人”,培养一个具有创造激情和原生性动力,去追求并努力去实现可能生活,去证明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仅仅知道工作的“人”。但是,我们现在的高职专业教育模式下,过分专业化的课程把大学生的所有生活都直接指向既定的、岗位性和刚性的程序化工作,并没有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创造性留有施展和发挥的空间,即大学生的生活及生命成长和发展也主要是体现在对专业性和专门化知识体系的记忆和应用上,体现在专业化知识的量的占有上。过分专业化的课程为大学生所规划的生活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的、获得满足生活的基础性需求的技能性训练和应用的工具理性化生活,工作是为了生活,但不能够形成生活就只有工作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把通识教育课程放到一个新高度。通识教育担负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构与平衡,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格和社会伦理等重任。因此,必须将通识教育课程放置于整体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上,改变过去那种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体、通识课程为附庸,经常是压缩通识课程,来满足专业需要的困境。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不是针对适应社会某个特定职业岗位,而是关注高职学生的生活基础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其获得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宽厚基础。

2.通识教育要突出在“育”上。当前,我们的专业化教育,是重在“教育”的“教”上,现行的教育改革,如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还有更为盛行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都基本上还是围绕专业化教育的培养思路,是工业化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好像是同一规格同一标准的模具,学生成为这些生产流水线上的匠人与工具,像“产品”一样缺少想象力与创新意识,更别谈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了。而通识教育要突出重点在“育”,辅之以“教”。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通识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高度的兴趣与尊重,同时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使其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学生在得到了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实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生活成长。所以,通识教育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它超越了单纯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而非车间流水线中制造出的“产品”,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

3.通识教育要在课程体系上有别于专业教育模式。目前,我国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品德、团队合作意识、人才专业基本素养、人格的完整性等属人的品性异常重视。从国外的一些大的跨国公司、财力集团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拥有大量的专业性技能人才外,更注重人才的综合品性,特别注重人才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完整性,重视人才的心志模式。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更应该关注大学生非专业方面的,诸如品德、团结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人文素质、人格的完整性等方面属人特性的培育,这些对人才类型和规格上的需求,要体现在高职的课程体系上。

另外,经济环境的变迁决定了社会成员在职业岗位上的多变性,个人很难一生只从事一种基本固定的职业,这就要求个人在接受高职教育阶段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以增强人才对未来转岗的自我调适、自我承受能力,这也更需要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上突出非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应对人才需求市场的战略选择。但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不能与社会职业岗位有着紧密的关联,学生也认识不到这样的课程可以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支撑性和发展性的能量储备。因此,学校应统筹师资培训规划,拓宽通识教育教师培训渠道,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奖励与经费资助等方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倾斜,努力提高教师的通识教学水平,切实提高通识课程实施效果。配套的制度与完善的管理,是通识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设置一个对通识教育课程有权责、有公信力的专门机构,如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通识教育理念目标、课程设计、课程遴选、教师开课、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与组织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及通识课程选修规定,使学生不囿于封闭的专业范围。

4.通识教育在实施上要上下一体。通识教育重在实施,要能够达到目标,首先,校长的办学理念对通识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他的办学理念和资源配置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通识课程在具体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方向。其次,是教师的参与热情和能力,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确保一个学校高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影响是直接而关键的,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影响更是如此。再次,要对学生积极引导,激发需求,超越实用主义。我们的专业教育侧重育才,非专业的通识教育侧重于育人,如果“育才”压倒了“育人”,学生掌握了高新技术却缺乏人文素质,具备了高学历却不具备道德意识,会带来高智商的安全风险,这种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要求育才与育人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但从受教育者角度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自身“养家糊口”的本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取向。学生总是很关注自己的专业,以及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的养成,这是高职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也是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高职学生的这种内在需求对通识教育的开展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建设,必然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够正视而不可回避,要能够去引导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就尤显重要了。最后,在通识课程的实施上,要充分强化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机构,高度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有效组织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效运用以及一个学校的隐性课程,如校园环境、传统和校风都将不同程度影响通识教课程的有效实施,要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通识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实践才刚起步,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更深刻的反思、更深入的改革,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实践中努力摸索新路子,探讨新途径,才能适应新形势对通识教育课程所提出的新要求。

四、通识教育建议实施的内容

1.将课程内容和可能出现在学生生活中的文化与兴趣联系起来。教授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化和信仰,具有参与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意识;熟悉动态的文化,理解如何“阅读”文化和审美表达,认识到什么是利害攸关的文化冲突,明白似乎是对立的文化之间尽管有分歧,但是他们常常能摆脱共同的传统,互相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智和谨慎地处理世界艺术和思想,理解文化和信仰如何塑造个人和团体,具有审美思维与诠释表达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能从传统的艺术、思想、价值观方面对自己进行深刻地剖析,在全球变化过程中,对我国历史、体制、价值观有一个严谨和正确的理解与认识。明白今天公民的责任既是国内的也是国际化的,明白推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变化的力量,具有正确地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明了自己在民族、国家和社会以及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教授学生理解相互矛盾的道德概念和理论,学会如何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并运用到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道德困境中,培养学生评价和分析、支持或反对采纳这些不同概念和理论的原因;教授学生理解不同于他们的价值体系,如不同宗教、不同的语言、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体系。

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介绍自然科学发展史及其思想发展史。使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能进行基本运用,由此拓宽专业领域及开阔视野;介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概念、事实和理论,并把所学理论和方法与现实世界中广泛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理解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教授学生与物理宇宙相关的概念、事实和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和宇宙,讨论知识、从业者和科学机构发挥的社会作用,能够批判性地思考许多与物理科学相关的伦理问题,如替代能源的成本和效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