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金融行业的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下)

金融行业的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00:36:04
金融行业的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下)
时间:2022-12-21 00:36:04     小编:

(四) 金融 业的风险

1.风险的定义 2.金融风险

人们首次意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威力应该是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第一次金融危机时期。由美国的股市恐慌蔓延至全球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大范围的银行倒闭和长时间的经济萧条。最近发生的并且对 中国 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由于泰铢贬值,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在亚洲具有较强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也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发生了货币贬值,经济萧条的情况。这种金融危机随着全球经济的 发展 ,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呈周期性出现。金融危机对各国的金融行业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金融风险是人们在投资金融行业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当然,除了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金融危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资本风险和竞争风险也都属于金融行业的主要风险。

3.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还相当不成熟,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商业保险的很多操作还不规范,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缺乏自主性。因此,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投资者不够理性和成熟,容易由信息面引起恐慌。

四、商业银行的审计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征

商业银行的定义是:依照 法律 设立的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 企业 法人。其特征有:

1.经营大量的货币性项目,要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2.从事的交易种类繁多、交易巨大、次数频繁,要求建立严密的 会计 信息系统,并使用3. 计算 机信息系统合 电子 转账系统。

4.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区域广,难以控制。因此,必须具有统一而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会5.计算机信息系统。

6.存在大量不涉及资金流动的表外业务,要求采取控制程序进行监控。

7.高负债经营,债权人众多,与 社会 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受到银行监管法规的严格约8.束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监控。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从狭义上来理解,是一般意义上的债务人到期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而给商业银行造成坏账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从广义上来理解是指交易对方违约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存在于贷款业务中,更存在在其他表内和表外业务中,主要包括贷款风险、交易方风险、发行商风险及清算风险。另外,商业银行以其信用,获得公众的信任,从而获得存款。以存款为起点开展贷款、投资等业务,从而获利。因此,银行的信用评级是衡量银行风险的重要指标。 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银行对客户的信用审查成本较高,而且造成了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金融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

2.国家风险和转移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借款国宏观经济、 政治 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商业银行的国外借款方无法及时履行合约,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移风险是指,由于借款国对外汇的管制,而是商业银行的国外借款方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事实上,这种风险也是国家风险的一部分。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变动,比如,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动导致与银行债权、债务关系相关的产品价格发生变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4.利率风险

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同业拆借利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从而造成银行资产的扩大或缩小。并且,利率的调整,对于普通百姓的金融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也会造成银行业务的变化,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债务或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借款人融资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甚至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结构失效、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等原因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7.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不适当的法律建议,有缺陷的法律文书,现行法律不完善、不配套,银行法规的变化等原因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8.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违反法规等导致存款人、投资者和银行监管机构对其失去信心的可能性。

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上述的特点和主要风险,因此,审计时应当注意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努力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三)商业银行的重点审计领域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种类进行 分析 ,我们认识到在进行审计时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 内容 主要有:

1.内部控制的评估

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抵御的最基本的 方法 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因此会计师首先应该了解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并且有效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内容应该包括公司战略目标的设定、良好的内部环境、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专职的监督检查部门。

2.盈利能力的评估

银行的盈利能力的评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银行获得利润或发生损失的状况,评价银行的经营能力。良好的经营能力意味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资本充足率的评估

资本充足率即净资本与负债总额之比,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负债关系。这也是评估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防止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我国的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因此,在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估时,也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的评价。

图4-1 4.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

4.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可以认为其信用风险较小。

5.其他风险评估的指标

除了以上比较重要的风险评估指标之外,对银行还应该进行现金流量充足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等指标的评估。从而确定银行的综合风险指数。

会计师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之后,作为独立的外部力量,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进一步对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资产和负债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毕竟,这些风险评估的指标是对这些基础财务信息的不同的表现和评判方式。

五、保险机构的审计

保险公司是以经营保险业务为主的 金融 企业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对保险机构进行审计。由于保险公司具有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对于某个单位具有分散风险、削减损失的职能之外,保险公司在宏观上还有四大功能:一是承担国家财政后备范围以外的损失补偿;二是聚集资金,支持国民 经济 发展 ;三是增强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四是为 社会 再生产各个环节提供经济保障。因此,审计机关对保险机构进行审计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保险机构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有保险机构。国家规定国民必须参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并且由国家统一管理这部分保险基金。另一部分是国民自愿参与的商业保险。商业保险的种类繁多,并且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也大相径庭,大致可以分为财产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这几种。而每种保险又有许多形式的分支。有以年金形式获得收益的,也有一次性获得补偿的。现在,还有一种产品是在获得年金的基础上,根据每年的资本增溢来增加年金金额。可以说,保险机构不断推出全新的保险产品来吸引投保人,这也给审计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挑战。

保险机构的审计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审计来说,发展并不完善。在我国,保险机构由于其运作方式,仍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信任和接受。但是,随着人们金融生活的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保险机构的关心也越来越大。 因此,做好保险机构的审计工作,对于保险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保险机构存在的风险 另外,保险机构作为金融企业也同样存在资产风险、负债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管理风险、投资风险。

(二)保险机构的审计 内容 和审计重点

保险机构的审计内容有:

1.保险机构资产审计

主要审计应收保费和应收分保帐款的管理,保户借款和预付赔款的清理,存出分保准备金和保证金的管理,系统内往来款项清理的情况以及保险资金的运用情况。

2.保险机构负债审计

主要审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和人身保险准备金的计提、变动及结转,保户储金、存入分保准备金和保证金的管理,系统内往来款项的清理,预收保费,应付分保帐款和应付手续费清理的情况。

3.保险机构所有者权益审计

主要审计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化,资本公积的形成与使用,盈余公积的计提与使用,利润结转与分配的情况。

4.保险机构损益的审计

主要审计营业费用中的招待费、业务宣传费、防灾费和代办手续费的使用,准备金提转差的 计算 ,人寿保险中死差、费差和利差计算的真实情况。

保险机构的审计重点有:

1.保险公司自有资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作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获得受托责任之前,必须获得委托人的信任。一般,人们将一家公司的规模与其实力相联系。人们相信,拥有较多的资产,较少的负债,能够提高保险机构的信任度。因此,保险公司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房屋、土地的使用权,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保险机构审计的第一步。

2.未决赔款准备金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险事故已发生尚未结案的赔案提取的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事故发生的当期,按照精算 方法 计算并提取。应当采用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以及 中国 保监会认可的其它方法谨慎提取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根据险种的风险性质、分布、经验数据等因素,采用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金进展法、B-F法等至少两种方法进行谨慎评估,并选取评估结果的最大值确定最佳估计值。

有些公司会利用未决赔款准备金来调整财务报表,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3.责任准备金充足性测试

根据 会计 准则的相关规定,保险人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如果准备金不足,保险合同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应当在损失发生的当期通过补提相关责任准备金的方式进行确认。

在进行准备金充足性时,应该根据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和衡量获利能力的方式,将保险合同分类以判断保险合同是否存在准备金不足的 问题 。

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实质性测试的方式,了解责任准备金是否充足。如果准备金不足,会增加保险机构的风险。而准备金超过规定,则使保险机构的负债虚增,达到调控利润的目的。

4.再保险合同的合规性和再保险债权、债务关系

再保险合同,是指一个保险人(再保险分出人)分出一定的保费给另一个保险人(再保险接受人),再保险接受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由原保险合同所引起的赔付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进行补偿的保险合同。

审计人员必须首先判断再保险合同是否满足保险合同的定义。保险合同成立的关键在于判断保险人是否承担了保险风险,但未对风险承担的程度提出要求。保险合同中提到的保险风险是指从合同持有人转移至合同签发人的除金融风险之外的风险。发生保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人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应当确定保险人承担了保险风险。

一般中国市场的再保险品种都含有风险的转移,符合再保险合同的定义。

再保险合同同样也使用权责发生制,这意味着在确认原保险合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当期,应当根据合同,确认相应的再保险合同负债、资产和损益,而无论相关的款项是否已经收付。这样,就涉及到了分出保费和分入保费的计量。

审计人员应该独立核算再保险的债权、债务关系。保险机构可能互相进行再保险业务,但是,这些业务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能够相互抵消的。这也反映了保险机构对于风险的分担能力。

保险机构的其他审计重点还有分出保费。

六、金融审计面对的全新挑战和结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简单的金融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参照国外金融机构的做法,我国也涌现出了许多的新金融产品。金融创新的出现和发展必将伴随着金融风险的演化和转移。因此,我们必需先了解金融创新的本质。

(一)金融创新的定义和在我国的发展

金融创新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而不断变化着。简单的来说,金融创新就是金融机构将各种金融要素重新进行组合,产生新的产品。这是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通过组合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资金委托人的需求,吸引资金委托人购买产品的方式。从广义来说,金融创新又包括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创新、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监管制度创新等。

金融创新的出现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西方,并于上世纪70年代达到峰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交易越发便利,国际间的票据、期权、互换交易等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金融市场也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金融市场对经济的 影响 也越来越大。

由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银行放宽了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允许银行进行多种业务。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新产品,短期债券、债券回购、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中央银行发行了央行票据,证券机构发行了基金,保险机构则可以委托银行进行保单的交易。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设计了法人股,内部职工股。

随着各种各样金融产品的涌现,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不可否认,制度的制定总是要比金融创新的出现来的迟缓。因此,对独立审计来说,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具有很高的风险。

(二)金融审计的新问题

1.审计模式的变化

随着金融发展的变化,和金融管制的加强,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的制度将越来越规范。独立审计可以运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管制来强化审计质量,并且防止监管的漏洞和监管的真空地带。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发展,也会出现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多行业的金融服务。那么,如何对这种新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按照什么标准审计,将是金融审计面临的全新的问题。

2.金融审计的内容的变化

目前 ,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主要侧重在对资产和负债及损益的核查。由于,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审计时不仅要注意传统业务的风险,更要注意金融创新业务所产生的风险。还要注意到同行业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风险。不仅要重视风险的存在,更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运营能力的评估。这样做,有助于更好的认识企业的发展可能性,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3.审计标准与国际审计标准的趋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正以人们无法控制的速度进行着, 科技 的发达更为全球化提供了便利。为了加强我国金融机构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审计标准必将与国际审计标准相协调。从而使我国的金融机构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事实上,2007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全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正是与国际趋同的坚实一步。

不同的金融创新不断的出现在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中,如何建立一套灵活的金融审计应变系统,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处理这些新业务的审计,相信是今后一段时间审计人员努力的方向。

(三)结论

本文通过揭示金融机构的特性和运作方式,分述了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一些审计方法。着重 研究 了对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进行独立审计的现状。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对金融行业的风险评估来寻找金融行业审计的突破口。加强对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的审计,这样能避免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同时对金融行业进行审计时也不可忽视传统的方法,对其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认。提出了,金融审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遇到的全新的局面。独立审计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监督方法,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和纠正作用,以避免经济的恶性发展。因此,独立审计也必须以自己坚实而稳健的脚步继续发展下去。

资料来源和 参考 文献

1. 中国银监会网站

2.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风险评估披露报告 中国证券公司2004年度风险评估报告《银行家》2005年第8期

3.中国银行网站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5. Marie-Thérèse Camilleri, Tonny Lybek, and Kenneth R. Sullivan “Audit Committees in Central Banks” IMF, 2007

6.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第二卷),中国 时代 经济取得出版社,2004.1

7.周小川,《保持金融稳定 防范道德风险》,《金融研究》2004.4,P2

8.杜云生,《未决赔款是保险公司管理审计的重点》,《管理审计》2004.3,P23

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10.免费论文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