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4 18:21:36
罗昌平:做些比揭黑更实用的事
时间:2015-08-04 18:21:36     小编:

上一个记者节,34岁的罗昌平通过自媒体公开结束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并发出了组建新团队的招募令。他的新项目正筹备组建一支资讯运营团队,以移动终端切入,打造一个责任消费的生态体系。

“又一个揭黑记者走了。”一个前媒体同行一声叹息。

微博打铁

2011年夏天,罗昌平在网上查询发改委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徐丽(化名)的微博,一条条控诉沉静地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一隅,并不为人关注。

内容指涉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罗昌平产生了兴趣。他与徐丽取得联系,几个月后《中国式收购》与《倪日涛沉浮》见刊。

“报道完后,公众影响几乎没有,媒体行业内也没有,但是在发改委和能源系统影响非常大。”当时的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登门《财经》杂志办公室,未就报道事实讨论,而是“希望不要再跟了,在网上尽量消除影响”。结果是财经网将两篇报道改为付费阅读,很快,网络上流传的其他文章副本被悉数删除。

罗昌平对此本不以为意,他早已司空见惯。可这一次,他和同事辗转得到消息,他们自身和亲人在被人偷偷调查。

“干这一行,我最不希望我家人被卷进来。”罗说。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罗昌平开始收集刘铁男的信息。

转眼即是2012年,新年最大的政治是十八大。初夏时节,罗昌平得知,刘铁男已被不公开立案。也是在这个夏天,徐丽从加拿大给罗昌平打了一个长达三四小时的越洋电话,“手机都发烫了。”她自称是刘铁男的情人,由于财产纠纷与刘、倪二人反目,并收到来自后者的死亡威胁。

罗昌平并没有轻信她的消息。常年的反腐调查让他养成了稳重的习惯。他要求徐丽提供证据。

陆陆续续地,他拿到了刘徐两人每月几十万日元的越洋通话记录、在北京的开房记录,刘为徐推荐工作开具的信函,寄给她的多张明信片,和两人的一张合影。

证据基本够了。罗昌平计划着做一篇一锤定音的大稿,而此时网络举报的风潮逐渐掀起,罗昌平有了新想法。“能否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约束内,做个职业新闻人的尝试。此外,当纸媒穷尽力量时,新媒体能否做合理尝试?”在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罗昌平甚至有些狂妄地想以身试探新政的反腐决心。

那个周四,罗昌平连发3条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官商同谋骗取贷款和包养情人。5个月后,刘铁男落马。

推土机直进

罗昌平从此被很多人称为反腐英雄。罗昌平自己评价,“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英雄,我就是一根乱局中的搅屎棍。”他认为,这次举报成功仅是个案突破,无关制度建设,也不可复制。“既要有抗压能力,又要有对事实的核准能力,还要有把握时机、聚合资源的能力,这些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具有的。”他靠的是自己多年的媒体人底子。

罗昌平是湖南人,20岁时,辞掉了湖南省电力厅一家专业电力杂志的稳定工作,当了北漂。

得到《中国商报》聘用后,为了弥补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缺憾,他长久地待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报刊资料室,大量阅读优秀报刊,模仿它们写作。他很快脱颖而出,迅速走入调查记者行列。

后来,他进入《财经》杂志,揭黑报道不断,《公共裙带》、《连氏无间道》、《审判陈良宇》这样的重磅报道,每篇问世,必有响动。

行内竞争对手对罗昌平的评价是“推土机”。这个比喻是说罗的拿料能力很强,就像推土机一样履平新闻现场,不会剩下任何可被他人拾捡的信息。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台推土机从搞株连式拆迁的湖南嘉禾推到东二环着火的央视新楼,然后,推到了在任的部级高官刘铁男面前。

他胜利了,可也看到了潜藏的失败。

又少一个

“经历了纸媒最后的黄金10年,从尺度上,我已经把调查报道做到了极限,够到了‘天花板’,而且‘天花板’越压越低,自己很难再突破了。”罗昌平说。

他记得自己第一篇深度报道是《为什么自己的首都我们只能暂住》,写于2001年的记者节。十几年后,“我们还在暂住,某些方面反而退步了”。罗昌平说:“原来做调查报道,觉得很来劲,但其实改变不了什么。”

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们已经不需要纸媒调查了”,技术进步已经颠覆了整个新闻市场。现在的纸媒遇到经济效益的问题,失去了一个耐心做独家、耐心调查的基础,慢慢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不如往下沉,做一些更实用的东西,也许意义更大。”

这个实用的事业就是他的新项目。

“我个人觉得,既然我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就可以做别的事情了。”罗昌平语声淡淡。

可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带领一支摄影团队走访湘鄂豫辽粤渝,行程万里,历时数周,还原一名湘籍女子的传奇军旅。这是他第一次以微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新闻调查,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文字报道。“算是告别吧!不能发表也没关系,只有我自己清楚有多爱这份职业。”当时他说。

没有人愿意相信罗昌平会有这个结局,就如没有人愿意相信中国调查记者的现状一样。但罗昌平确实像他13年前只身来到北京进入调查记者行列一样,义无反顾。知名传媒学者展江说,“警犬记者”是记者队伍中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如今,又少一个。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