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9 00:47:15
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时间:2022-11-19 00:47:15     小编:

提高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效能

非现场审计,就是审计人员不在被审计对象的现http://Www.LWlm.cOm场而开展审计活动的一种审计模式,它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手段来监测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业务信息,具有操作方便、监测范围广、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和管理的不断精细化,银行的信息数据急剧膨胀,传统的现场审计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及时性、全面性、持续性和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的需求,于是非现场审计应运而生。非现场审计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可以实时、批量、持续地对审计对象的信息进行分析,适应了当下审计环境的变化,有效缓解了审计资源紧张和审计成本较高等困难,因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业务中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商业银行都非常重视内部审计中的非现场审计工作。如工商银行姜建清董事长就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运用非现场审计方法,做到“精确制导,有效审计”;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的高管层则要求在审计中要充分应用非现场审计方法,争取非现场审计工作量达到整个审计工作量的50%或以上,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开展时间并不长,非现场审计更是一个新事物,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处在摸索前进阶段,仍存在许多不成熟的方面,如非现场审计的制度规范不尽完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技术支持力度不足、成果利用不够充分、知识交流和共享贫乏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笔者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师的角度对如何提高非现场审计效能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完善非现场审计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首先要树立非现场审计在内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非现场工作的重视不能停留在会议讨论阶段或仅仅依靠自觉行动,而是要把它的强制性和规范性落实到有关制度中,以保障非现场审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一般应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等基本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内审部门应该以何种方式、何种频率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内开展非现场审计,确保非现场审计作为一种常规审计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非现场审计工作机制,以保障和促进其正常运作。首先要规范非现场审计工作流程,非现场审计有很多工作模式,如常定期开展的常规风险监测、不定期开展的专项风险分析、审计项目前期的非现场分析排查等,要针对每一种模式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建立一条完整和规范的非现场审计项目立项、实施、报告的路径和流程。其次要加大非现场审计工作总结和交流力度,加强与被审计对象的信息沟通、及时进行项目总结、聘请审计专家进行业务指导,为非现场审计提供理论和实务支持。最后还要强化对非现场审计工作的评价与考核,一方面对非现场审计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高非现场审计水平;另一方面加大非现场审计工作在考核中所占比重,激励部门和员工积极参加非现场审计,推动非现场审计工作的普及。

二、加强非现场审计队伍建设

不管做什么工作,人都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推动非现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和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就是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且精干的非现场审计团队。

非现场工作的内涵很丰富,不仅要研究非现场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业务领域非现场审计的具体实施,同时还要从业务角度定位非现场审计应关注的方向和主要问题,提出非现场分析思路,它是审计工作中使得信息技术和银行业务无缝链接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他对非现场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由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银行业务、并且精通风险分析和风险识别的审计骨干组成。但是,对于专业化分工比较细的商业银行来说,本身复合型人才就不多,加上内审部门组建时间又不长,符合条件的审计师很少,队伍组建比较困难。内审部门可以采取在项目中边学边用的内部培养法,结合对外(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聘熟练人才的外部引进法,逐步充实、扩大队伍。

队伍组成后并不代表就一劳永逸了。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持续教育成为非现场审计人员保证其履职能力的重要关键环节。内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非现场人才培养方法,分层次开展非现场审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适应不同需求的初、中、高级水平人才;不断更新非现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持续提高非现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在项目中锻炼队伍,着力培养非现场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战经验;还可以在行业内和系统内加强有关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推动非现场审计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非现场审计技术支持力度

非现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非现场审计数据的获取和加工处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非现场审计信息平台。例如,工商银行从2005年就开始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审计信息系统”。在经过详尽的业务系统调研和业务数据研究后,工行开发的“审计信息系统”业务覆盖范围较广、信息数据较全,基本满足非现场审计需要;内审部门建立与科技部门的日常沟通机制,保证系统提供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正确性和完整性;通过引入功能强大的工具软件SAS Enterprise Guide(以下简称EG),有效实现了数据的异地存取和分析处理。经推广使用,该系统目前已成为工行内审部门非现场监测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和数据平台。

非现场审计少不了要用到一些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软件。好的工具软件,不仅要功能强大,而且要操作便捷、易于掌握,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才能提高非现场审计的效率和效果。目前,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用的EG就是一款功能齐全且应用门槛较低的工具软件,用户无须编写代码,仅通过使用鼠标的点动、拖拉等简单直观动作,就能调用许多功能模块,进行数据的存取,运行复杂的查询、执行数据分析功能,编写基本报表和统计汇总,并使用高质量的图形展现产生的结果。同时,各部门还能在EG中异地共享已固化的非现场模型及成果,效果很好。

四、充分交流,共享非现场审计成果

目前,工、农、建等大型商业银行都成了内审部门,各家银行内部又成立了规模、数量不等的内审分局或分部。经过几年的运行,从打基础到逐步规范,从探索到发展,非现场工作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在对审计项目的支撑方面也取得了很好成绩,但银行之间、银行内部分局(分部)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沟通并不多,不利于成果的充分利用。其实,银行间业务大同小异,一个案例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很多非现场技术和思路都可以分享。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可以通过行内和系统内的交流学习、相互邀请专家讲课、具体案例讲解分析、定期进行非现场成果总结、编写《非现场审计案例汇编》等方式,以实现成熟思路和分析模型共享,达到相互促进、提高效率的目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