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校园内的礼物与师生关系研究

大学校园内的礼物与师生关系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2 00:54:24
大学校园内的礼物与师生关系研究
时间:2023-04-12 00:54:24     小编:

摘 要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而礼物则是传达人情的工具,因此礼物交换是研究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查大学校园内学生的送礼行为分析大学校园师生关系网络特征。本文运用半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对某高校4名研究生进行深入访谈。从调查结果来看,师生之间礼物流动的性质受到师生关系圈大小及礼物价格的影响,表现出流动的不平衡性。不同礼物流动的性质,反映了师生关系网络的差异。校园师生关系网络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线性关系网络,一种是差序格局关系网络。

关键词 礼物 师生关系 不平衡性 差序格局

作者简介:杨慧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12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社会学。

一、引言

学术界上,关于中国人际关系的研究非常多,他们的研究都说明了中国社会是一个讲人情、面子、关系的社会。中国人非常看重人情,因为个人生活的便利和改变、个人的成长和发迹、家族的兴旺和发达等等都需要人情来打点和疏通。而礼物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依靠关系这―社会基础传达人情的工具。因此,在中国社会,送礼请客是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它已经成为中国一种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而这种送礼风气现在已经蔓延到校园内。特别是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增多了,对社交越来越重视了,送礼便成了他们建立或维持关系的重要方式。

礼物、送礼以及背后的人际关系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人类学界最早系统研究礼物的学者是莫斯。莫斯认为在礼物之中存在某种迫使受者回礼的力量,他将这种力量称为“礼物之灵”。而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礼物交换是遵循“互惠原则”,即人们是基于有回报的期许才参与礼物交换的。贝夫根据送礼者的动机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将礼物分为表达性和工具性。表达性礼物以交换本身为目的,表达情感标识身份并维持馈赠者与收受者的长期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由互惠原则支配的随礼”;工具性礼物则是以功利为目的并意味着送礼者与收礼者之间维持的是短期关系,在生活中它主要表现为“不对称交换的送礼”。

在国内,杨美惠是较早通过送礼现象来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学者,她发现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逐渐向工具性关系转变。阎云翔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礼物交换并不都是以互惠的方式实现的,他借用了贝夫关于表达性和工具性的二分法以区分各种礼物交换的动机,研究发现没有纯粹的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礼物,表达性与工具性的因素在几乎所有的馈赠活动中都同时存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同时礼物交换的动机还与礼物交换的情景相关,他将礼物交换的情景分为仪式化的礼物和非仪式化的礼物。黄玉琴在此基础上,以徐家村为例,分析了农村置身于一个循环往复的仪式化礼物交换圈的原因。她认为在血缘性关系和非血缘性关系中,村民对于礼物交换采取的原则是不同的,在血缘关系中,村民采取的是集体性原则和不可逾越原则,使得追求社会支持网络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防御,防止其破裂;而非血缘性关系采用的是个体性原则,是一对一的,农民追求是一种主动的创造。在日常生活中,上级对下级“送礼”后“回礼”的缺失就是违背互惠原则的送礼现象,这种礼物交换的不平衡性产生了人际关系中的权力和声望。翟学伟认为,中国是一个情理社会,中国的人情、面子导致了权力的再生产 ,中国人的关系具有去个性化与情理兼备的特征,进而导致工具性与情感性相混合。翟学伟认为中国人关系网络的建立是差序性的,具有固定和流动的双重特点;其中每一个序列可能通过平衡性原则来和位于中心的个体进行社会交换;关系越接近,平衡性越重要,平衡标准也越多;平衡性的功能在于保持关系网络的稳定性;任何不平衡现象的发生都会造成关系网被重新定义。蔡文慧的研究发现礼物体现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及其交往群体差序性,体现着社会的人情伦理和社会结构 。

综上所述,送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遵循各种原则,表现出不同的目的,体现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礼物的交换有利于关系网络的建立与维护。以往关于中国的送礼现象和人际关系,学者们已经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关于校园师生之间礼物流动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访谈了解校园内师生之间礼物流动的情况分析校园师生关系网络特征。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内容涉及访谈对象与老师之间的礼物流动情况,以及访谈对象对送礼行为的看法。本研究依据目的抽样法,通过熟人介绍,寻找访谈对象。访谈对象来自于某高校研究生,年龄在23-25之间。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如下:

X男生,23岁,研二学生。

G女生,24岁,研三学生。

Z男生,25岁,研三学生。

H男生,21岁,研一学生。

三、研究发现

黄玉琴在其文章中指出,礼节域指业经仪式化的送礼实践,礼节域包括生命仪礼和时历仪礼两种场合。而师生之间的礼物流动主要是在时历仪礼的场合发生,主要是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性送礼,所以本文以时历礼仪场合为分析域。本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礼物流动存在以下特征:

(一)礼物流动的不平衡性

师生之间的礼物流动主要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不遵循互惠性原则。这种不平衡的礼物交换关系是对老师权力和声望的认可以及对其日常照顾的感谢。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人都会给老师送礼,老师一般不会直接给他们回礼,他们也不曾想过老师会给他们回礼。

Z男生:给老师送礼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认可,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非常照顾我们,给他们送礼表示感谢是应该的。

师生之间的不平衡性的礼物流动不仅是对收礼者的权力和声望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们的感谢。

(二)师生关系圈的大小对送礼的影响 师生关系圈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导师所带的学生人数。一般情况下,师生关系圈小,学生送礼的自由度大,礼物的随意性大;师生关系圈大,学生送礼的自由度小,礼物的随意性小。

X男生:我没有给现在的导师送过礼物,教师节等一些节日就是发短信祝福。导师现在就只带我一个学生,所以就比较随意。我只在本科的时候给导师送过一次礼物,那年我暑假回家带了一些特产回来,就给导师送了一些。因为导师平时对我非常照顾,给我报销车票,所以想着给导师带点特产表示感谢。

而在其他的访谈对象中,他们的导师都带了十几个学生,师生关系圈较大。他们表示,教师节或者中秋节给老师送礼是师门留下的传统或者习俗。

Z男生:我们理工科导师带的学生非常多。到节日时,我们都会出份子钱买礼物送给老师,没有人想过不送礼。在选择礼物方面,我们一般不会选择价格低的礼物,价格一般在100-500之间,因为我们人数比较多,每个人大概就是分摊40-50元。

G女生:送礼是师门的传统,从来没有想过不送。

H男生:如果单独一个人不送礼是一件丢面子的事。

师生关系圈大,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就会形成一个给导师送礼的传统,而没有人会选择打破这个传统,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一个人不送礼的话会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师生关系圈小,学生送礼的自由度大,有的人会选择送礼,有的人则会选择发短信祝福。

(三)礼物的价格对送礼性质的影响

学生是一个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所以礼物的价格对他们的影响较大,也决定了送礼的性质。X男生没有很多给导师送礼的经历,我们在问到他对现在有些学生会在教师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给导师送礼的看法时,他表示X男生:我觉得送一般点的问候性的礼物可以,贵重的带贿赂性质的不行……我认为500元是一个界限,在500元以下,一般是问候性的礼物,而如果超过500元则有可能是带有贿赂性的礼物……带有贿赂性的礼物在送礼中大概占到30%-50%……学生有时为谋求职位,比如想当学生主席给老师送礼;或者是为了自己不挂科给老师送礼;或者是为了能顺利答辩通过的(比如博士答辩很难)。

访谈对象认为礼物的价格是衡量送礼性质的标准,有些学生看来,这种工具性的礼物在学校中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有些学生则认为工具性的礼物在学校一般较少,在社会上较多。

四、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的礼物交换行为与社会群体的礼物交换行为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群体没有经济收入,而收入是购买礼物的资本,所以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有时不赠送礼物是可以被理解的。在社会群体中,尽管经济条件再差也必须“随礼”,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通人情,小气的。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等级关系。在各大高校实行导师制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不同学院,由于规模不同,师生关系圈大小不同,有些老师带了十几个学生,有些老师只带一个学生。师生之间礼物流动的特征反映了师生之间关系网络特点。

师生关系圈的大小决定了师生关系网络的性质。师生关系圈小的群体,建立的是一种线性关系网络。在该类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一的,不存在差异性,因此无需制定标准来实现关系网络的平衡。师生关系圈大的群体,建立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关系网络。在该类关系中,导师位于中心,与学生成员形成发散性的关系。如同以导师为中心画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圆,每个圆半径的大小就是学生与导师关系的亲疏程度。翟学伟认为中国人在建立起的比较固定的关系网络中非常重视平衡性原则,这是为了保证该群体的从众性、趋同性或一致性,以避免由此带来的冲突。因此,在差序格局关系网络中,学生都希望与导师建立相同的关系,即都处在同一个圆圈中,那么这时就需要按照既定的标准来行事,以便实现学生群体之间的趋同性、一致性。在这一原则的支配下,学生一般不轻易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因为既定的标准给关系圈群体带来心理压力,迫使他们放弃自己行动上的自主性而去附和他人,否则就会与他人形成不平衡的关系。在送礼事件上,关系圈大的群体一般选择一起赠送礼物来达成群体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有时为了与导师拉近距离,有些学生选择多送礼或者赠送不同的礼物来打破平衡,而这种行为一般被认为是工具性送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