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亚洲中的台湾与冲绳经济的关系论文

亚洲中的台湾与冲绳经济的关系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7 00:53:40
亚洲中的台湾与冲绳经济的关系论文
时间:2023-08-27 00:53:40     小编:

1、台湾及冲绳如何在亚洲繁荣经济中获利 亚洲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结果,已被世人视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然而去年发生了东南亚及韩国金融风暴,使许多人对「亚洲经济奇迹」之称羡因此大打折扣,对於未来亚洲经济发展之展望亦开始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加以亚洲经济龙头的日本自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经济成长一直未能有起色,更加深了各方对亚洲经济未来远景的悲观看法。

这次金融风暴的确对亚洲经济造成十分严重的冲击,而受到这次风暴打击较严重的国家,诸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其经济究竟 要多少时间才能恢复以往持续成长的繁荣局面,看法依旧纷歧。但是也有人认为「危机就是转机」,亚洲国家如果能够因为这次金融风暴,透过IMF的严格改革要求,将这些国家的经济体质于以彻底整顿,那堋未来的经济展望说不定反而会更亮丽,这就要看这些受到严重冲击国家之政府是否能彻底觉悟并进行改革而定。

实№上,透过IMF对这些受支援国家要求的执行,使改革开放持续,将有助於恢复金融之稳定,故我个人对於亚洲未来经济的前景仍然抱著高度的信心。 回顾亚洲经济过去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原因,事实上是受惠於在GATT多边贸易体系下的不断自由化结果,透过关税的下降及非关税 碍的取消,不但使商品的移动更为自由及畅通,同时又透过外人投资加速了各国之间商品及劳务的移动;最後,由於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使得短期资本大量且快速地流动,许多开发中国家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及外资,促进了经济成长,可是相关法规及管理制度未能配合,因而引发这次金融风暴。

不过金融体系较健全的国家,如台湾,新加坡,仍然能够使冲击减到最低而安然渡过危机的袭击。 然而由於亚洲开发中国家之快速发展,不仅彼此之间贸易量大为增加,而且相互投资也快速成长,而造成亚洲国家之间的快速整合,彼此互惠。

例如日本在亚洲之贸易依存度,从1984年的20.9 提高为1996年的44.2 ,日本对亚洲投资的金额也大幅增加,从1991年的71美元提高为97美元(13,083日元)。同样地,台湾在同一时期内,对亚洲的贸易依存度亦大幅提高,最明显的是对美国市场依赖度从1984年的48.8 降到1996年的23.2 ,对亚洲的出口占总出口比,同期间自29.4 提高到54.5 。

台湾在这段期间亦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资本净输出国,经政府批准对外投资金额从1981年的10.7百万美元激增为1996年的3,395百万美元,其中由1991年到1996年累计对外投资金额合计达162.17美元,多数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占绝大多数(东南亚占17.1 ,中国大陆占42.4 ),显示日本及台湾经济均在过去亚洲经济繁荣中获利。相较之下,台湾与琉球之间的经济关系并未从中获得相同利益。

近年来,若干亚洲经济内的次区域由於政府采取支持政策,加以民间的参与开发,却能够使该次区域之经贸关系快速成长,相信台湾与琉球之间的经贸关系如亦获得两国政府采取政策加以支持,也能达到同样的成果。

2、亚洲内的次区域成长区成功的经验 次上的分析是建立於亚洲区域内国与国之间的发展,但是各国之内不同地区之因素禀赋并不相同,因此,常有不同国家之间,由於地理上的邻近,经济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上的特别措施,形成「次区域成长区」(Subregional Growth Areas )。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台湾香港及中国之广东与福建所形成的「台湾,香港,南中国次区域成长区」。

其次是Growth Area of Singapore、Johor Baru (马来西亚)、Riau (印尼)(SMI);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成长区(Greater Mekong River Subregional Growth Area,包括柬埔寨,寮国、缅甸、泰国、越南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图们江流域计划(The Tuman River Area Development Program,包括中国大陆、北韩以及俄罗斯)。 这些次区域成长区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市场推动的整合(market-led integration)及政府支持的政策,但政府之间不一定有正式的协定,例如成效最为显著的台湾-香港-广东-福建次区域成长区便无政府签订任何协定。

中国大陆於1979年授权广东,福建二省实施特别自主性经济政策(special autonomous policies),即成立「特别经济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EZs),目的在利用各种优惠的租税等措施吸引外人投资,从事加工出口。而1980年代以後,台湾及香港由於受到汇率升值与工资上扬影响,以出口为主的传统劳力密集工业失去国№竞争力,因而必须转移生产阵地,另寻劳力供给丰沛并且工资低廉的地区从事生产。

由於地理接近,语言相通等因素,加上中国大陆采取奖励措施,以及台湾政府後来亦准许与中国大陆间接贸易与投资,吸引了大量台湾及香港资金前往投资,而形成了著名的台湾-香港-广东-福建次区域成长区。除此之外,这一成长区亦吸引了许多外国资金前往投资,包括日本,美国,欧洲国家等,只是台湾与香港资金占较重要地位。

至於SMI次区域成长区则於1989年12月由新加坡副总理Goh Chok Tong正式提出。新加坡缺乏天然资源,受限於有限的土地及劳力,生产成本提高,加以新加坡币升值,使其国内制造业之扩充受到限制,生产基地纷纷移到邻近区域,如马来西亚的Johor及印尼的Riau,以利用当地供给丰富而¤格便宜的劳力与土地。

新加坡与Johor由於地理上邻近的关系,往来已有一段较长的历史,故主要是受到经济力量的推动;而新加坡与Riau的经贸发展则是由政府加以推动,以吸引劳力严重缺乏的新加坡厂商前往投资,亦即经济之诱因加上政府之倡导。1990年8月由两国政府签订协定共同开发Riau,最後并於1994年12月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尼政府签署三国共同发展次成长区的协定。

因此,这协定是属於政府倡导加上市场引导的次区域成长区的例子,三国政府同意降低管制,增进商品及人员之流通,提供经济基础建设来促进该区三地的经济互补性。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知,一个成功的次区域成长区不管政府间是否签署正式协定,都 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给予租税优惠,改善经济基础建设等,同时藉由地理邻近之便,以及经济上的互补性,才能吸引民间业者到当地投资。

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次区域成长区必须要有政府之支持政策及经济市场力量的引导,二者并存,缺一不可。

3、台湾与琉球之间有可能发展成为次区域成长区吗? 从前面几个次区域成长区发展成功的经验可知,只要日台两国政府采取适当的支持政策,那堋我个人认为台湾与琉球有发展成为次区域成长区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项: 首先,就地理上而言,台湾与琉球十分邻近,琉球最南端的与西表岛距台湾东北角仅127公里,从台北搭机到琉球首府那霸只要80分钟即可抵达;轮船从基隆出发约 12小时即可抵到达。 其次,就经济上的互补性而言,虽然不像台湾与福建、广东之间的互补性那堋明显,但是如果日、台两国政府能够采取适当的支持措施,来创造一个具有经济诱因的投资环境,仍然有可能吸引两国,甚至国№资金到琉球投资以推动琉球之经济发展。

为什堋日台两国政府有必要合作采取措施,以创造一个有利投资的环境呢?3.1日本方面的考量 就日本而言,日本首相桥本於1997年9月「第141届国会施政报告」中把开发琉球列为当前内馈最重要的课题,可见日本政府的重视程度。然而日本政府每年拨钜款补助琉球,成为政府的重大负担,却仍然无法获得琉球政府及人民的满意。

因为1996年琉球之平均每人所得折合美金为18,000元(日币217万1千圆),只有日本全国平均的74%而已,同年失业率为5.2%,较同期日本全国失业率3.2%高出许多,其中的原因是1972年美军虽先将琉球之行政权交与日本,但美军仍占用民间土地达琉球本岛的五分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琉球缺乏这些美军基地,对其经济却也带来负面影响。

1972年时,美军基地对琉球的经济贡献达27%,而现在则仅有5%。为补偿琉球对美军的容忍,日本中央政府提供了相当可观的补助,每年近33美元,约占琉球地方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二。

琉球工业无法顺利发展,使其经济主要依赖观光收入(及日本政府补贴);琉球之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其次是工业,农业所占比例最低(1996年三业占GDP比例分别为79%、19%及2%),观光客又以日本人占最多,1996年日本人观光客达345万9千5百人,外国人仅占3.77%,其中的82%为台湾观光客。1997年到琉球观光的日本人估计约385万人,较1996年高出40万人;而台湾赴琉球观光人数则较1996年多出6万人,总数至少16万以上。

琉球之进出口贸易每年均有大量入超,1996年出口贸易812300万日圆(约美金74千6百万元),进口却高达1,888900万日圆(约美金173千6百万),贸易入超达1,076600万日圆(约美金98千9百万)。 换言之,仅依据市场机能并无法使琉球之经济发展达到日本的一般水准,同时考量到美军预计公元2015年後逐步撤离琉球,为因应美军撤离後可能产生的经济、财政困难,日本政府决定采取特别措施以协助琉球的开发,近年来针对琉球经济特性,推出自由贸易区、国№购物中心、多媒体特区等构想,并欢迎外资。

同时,冲绳县政府为积极推动经济开发,在1996年8月发布「对放宽管制等振兴产业特别措施」的建议书及提出「国№都市形成的构想—迎向21世纪的冲绳县基本蓝图」,目标为发展冲绳成为21世纪的国№都市。 以上的琉球开发构想,不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所提出,均属於中长期的开发计画, 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及技术才有可能实现。

这些计画的推动 要日本政府的大力协助,能否成功端赖日本政府的财力及意愿。但是有另一种更经济的方法是按照前述次区域成长区的发展模式,由政府采取支持政策,营造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吸引日本及外国资金前来琉球从事开发投资,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实一些先进国家,如美国及欧洲国家,为鼓励外国人前来投资以创造就业机会,都曾采取种种奖励措施,不但可以节省政府的大笔经费支出,同时在时效上也可能较为迅速。譬如爱尔兰过去数年来为鼓励外国厂商到国内投资,政府提供多项奖励及诱因,其中对投资已有最大成效的诱因即折旧免税;同时有专责机构提供各项补助,如对固定资产高达60%的现金补助,100%的训练补助,以及研发经费补助。

另外并提供标准厂房空地供厂商租用或购买,贷款保证,利率补贴,以及提供融资、人力、法令等谘询之服务。至於美国联邦政府对在「外国贸易区」(Foreign Trade Zone)区内设厂并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的厂商,提供其进口原料得免徵关税之优惠。

另外,美国联邦法律过去虽限制美商怠行控股公司跨州收购怠行业之规定,对外商则无此限制,不过最近国会已立法准许美怠行跨州营业。至於大部份其他吸引外资之奖励都由州政府提供,一般而言,都包括租税优惠,劳工训练,甚或设立专责机构给予融资、授信的协助以吸引外资。

这样的发展模式成功与否,有赖於邻近国家的参与,而台湾是琉球地理上最近的国家,究竟台湾对於上述琉球开发计划之参与意愿与能力如何,相信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2 台湾如何参与琉球的开发 由於地理上近邻关系,台湾与琉球自古即有经济及文化密切来往。

不过自从1972年琉球划归日本成为冲绳县之後,琉球对外交流及经贸关系均受日本相关规定之限制,而两国自1972年断交之後,台湾-琉球的关系亦受到相对影响。由於紧密的地缘关系,台湾赴琉球观光人数为外国观光客的80%以上,除此以外,琉球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并没有其他特别的重要性。

1995年台湾从琉球进口约48日圆(约合46.6百万美元),是排行第三位出口市场(占10.7% ),次於中国大陆(44.4%)及韩国(21.2%)。在琉球之输入国方面,台湾对琉球之出口有37日圆(约合36百万美元),只是琉球输入国的第八位,由於琉球输入品以石油为主,所以石油生产国的阿曼、沙乌地阿拉伯、美国等为其主要进口贸易夥伴。

1996年台湾从琉球进口与对琉球之出口值分别为129700万与71300万日元;与1995年比较,台湾出口到琉球显著成长了将近92%以上,但是进口成长更超过1.5倍,至於排名则没有变动。 从以上资料显示,台湾与琉球的经贸关系以观光较为重要(然而台湾观光人数亦只占琉球观光总人数之3.09%而已)。

贸易方面,台湾在琉球的贸易夥伴中的排名虽然不低,但是由於金额不大,重要性不高。因此台湾若想要加强与琉球的经贸关系,恐怕只有积极参与琉球的开发计划。

自从李登辉总统在1994年11月接见「冲绳县经营学者协会」会长稻岭会一先生时表示台湾有意「投资十美元计画」之後,逐渐引起大家对台湾参与琉球投资的注意及讨论;其後并两次派遣投资考察团赴琉球考察投资环境,使台湾参与琉球计画逐渐变成实№的行动。李登辉总统在1997年三月十九日接见「中琉协会中华民国友好访问团」时,再度表示对琉球开发的关切。

李总统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台湾每年有500万人到海外旅游,如能改善琉球的观光环境,增加观光的投资,例如再增辟那霸-石垣-花莲的航运,将可吸引更多的台湾观光客赴琉球观光。 台湾与琉球在农业的技术合作与投资方面已经有相当久的历史,惟仍有增进合作的空间。

在琉球设立自由贸易区或工业区,使台商能在琉球投资设厂组装,可用日本品牌来促销,提高附加¤值,并增加琉球的就业机会。 大约於同一期间,日本政府亦提出以琉球、台湾及福建三地为主成立「蓬莱经济圈」的构想,足以显示日本政府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推动加强琉球与其他邻近国家经济关系的计画,来促进琉球的经济发展。

以下针对这些不同的开发构想之中,台湾方面可以参与开发,并达到双赢的计画提一些想法,以供讨论的参考。 在目前所提出的几项琉球开发构想之中,设置琉球自由贸易区似乎是一项比较具体可行的方案,主要原因是目前琉球的各项投资环境,要吸引外人投资仍有困难,除了港口、机场等等基层建设不足之外,日本法令的种种限制也是不利的因素,如目前在琉球投资的法人税(公司所得税)达37.5%,加上县民税12.6%,合计税率高达50%,而设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去除前述 碍,创造投资机会,吸引民间资金前往投资,有利於琉球的开发。

3.3琉球设置自由贸易区的成功条件 日本政府必须在琉球提供足够的「诱因」,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日本与台湾的企业家到此投资,欲达此目标,琉球政府应努力争取将琉球全区或划出一块相当规模的土地,并提供下列自由贸易区之功能:低廉的土地。 完善的机场、码头、区内区外之交通及通讯网路等公共设施。

租税天堂:除进出口关税减免外,在此设厂之厂商亦应享受具国№优势之所得税减免。 人员进出之便利:简化签证手续或采免签证方式。

资金移动自由。 如果琉球能够设立自由贸易区,台商可能前往投资的理由如下:可利用琉球做为与日本进行国№分工的据点,做为香港以外之两岸经贸活动的中介地,避免因两岸非经济因素干扰所带来的不确定。

可利用琉球做为拓销日本本土的跳板,打开日本市场。 可利用琉球生产之产品标示日本制造优势,提升产品的国№形象与地位,供销售日本,台湾及国№市场。

可利用琉球之地理位置,吸引日商与台商共同投资,以及利用日本技术,来确实掌握台湾所 之关键零组件与技术。 对日本而言,设置自由贸易区亦有下列优点:开发相对落後的琉球,平衡区域发展,平息琉球人的不满,并因应美军逐渐撤离琉球所可能产生的经济及就业影响,并可降低日本政府协助琉球开发的财政负担。

利用琉球自由贸易区可吸引台商前来投资,有利於日商与台商合作,降低生产成本,有利日本产品在国№市场之竞争。 以上条件应视为最低要求。

日本原希望台湾,美国,韩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对冲绳投资,然而在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後,有馀力并愿意进行这样的投资者,恐怕亦仅剩台湾了。而台湾对外投资的选择有许多国家与地区,冲绳并非唯一的去处,因此冲绳也必须有十分的吸引力,方能对台商的投资造成足够诱因。

总之,如果在琉球设置自由贸易区能够成功的吸引台商前往投资,可以增加台湾对琉球的进出口贸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琉球的经济发展。显示这是一个日台双赢的策略。

4、双赢策略(Win-Win Strategy) 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国家在一个地理上邻近地区,政府如能采取有利的支持政策,创造一个优良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可以形成一个次区域成长区,而台湾及琉球之间就有这种成为次区域成长区的条件。对台湾而言,日本是台湾最大的进口国,尤其是机器及关键零组件主要依赖日本进口,但是对日输出则成效不彰,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的对日本贸易入超未能改善,希望双方政府共同努力合作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台湾由於地理上最接近琉球,还有意积极加强对日本之经贸关系及建立香港以外的两岸中介地,为配合日本的开发琉球计画及台湾的经济条件,如果日本政府能在琉球设置自由贸易区并将其他法令措施松绑,相信会吸引台商或与日商共同前往投资,也会有改善双方贸易不平衡及促进琉球经济发展的效果。 对日本政府而言,为平息琉球人民的不满,提出琉球开发计画种种构想,并表示欢迎各国前来投资,日本有以下两项选择可以考虑:

(1)每年对琉球继续提供财政补助,但效果不理想,因为中央政府必须承担巨额财政负担,而接受补助的琉球亦不满意。

(2)在琉球设置自由贸易区,并加强各类基本建设,如港口、机场,以提供良好投资环境,利用市场机能以吸引民间投资,有明显的经济效果。让市场及经济力量引导琉球的发展,以缩小琉球与日本经济的差距,如此琉球能够满意接受,日本政府亦可节省财政补助之支出。

日本政府应作何选择,相信答案已显而易见。由於地理上的邻近,民间部门在经济上的利益,以及中日两国政府政策上的考量,均有参与琉球开发的诱因。

因此,相信这会是一个真正双赢的发展策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