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信奉“跟对人”苦了谁

信奉“跟对人”苦了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19 02:43:27
信奉“跟对人”苦了谁
时间:2022-09-19 02:43:27     小编: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就如买彩票,中奖的总是有,但就不一定是你!”(《检察风云》2015年第5期)

阮先生的话没错,把命运捆绑在别人身上确实如同买彩票,不是人人都能中奖,但对于只想靠买彩票改变命运的人而言,可能是另一种想法:买了起码有机会中,不买则一点机会没有,这种以小博大的投资很划算。毕竟,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绝没有买彩票靠谱。

如果再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买彩票”的人不仅仅是“稻草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会让人觉得“跟对人”、进“圈子”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不管在企业、学校还是官场,不少人首先想的是向自己认为“对”的人靠拢,美其名曰要团结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实质是想为自己的飞黄腾达加个“助推器”。阮先生把攀附别人比作买彩票,笔者看更像是买“保险”。

人具有社会性,“跟对人”本无可厚非,或许还能产生近朱者赤的效果。现在一些励志书讲“做对事赢一次,跟对人赢一生”,就不完全是厚黑学。比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不同的老师对其熏陶可能不同;对于一个员工来讲,不同领导对其成长也可能影响不同。跟了对的人,或能扩展自己人生的宽度。不过,这种情况大多是一种人生际遇,可遇而不可求,“对”的人更多是以自己的才华、人格魅力感染他人。

然而,现在的“跟对人”多是主动出击,是对权威乃至权贵的谄媚,或为了寻找安全感,或为了走捷径,甚至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如何向“对”的人靠拢,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甚至成了一门“学问”。而对于被靠拢者,也许能够抵挡一阵“糖衣炮弹”,但很难躲过所谓的“礼尚往来”。

而在官场,“跟对人”似乎更加重要。跟对了人,提拔就很快,这对于一些一向以升官为目的的官员来讲实在诱惑很大,比如谷俊山,每天就是琢磨送钱。当这些人天天想着怎么“跟对人”,不琢磨事、专琢磨人时,政治生活就开始庸俗化。

容易理解的是,信奉“跟对人”,很多时候信奉的是“跟对权力”,这是当下政治生态乃至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因为一旦有了权力,很多规则、努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成了“一句话的事”。

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合成谬误”,延伸到社会上来就是说,虽然一个人踮起脚看戏能看得清楚,但如果人人都用这样的姿势,所有人不但不能看清楚,一个个还都会累得要命。同理,一个社会中,某些人尝试利用“跟对人”来走向成功,而且得逞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模仿这样的游戏方式,整个社会就变得潜规则横行,大家个个疲于钻营,无法自拔。若官场如此,还怎么能好好为人民服务?若社会如此,还怎么会有光明的未来?

因此,若要大家不再信奉“跟对人”,不仅要让权力回归本位,而且要给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更多机会。否则,大家都想着“跟对人”,没人再相信公平公正,没人再相信勤劳致富,即使暂时获得了“跟对人”的一点利益,终要为社会的溃败买单,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