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浅析

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浅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8 01:11:15
计算机硬件维修的浅析
时间:2023-03-18 01:11:15     小编: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而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让其既具有学历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具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学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职业教育特征上,根据岗位的需求,设置了专业方向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社会能力。计算机类专业因其技术性而具有很强的技术广度和深度,即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而在高职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方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专业基础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工作中可能擅长自己的专业方向技能,但一些办公软件及设备却不会应用。现代企事业单位对职业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需要擅长各种办公软件、能使用和维护各种办公设备。另外,还需具有一定的文件编辑能力、绘图能力等。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办公开始做起,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来决定学生是否从事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而学生很容易在因基础职业能力薄弱无法胜任而导致就业困难。

目前,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默认为学生已经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无需再进一步培养。在学生一方面,90后的学生已经改变了对计算机的应用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应用计算机仅仅为了简单的上网聊天或者打游戏,而对一些计算机类的简单硬件维护和软件安装等应用则无兴趣。通过调研,竟然有90%以上计算类学生的电脑上甚至连杀毒软件都没有安装。如果电脑出现问题,则直接找计算机销售商购买售后服务。在学生购买电脑时,主要选择硬软件一体化的笔记本电脑,无需自己以DIY形式进行配置与安装,平时没有机会锻炼计算硬软件应用能力,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相当匮乏。

1 计算机类学生的择业情况

90后大学生由于家境比较好,从小到大爱到物质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上。部分从事技术的学生已经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准备将来从事工科类技术工作。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不高,职业走向也不明确。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计算机类的学生职业迁移率比较较高,大部分选择了其他行业,如营销类或者直接服从家长安排。另外,男生与女生的就业方向也有很大区别,很少有女生专门从事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工作,职业迁移现象比较严重。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无论从事哪一行业,计算机应用基础都比较重要。而高职类学生缺乏信息技术重性的意识,学生认为计算机基本应用简单,自己能用电脑上网即可,不愿意进一步学习,殊不知这与企事业单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还不合格。学生在就职过程中往往因为计算机基本应用不过关而被企业拒绝录用。从这个层面上讲,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盲区,给择业带来了困难。

2 计算机类职业能力的研究

计算机类专业主要分为社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方向能力等三部分。社会能力主要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能力、大学英语等,主要由学校统一开课进行培训辅导。

专业基础能力包括计算机硬软件的应用,是一种比较隐形、容易忽视的能力。专业方向能力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来制定的,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潜能,并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训练才能胜任企业要求。专业方向能力是专业学习的重点,是计算机类专业的重点控制课程。但很多同学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去有意识的学习,专业方向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如果基础职业能力不强,就会影响了后期的专业方向能力的训练。而且计算机基础能力也是其它行业的基础,如果学生从事其他行业,也会遇到职业提升的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计算机职业基础能力非常重要,不仅是专业方向的基础,也是其它行业的入门基础。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职业能力需要受到重视。

计算机类职业能力首先是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简单办公外,还需进一步根据企事业的需要加强各种软件的应用,主要是公文的写作。根据学生毕业论文情况可知,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差的。学生需提高自己的速录能力,改变看着键盘输入文字坏习惯,养成良好的文字编辑习惯,特别是注重公文格式的整洁。另外,数学公式的编辑、visio软件制图等应用也较常用,学生应该掌握。在企业中,常常会用到精美PPT演示文件的制作或者excel表格的简单统计,学生的应用水平达不到专业水准。还有翻译软件等各种文字辅助软件的应用也相当重要。对于计算机系统,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识毒和杀毒能力,了解杀毒软件的特点,认识计算机的基本进程,能安装各种软件,对计算机的硬盘应用应该有条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效率。

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针对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基本办公设备,应该了解产品的市场,能进行选配,并能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基本的维护。

3 计算机类职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做好职业规划。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三年,现在实行了2+1模式后,只有2年在校学习,时间比较短。如果学生进校时没有树立好学习目标,则很容易迷失,两年后什么也没掌握。在制定职业规划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好职业基础能力的目标与实施计划。了解企业文化,深入企业学习。借助学生顶岗实习机遇,加强学生的认识和训练。企业是个实战环境,学生能深刻体会到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一般要从基本的办公做起,如整理资料、维护设备、制作文档等工作,而且企业一般要求认真仔细的完成任务,这对学生既是一个挑战,又是绝好的学习机会。

教师以身示范,体现出专业水平。上课时展示各种演示文件要体现专业性;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以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为蓝本,如企业策划书、学生毕业公文的编辑和修订、办公设备的维护等。

开展基础职业能力课程。高职院校主要在全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windows操作和office应用为主,重点讲述文件的操作,word、excel、ppt的基本应用。针对计算机类专业,需另开设计算机基础职业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维护、信息技术应用等。特别设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让学生掌握IT产品的市场与应用维护,包括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分类、作用、市场情况、技术指标、维护及发展情况;介绍常用的软件产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4 计算机类职业素质的提高

职业素质是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应该培养计算类学生对计算机类硬件产品的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练各种软件的应用,并在应用中培养认真仔细的专业精神。

通过加强基础职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职业作风。

5 总结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其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差,而影响后期的专业方向学习,在工作初期失去工作优势,丧失专业兴趣。针对此类问题,提高计算机类学生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