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07 02:25:32
试论高职语文教学
时间:2022-08-07 02:25:32     小编:

"

论文摘要: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修炼内力;激趣内趋力;提高能力

大多数教师上课都会准备教材和文字教案,教材注释得密密麻麻,文字教案也写得相当详尽,生怕遗漏了什么。课堂上经常翻阅教材,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上课,使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艺术性、实效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并不认为这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笔者对中学时代的一位语文教师印象非常深刻,他每次走进教室都不带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便可将全班45个学生紧紧地吸引在课堂上,两手空空地上了一堂又一堂的精彩语文课。

1.高职语文教学难的原因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可以方便地在互联网上选取辅助教学的材料。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为什么现在的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不好呢?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自身的原因。现在的教师迷失了自我,俨然成为教材和教案的奴隶。究其原因,无外乎受以下因素影响。

(1)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按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建构的,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被动性成为其典型特征,主体性被淹没。

(2)教学管理方面的影响。教学管理没有教师的参与,管理程式化、僵化。20世纪80年代,虽引入了一些现代教学管理与评价理论,增加了量化指标,但仍然缺乏实质性的变革,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只讲制度化、程序化,缺乏人本化的管理方式。这种机械的管理模式所导致的后果是:①教师以本(教案)为基准,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严格按教案进行,以教师的思维模式取代学生的参与,形成单一走向的满堂灌;②教师为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会排斥教学过程中一些“意外”的问题或答案,否则会影响计划的完成;③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对“本子”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不去随机应变地捕捉教学过程中闪现的潜在教学资源(如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压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

(3)刚性的课程体系的影响。我国基本上由国家统一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统一考试及其标准。一纲一本一统天下,几十年一贯之。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切都要按统一的要求去做。可见,旧的教材体系及课程设置、传统的教学观及教学大纲在客观上不可能让教师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设计;为了考试进行的教学备课,说穿了只是备教材而已,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功利和异化使教案背离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2.教师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改变目前这种不良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事业心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事业心,才会有学习、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感,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动力。

(2)教师要应充满爱。教育是爱的事业,一些教师感觉教育枯燥乏味、毫无乐趣,甚至度日如年。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教育、对学生缺乏爱心,致使其厌倦教育,无心研究教学,这是当前部分教师工作敷衍塞责、不求上进的主要原因。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是教师干好工作的基础。

(3)教师要有放下“拐杖”的勇气。教材、教案实际上是很多教师倚靠的“拐杖”。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者的完美结合。只有教师甩掉了“拐杖”,才能够在教学中挥洒自如。边看教案边讲课的教师无法组织好课堂,无法观察学生的表现,更谈不上洞察学生的心灵。

3.改进措施

笔者认为,能空手上课的教师往往准备充分,知识丰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此为努力方向,期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空手上课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就像一股清泉、一缕清风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激趣内趋力。内趋力是指从学习者内部产生的驱动力量。它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迭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两手空空走进教室,流利地说着课文的内容,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清晰地板书文章的结构,恰当地点拨难点、疑点……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师流利地背诵课文,讲解内容时旁征博引,分析问题时口若悬河,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湖南省普通话省级测试员的培训使用的教材中有关朗读部分的文章就有50篇,字数都在450~500左右,每一篇到400字时都有一个标记表示读到此处即可。文章中有很多轻声、儿化音、变调需要记忆,都是测试者要朗读的。上课的教师根本不带教材,每篇都能背下来,包括标点符号、字词的读音,丝毫不影响授课。大家对其敬业精神和扎实功底佩服不已。

(3)提高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力。“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以往的课堂,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灌输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颠倒了主体和主导的位置。新课程改革后,大多数教师片面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这类教学形式下,学生不仅难有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提高能力了。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教师上课不带教材、教案,空手给学生上课,不仅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无形地让学生将知识渐渐地内化成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台上的精彩和风采绝非易事,功夫在课外。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动态、生成的,优秀的教师应该带着充满智慧的大脑进入课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