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新时期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困境与对策

浅析新时期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困境与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4 00:09:02
浅析新时期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3-06-04 00:09:02     小编:郭琦

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亟待完善和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升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搬运、信息等方面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物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更多的物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有必要借助审计活动准确评估物流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收益,保证其管理处在有效有序的状态。借助物流审计,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为外部审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全面提升企业的价值和运行绩效。此外,通过审计活动的开展,能够为物流企业的资源监督与配置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审计的源起与特征分析

物流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在提升我国基础产业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物流与物流审计的源起

物流的产生并非理论研究的成果,而是在人类实践当中,从社会经济和社会组织经营的诉求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自产生之日起,物流就没有借助任何学科的支撑,只是到了近代之后,随着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交织和交融,物流有了更多的理论基础,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的知识和技能也就越来越多。随着物流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审计事业的逐渐进步,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审计工作也应运而生。可见,物流审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真正发展起来只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物流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在市场上。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对其内外物流活动加以重视和关注,将物流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层重要的控制工具加以利用,才能实现物流审计的成功,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二)物流审计的特征分析

1. 多向度审查。这种审查方式指的是按照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多个不同方向或者维度加以审查。其中战略层的审查涉及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物流经营目标的设定和动态调整以及物流系统运行状态的评判和有关政策、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持续进步谋求更多机会;策略层审查涉及制定与控制物流企业的运作规划,对物流作业运行绩效加以评估与考核。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协助企业的战略层能够相对及时、快速地实现物流决策的增值;运作层审查的目的在于执行物流运作规划,对物流实践加以控制与记录,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物流企业的运行绩效,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物流运作目标。一般而言,在物流审计的视角上,对新时期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可以按照物流管理的以上三个向度及其各自的特征,采用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的形式从事审计工作。

2. 多视角审查。对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对其进行的横向审计指的是按照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层面,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审查和监督,其中涉及物流系统的功能、信息、资源、能力、组织以及价值等。具体而言,对物流企业进行功能审查涉及功能结构与控制结构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信息审查涉及对物流信息来源和支撑凭据的审查,其目的在于使之可以为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物流信息;而资源审查指的是对物流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进行审查,其中涉及物流仓库的运行效率、运输载体的成本和效益、设备资金的占用和使用以及网络系统与技术支持的状态和效率等;组织审查指的是对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形式与要素构成进行评估和审查,对与物流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新时期现代物流企业审计的范围与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贸易实现了高速增长,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稳健高速的物流诉求不断提升,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范围也不断扩展,无论是装卸、搬运、储存、配送,还是物流信息管理等,都对物流审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经济和相关领域的正常运行。

(一)新时期物流企业审计的范围

1. 内部物流审计。对物流企业的内部运行环境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物流行为的优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化解的途径等。而在评价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审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审计,对企业产品从某地到某地产生的成本进行审查。同时,在物流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货币都可以看作是物流成本的范畴。因此,在对物流成本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作为审查重点,最大限度地体现企业资本和精力的投入与耗用,以便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内部物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在新时期,对物流企业而言,其内部物流审计工作能够更好地控制其运行成本,正确反映其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资产利用率与回报率等。

2. 外部物流审计。近年来,无论是企业竞争还是行业竞争、产业竞争,都在愈演愈烈,使得物流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思路,改变以往的运营模式,以便能够在与客户的连接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利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所有这些,都正在成为现代企业物流审计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为了实现这些,就需要确定物流企业的外部审计范围。强化对物流行业竞争进行审计,重点对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进行审查,对物流企业的收益状况和资源、能力等进行审计,尤其要对物流行业中的重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审计,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途径。此外,要重点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审查,保证物流企业的运行体系和规划能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物流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在外部物流审计中,还应注重对技术研发的审查,以更好地促进现代物流企业运行体系的完善。

(二)新时期物流企业审计的困境

1. 内部审计无法为外部审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支持。对物流企业来说,其内部审计的关键职能为咨询和服务。但是,因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理层和财务机构的制约,使得在开展审计业务时,一些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其中的直接原因是未能以公司整体层面为视角对审计战略进行制定,也未能依据风险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等对审计领域的重点加以界定,使得物流企业的审计时效性难以得到保障。

2. 物流审计的创新性缺位。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很多现代物流企业在审计方法上,还仅限于账项基础的审计,其审计的目的并不在于提升企业的运行绩效,而是为了防止错误发生。从这个角度讲,这些物流企业的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与创新意识方面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对物流企业的业务扩展形成了不必要的阻碍。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思想和观念相对滞后,在很多领域和环节还处在试验与探索阶段,相关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工作无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诉求。

3. 审计制度不完善并独立性缺位。当前,在我国很多现代物流企业里,审计机构的设置方式通常有属于企业的财务部门、独立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由企业经理直接负责的审计部门三种形式。但是这三种形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比如,一些物流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一些企业的审计机构临时组建,为了迎合检查的需要等。这样一来,其存在的价值就十分有限。而更重要的是,因为物流企业内外环境相对复杂,各方利益之间的冲突较多,会更加影响企业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新时期完善现代物流企业审计工作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运行绩效,使之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强化对物流企业绩效的管理和审计工作的重视,通过发现和发掘其审计困境,借助科学的物流审计规范对其进行诊断、评估与改进,以促进物流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为自己、为社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多价值。为此,除了要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还应不断创新物流审计模式和手段,强化物流内部控制系统监督与管理,突破物流企业的现实审计困境。

(一)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需要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道德规范与自身素质,并以此为基础,为物流企业的审计实践提供更高的智力支持。为此,应该借助社会上的物流培训组织或者网络远程教育系统,通过开设和物流企业员工职业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等有关的课程与培训,让更多的审计人员能够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和审计技能水平。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方法让物流企业的审计人员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收支和资源控制等活动形成客观的认识,以便能够在审计实践中对现有的经营活动给予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现代物流企业的审计工作才会得到更加公正客观的对待,审计活动才会真正获得可观的效率和效果。

(二) 强化物流内部控制系统监督与管理

为了摆脱审计困境,就需要强化物流内部控制系统监督与管理,按照审计业务的流程特征对审计活动进行综合设计和规划。比如,控制实践应从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将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作为制定的前提加以关注,以保障审计业务的流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对主要业务活动范围和工作要求进行准确描述,使物流企业能够有序运行。要构建及时有效的物流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数据库,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三)不断创新物流审计模式和手段

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不但要体现审计环节和步骤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还应不断创新物流审计模式和手段。比如,在审计时间方面应灵活应对,把审计工作完全渗透至物流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此外,应在审计空间层面上予以创新,应因地制宜和创新方法,无论是在商品的运输、装卸、搬运还是在配送的过程中,都应该对其予以随时随地地审计。这样,就能够获得相对真实的审计信息,提升审计绩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