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古典诗词中“正言若反”的现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正言若反”的现象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4 00:40:44
浅谈古典诗词中“正言若反”的现象
时间:2023-07-24 00:40:44     小编:陈吉学

正言若反,也称为隐嘲,或称为反讽、反语。正言若反,就是内心的想法不从正面直接道出,而是借助反话,委婉曲折地透露出来。这种语言技巧的本质,就是正话反说,使用可避免直接言说的浅露急切,使言辞更加隽永含蓄,意味深长,能更好地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正言若反的现象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较为广泛地存在,对诗词的表情达意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正言若反思想的析学理论依据

正言若反的命题,出自于《老子》今本第78章,它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是具有原则和中心意义的一个命题。老子认为万物负阴包阳,冲气以为和。在他看来,当一切事物发展到顶峰,都会不可避免地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转化到相反方向的极点时,还要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继而可能回到初始状态。因此,要善于从反面来观察和辨析言辞,分析问题。

遍览《老子》一书能发现正言若反这类说法普遍存在。如大成若缺,意为最圆满的好像是欠缺不足的;大直若屈,最正直的好像是枉屈的;大巧若拙,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大辩若钠,最善言辞的好像不会辩说、有口吃的毛病;上德若谷,最崇高的德行好像卑下的山谷;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好像若有若无,隐隐约约。在这些表达中,成和缺、直和屈、巧和拙、辩和钠等本来是同一类事物的两个极端,是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却具有了同一性。

正言若反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辩证色彩和表达效果。关于对正言若反的诠释,任继愈指出:正面的话恰像是反面的。冯友兰则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把这句话理解成:老子感觉到他所说的道理,是跟一般人的常识相违反的。就是说,似乎是反,而却真正是正确的。正言若反这种哲学表述,在人们日常语言的运用中,常常演化成为正话反说或反说正说两种形式,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当郑国被秦、晋两国大军重重围困,形势极其严峻之时,心急如焚的郑伯在大夫佚之狐的推荐下,请来了曾经被冷落的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请求,烛之武推辞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意思就是说:我壮年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更做不成什么事情了。这是在说反话,其实就是因自己长期得不到重用而发牢骚。这种说反话的艺术,很讲究说话的技巧,既道出了内心的不满,又避免了直接指责郑伯,给对方留有情面。=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形象跃然纸上。

二、正言若反在古典诗词创作中的运用

正言若反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原则,也是一种含蓄蕴藉、曲折巧妙的语言艺术。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常常没有正面直接表述自己的思想,而是采用曲径通幽、正话反说的方式来流露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正言若反这样一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很多诗句具有双重意义的结构,既有表面意义,又有深层意义,并且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是相反或相抵触的,深层意义常常是主体要表达的真意所在。试看杜甫的《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是普遍心态,养儿可以防老,养女却如覆水难收。但是当时唐朝正处安史之乱,连年战争,造成男丁大量被拉走服兵役、劳役,男子常年在外不得回家甚至战死他乡。面对这一严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一反常态,改变传统社会心理。这种改变,突出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心灵创伤,用反常语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反常的现实。这种手法即是正言若反。

诗词中,诗人刻意正话反说,是受外界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出于自身情感宣泄的需要。一般而言,采用正言若反手法的原因有:

一是诗人直接表达受到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如鲍照在其诗作《拟行路难(四)》一诗中写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哪镯不敢言。其中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一句,表面上看来是豁达之语,劝慰人们各安天命,一切都是命中冥冥注定,不可勉强,要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内心却蕴含着无限酸辛和愤慨,既有对当时门阀社会的不满,也有对寒门士子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压制和世俗偏见阻碍的愤慨。这种愤世嫉俗的情感因诗人的正话反说显得尤其深沉而忧愤。

二是诗人面对荒谬不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如杜甫在其五言律诗《旅夜书怀》颈联中写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体,意思是说: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好呢?做官,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言辞甚为含蓄。杜甫素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长期受压抑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鹊起,这实非他本来意愿。杜甫写此诗时,确实又老且病,但他官场离任,主要原因却不在此,而是由于受排挤。诗人通过反话来表达心中的不平。

三是诗人在用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此语表达来加强效果,把情感向纵深处进一步推进。如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戊辰即事》一诗中写道: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嫌。从此西湖体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诗句的意思是说:朝廷和约赔款的绢帛,达百万之巨,让诗人连青衫也穿不起了。从今以后西湖边上不要再插杨柳了,全种上桑树养蚕,以供政府和戎算了。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为保苟安的局面,不惜向金人输绢赔款,以至国衰民穷。三、四两句诗人忽发奇想:金人如此欺负我们,朝廷一味忍让,这些贡银和绸缎从哪里来呢?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金人的无尽欲坑吧!这两句其实是反语,诗人并不是真正认为在西湖边种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随感而发,加深前两句所述的愤慨而已。诗句语言调侃幽默,讽刺性很强,又不显得直露,读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三、正言若反对诗词表情达意的影响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睹影知竿之语讲的就是以反影见正竿,因反面而识正面,如此反面、正面相得益彰,诗歌的情意表达更为巧妙。正言若反手法正与睹影知竿这一说法意趣相通,在对诗词的情感表达上,体现了委婉深沉的抒情特点。

一是正言若反让诗词情感表达更具含蓄性,即在原有情感基础上多了一层曲折,蕴含有不尽之意,发人深思,耐人咀嚼。如刘克庄这一首《满江红》: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上阕词人主要是回忆了往昔军营的生活,既有对自己写文书时文思敏捷的自豪,也有强敌压境、战斗紧迫的激昂,更有自比李广的怨愤。词的下阕则是词人在抒发内心的悲凉和哀叹之情,此刻词人闲居家中,早已无路请缨,只能正话反说来倾诉心中的愤慨。诗人既没有心思整理抗敌的方略和参军的物件,也生怕宾客谈及边塞战事。只是靠焚香煮茗来虚掷光阴,或者是陪着小儿吟诵闲词娱情养性。末句更是借《左传》中烛之武一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感慨自己如今是壮志未酬身先老,满含着凄婉悲凉的哀叹。事实上,我们反而能读出诗人不甘寂寞,恢复山河的抱负信念始终不改的慷慨激昂,只不过是这种情感在正话反说的自嘲中愈显深沉伤痛。

二是正言若反让诗词情感表达更显深刻,它能够加倍深化原有的情感,以此带来强大的抒情效果。如唐代诗人张说的《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茄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在诗句的尾联,诗人感慨道: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从表面上看,貌似在感谢皇恩浩荡,其实这正是诗人的愤激幽怨之语。据《新唐书张说传》,诗人起初担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又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尾联绝非是什么阿谈歌颂之言,而是诗人借此传达对朝廷的满腹牢骚。区区十字,却在这看似感激的情感中满含着怨望,表现了思想上的强烈愤慨和深沉的痛苦。清人姚范评论本联说:托意深婉。这一联的确托意遥深、措语婉曲,可谓得骚人之绪。

三是正言若反让诗词情感表达拥有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使得读者在欣赏诗句时须得关注诗人所在的现实政治环境,做到知人论世,才能不至于在理解上偏颇过甚。如柳宗元的《溪居》:

久为替组累,幸此南夷滴。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本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诗作,表面上似乎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贬官本是不如意的事,诗人却以反意着笔,说什么久为做官所累,而为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实际上是含着痛苦的笑。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赛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卷四)这段议论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在理解这首诗句时,如果单纯地认为幸字写出了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诗人终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后的激动,那就大错特错了。幸是正言若反,是诗人在政治环境极其压抑的氛围中的违心之说,实则是借此来抒发内心的无聊和孤独,如果脱离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去理解,难免会闹出笑话。

注释:

[1]殷敏.也说正言若反历史散文人物语言艺术赏析.阅读与鉴赏(高中肋,2005, (11) .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