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北京需要更“软”的工业

北京需要更“软”的工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5:37:02
北京需要更“软”的工业
时间:2023-08-07 15:37:02     小编:

近年来,北京市工业发展呈现行业关键环节创新研发实力不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加上工业发展与北京“城市病”等突出矛盾,北京市工业未来发展走向问题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最热门议题之一。

因此,无论从产业升级角度还是从“工业软化”的特点和优势角度分析,“工业软化”具有提升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实力,缓解北京“城市病”,增强北京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作用,是引领北京市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

工业是大城市整个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工业发展初期、中期,还是社会进入工业发展中后期,对于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工业都必不可少,只是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前行。

近年来,北京市工业发展面临产业环节附加值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区域性中心带动能力有限,“人口、环境、资源”等“城市病”问题突出等瓶颈。

“工业软化”是优选之策

上述这些瓶颈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累积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重要议题,而“工业软化”是解决北京工业发展问题的优选。

工业软化是工业结构的软化,是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日益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移,是工业对于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从产业分布来看,包括第二产业中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如上游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和下游的营销和结算(包括总部经济),以及由此衍生的售后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当然,也包括一些高附加值、少污染、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兴制造业,如通信电子、医疗器械、环保材料制造等产业。工业软化的主要特点可以归为高知识性、高技术性、融合化、服务化,由此推动北京工业进入高级化阶段。

同时,工业软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源于中心城市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以及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溢出。其结果是在中心城市周边形成了卫星城和城市群,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远高于北京,这与上海工业软化的衍生产业发展较好有很大关系。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虽然高于上海,但是受城市国际化程度、北京首都特殊定位、行政管制较多等因素影响,以科技服务业、会展、咨询、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服务为代表的、最能有效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信息要素的溢出的产业比重却低于上海。2013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比超过60%,而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北京市服务业中占比为50.3%。

工业软化的实施对于缓解人口、环境、资源等“城市病”具有一定意义。

一是工业软化可以有效提高工业效率,减少区域内承载的人口数量。工业软化主要集中于以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生产试验为主的“2.5”产业,以及制造业的核心关键环节,其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高科技特点决定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衡量,而是以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取胜,对于生产和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于数量要求。因此,工业软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缓解传统大工业带来的人口问题。

二是工业软化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据分析北京市工业污染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贡献高达25%。工业软化并没有回避工业发展问题,而是从工业结构调整角度着手,细化产业链分工,将工业产业链中上游的研发、设计等环节剥离出来,形成研发、科研产业集聚群。另外工业软化着重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这些高端环节和产业大部分依靠人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必然减少了因为大工业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物和能源消耗。

三是工业软化可以提升土地集约度。工业软化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的方式来加大土地利用效率,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与一个大型制造工厂所需土地相比多少是显而易见的。从用地环节看,这类产业更适合土地紧缺、人口密集的城市。

工业“软”起来要做到三点

一是深入分析京津冀产业体系,形成可以与河北、天津互动的工业软化方向。“京津冀”工业基础本身关联性并不强,北京市工业转型并不仅仅是对原有工业产业链的延伸,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软化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明确三地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明晰北京市未来工业软化的对象,加快形成工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区域合作模式。

二是进行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推动北京市科技创新资源的进一步释放。如何更好地利用北京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释放北京优秀人才的潜力是北京市工业软化最重要的课题。以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考核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增加科技成果产业化标准。建立北京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机制,推动北京市大型龙头企业利用跨国公司技术资源,与北京市丰富的人才、技术、大型项目和资金等资源对接,提升北京市大型龙头企业研发实力。

三是加快提升金融、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做好工业软化的配套服务工作。北京市服务业比重全国最大,但是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分散,金融等生产性产业进入还存在较高的市场壁垒和行业垄断等。应从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机构入手,建立健全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整合的协调机制,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形成良性竞争的服务业市场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