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一道隐藏很深的病句神题分析

一道隐藏很深的病句神题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31 00:58:11
一道隐藏很深的病句神题分析
时间:2023-03-31 00:58:11     小编:漆永新

近来在练习中碰到一道病句题,其中的一个选项引起了老师、同学的争论,莫衷一是。句子是这样的: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这可以说是一道病句神题了,因为上网一查,不但高考模拟题中有它,而且中考练习题中也有它,就是小学病句练习题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见它是一道贯穿各个学段的病句考查题,说它神似乎毫不为过。其更神者,有的练习题中将它当作正确项设置,有的练习则将它当作错误项。难怪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有没有语病呢?我们不妨将这个句子当作A句,在此基础上作如下调整,变成B,C句,比较A,B,C三个句子的区别,这样就好确定了。

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C.谁又能说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这三个句子中,B句是明显的病句,其病因是多重否定造成了表意的混乱。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谁又能否认,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都承认,这就将英雄的品质的培养与努力学习分割开来了,显然不合逻辑。类似的题目在平时我们会碰到许多,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句是某练习题中的句子,当作病句讲没有争议。有的出题老师意图改变题目,要把它当作正确答案,于是将不改成正,这样多重否定就变成双重否定了,似乎这样句子就正确了,这就是A句的来源。殊不知,这样一来,句子倒滑入另一种不合逻辑强加因果的陷阱里了。

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或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如: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这句话中周先生投身于五四运动,与他成为学者、历史学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A句中,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判断句,这个句子的结果是英雄的品质的培养,原因是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也就是只要一天天努力学习,就能培养起英雄的品质。大家都知道,一天天努力学习的人很多,可最后养成英雄品质的却寥寥无几,这个事实就证明上述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里涉及到逻辑学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

充分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果,有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个唯一条件。如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有下雨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造成的,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如洒水车洒的、别人喷的等等。必要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如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菜不一定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但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 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就养成英雄的品质,还需要个人的品德、内在的意志及外在的环境等其他条件,但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努力学习。A句将它理解成充分条件,有努力学习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养成英雄的品质的结果,表述不当,产生逻辑错误。

再看C句,虽然也是采取双重否定的形式,但整个句子否定的是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因为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它,句子否定了它,就不能成立。要使这个句子合乎逻辑,必须对它再作否定,这样整个句子就没有语病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第二十章)细细推敲起来,也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这句话包含两个分句,前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后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合起来就成了充要条件。事实上,豫只能是事立的必要条件,不能说是充分条件。这个千古名句只有说成凡事豫未必立,不豫则废才是正确的。

笔者认为,中学师生最好在业余时间学些逻辑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病句,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