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1)

浅析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2 00:16:16
浅析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1)
时间:2023-05-22 00:16:16     小编:

随着审计业务的不断拓宽, 经济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其 内容 不断丰富,已成为 现代 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效益审计是以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型审计,其目的决定了审计标准的内涵是衡量经济活动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审计建议、作出审计决定,必须要有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

一、效益审计范围与评价标准 按照审计对象的性质分类,效益审计主要可以分为国家效益审计(政府审计)和 企业 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在当前我国经济 发展 状况下,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投资领域探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投资领域的经济效益审计,要注意抓住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果等环节。通过审计监督,揭示有关部门因决策不 科学 、不合理造成无效投资,或违规动用建设资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揭示建设领域和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或监管滞后造成的损失浪费,通过对一些经济指标的科学测算,评价工程工期长短,成本高低,回报早晚,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好坏。

二是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共部门、公共资金的分配使用成为财政资金运行的主要渠道,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了大量的专项资金。

一些专项资金具有数额大、逐层下放流动的特点,应抓住资金的主要脉络,对项目立项、配套资金、项目管理、预期效益 等,深入追踪,从中揭示立项不当,假项目、空项目,资金拨付迟缓或不落实,违规挪用挤占等一系列 影响 资金使用效益的 问题 ,评价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益性。 三是在企业审计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效益审计应从资产的完整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会计 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利润情况等方面入手,维护国家财经纪律、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强竞争能力。 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变,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

甚至同一项目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导致得出的结论有天壤之别。审计类型不同,审计目的和重点就不同。

国家审计主要是对基础实施建设项目审计,目的在于判断国家投资的有效性,是否存在资金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等,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完成既定目标情况、是否存在因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等进行审计。前者是 社会 效益,后者是企业效益,不同的审计目的,就要分别建立不同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二、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不同。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与 方法 应与财务 分析 相区别,前者注重结果,并判断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后者注重过程,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及程度。

换句话说,评价指标是个 应用 工具,而评价标准是对运用指标体系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界定的一个规范、合理的指标值。财务审计的评价依据是现行的会计准则,财务审计的行为依据是相关审计准则;财经法纪审计的标准主要是相关 法律 、法规和财经纪律,评价标准须明确、规范。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不是对财务指标的罗列,而是通过比较实际达到指标的状况与列报指标之间的差异度,以判断现实状况的真实性、效率性等。所以效益审计标准应是核实指标与计划指标差异程度的判断,以确定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进行效益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准绳。按其性质可以把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一般包括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经济效益审计首先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作为前提,并以此来衡量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下,合法并且有效才能形成真正的效益。

此外,单位进行各项经济活动,也必须遵循地方性法规,并以遵循国家法规为前提,且在发生矛盾时,要坚决按照国家的规定办事。 定量标准在评价控制系统中,一般使用三种类型。

一是预先确定好的标准或预算标准,是评价实际效益的基本标准。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将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实际指标值与计划、预算相比较,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此来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这类标准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实际操作性。一般包括国家下达的指标、计划,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指标、预算,以及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详细的计划、指标、定额等等。

二是 历史 标准。这类指标以以前的实际表现为基础,是对计划、预算、定额等标准的补充,从而使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体系更加完整、全面。

如某单位虽然完成预定的计划和定额,但却大大偏离于国内先进水平,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尚有潜力可以挖掘。这类标准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运用时,应考虑不同时期的各种客观因素的变化,如物价变动等。

三是外部标准,以其它组织单位业绩为评价依据,但应找到一个较为相似的横向比较对象。另外,对于新产品新工艺,由于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可以比较,同期同行业又无同类的指标可以 参考 ,要评审它们的经济效益,就得借助于科学技术来测定。

四、运用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具体 方法 其一,运用调查 分析 进行跟踪审计。由于专项资金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从资金的筹集、发放到资金的使用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阶段。

因此,要从资金来源入手,逐步审查项目申报立项的真实性,看是否存在虚假概算、虚假立项、申报不当的 问题 ;审查安排的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到用款单位或项目,有无 影响 到项目工程进度;审查有关部门是否按批准的项目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有无擅自改变投向、虚列支出、违规转移资金、挤占挪用以及贪污私分等问题,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其二,考虑成本效益,并兼顾 社会 效应。

对于政府公共项目,要审计投资立项是否有效,招标手续是否规范,项目的财务收支和 经济 效益是否匹配,项目的进展是否符合计划,项目的工程量和工期是否合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如何等。 其三,对 企业 的经济效益进行指标分析。

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对 工业 经济效益评价考核规定了7个指标,给各项指标赋予一个权重值,并对每个指标给出一个标准值(如表1)。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将运用财务数据 计算 出上述7个指标的实际数值,与上述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企业的经济效益。

表1 指标 总资产 贡献率 资产保值增值率 资产 负债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成本 费用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品 销售率 权重 20% 16% 12 15% 14% 10% 13% 标准值 10.70% 120% ≤60% 1.52次 3.71% 16500元/人 96% 其四,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评价不能完全像对企业那样用价值增量作为主要标准,而应在完成指标的基础上,计算节约人、财、物的价值节约量,可用工作效率、设备和人员利用率、经费节约率、服务质量等指标作为定量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行效益审计。 参考 文献 : [1]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唐清亮主编:《审计 研究 前沿》,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顾芸:《略论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现代 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3]顾奋玲、何松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探析》,《财税与 会计 》1999年第12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