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宜都市低碳畜牧业发展探索

宜都市低碳畜牧业发展探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0:47:14
宜都市低碳畜牧业发展探索
时间:2013-12-18 10:47:14     小编:

宜都市低碳畜牧业发展探索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宜都市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向规模化饲养方式转变,规模化养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何防止规模化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宜都市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主体,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推进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种养健康生态养殖为重点,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现将宜都市低碳畜牧业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1在种养循环上大胆探索,构建低碳畜牧业四大模式

(1)就地循环转化模式。这种模式以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下养殖大户为代表。主要立足周边农田、果园、池塘、林地资源的规模,确定养殖场的选址和规模,确保周边种植业完全有能力消纳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养殖场的畜禽干粪堆积发酵后直接施用到周边农田、园地。该模式已在全市10个乡镇12个养殖小区、680个年出栏50~100头养殖场(户)推广,年出栏生猪30万头,养殖粪污被周边6 666.7hm2农田、果园、菜园、林地就地吸纳转化。

(2)异地结合利用模式。这种模式以3 000头以上猪场为代表。主要对畜禽排泄物超过周边承载量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尽量在异地配套有相应承载利用能力的种植业基地。养殖场干粪通过发酵处理异地转运后施用到农田园地,养殖污水经过沼气工程治理,沼液通过槽罐车或管网设施转运输送到农田和果园使用,沼气供周边农户使用。该模式已在全市4个乡镇8个年出栏3 000头养殖场(小区)推广,年出栏生猪2.6万头,养殖粪污异地用于林果、养鱼、蔬菜等,综合利用面积达1 333.3hm2。

(3)区域配套、循环共生模式。这种模式以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清江肉联、现代牧业为代表。主要针对资金、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大型养殖场,配套一定面积的综合性农、林、渔业生产区域,通过生物工程处理方式,将畜禽粪便分别转化成生物蛋白、有机肥料、沼气能源等,配套用于周边的种养殖业和用作燃气,实现局部区域内资源循环、生态化生产。2009年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引进治污新技术,投资150万元,新建10 000m3的盖泻湖式发酵池、

2 000m3的晒渣池及1.4万m3的沼液生物氧化塘,同时配套安装64kW的沼气发电机组一套,每年可利用所产沼气发电40万kW·h,节约能源投资20万元。该粪污处理设施是目前湖北省投资最大、粪污处理最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可一次容纳处理该场150d的粪污排放量。目前该公司存栏能繁母猪

2 450头,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仔猪4万头,带动宜都市“500”生猪标准化养殖户28户。

(4)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模式。这种模式以黄莲头村五组邓飞、梁山村三组徐恒等专业户为代表。主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居民聚集区域及场镇周边等环境要求高、环保敏感的区域和高山水源匮乏区、高海拔地区大力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技术,从而产生营养价值高、富含微生物的有机肥,既实现了畜禽粪便的零排放,又可使有机物还田用于种植业。目前全市已建成生物发酵床养猪户24户,建零排放猪舍近11 240m2,年出栏生猪达4万头。

2在关键环节上创新,突破瓶颈促发展

(1)在规划布局上求突破。采取“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区域规划布局,把全市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河流及干道沿线、城镇规划及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区域发展分散和规模养殖,而在适宜养殖区域,通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化集中养殖小区。目前,宜都市规划了8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涉及10个乡镇90个村,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71个,规模场(户)养殖出栏量占出栏总量的75%以上。在规模化养殖小区方面不是贪求越大越好,而是根据经济效益、种养结合、农户能力、环境容量、废弃物处理等多重因素,讲究规模上的适度。同时,宜都市生猪规模养殖户大多是以中小型适度规模养殖户为主,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小型适度规模户达

1 540户,年出栏1 000头以上的中型规模场(户)达70户。采取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方式,一方面适应了该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疫病大规模传染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性。

(2)在养殖许可上严审批。宜都市畜牧兽医局出台了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批办法,实行属地管理、分级审批、全程监管。凡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都必须先审批后建设。对生猪存栏300头以上、奶牛存栏30头以上、家禽存笼10 000羽以上,或建筑面积1 000m2以上的新建、扩建养殖场必须有村委会及周边居民的证明,由宜都市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批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对规模以下养殖场由乡镇政府审批。乡镇环保、畜牧、建设、土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做好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行为的督查,确保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2009年以来,全市共对323个规模养殖户进行了审批,极大地遏制了养殖污染事件的发生。

(3)在土地流转上动脑筋。宜都市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调整期,“用地难”成为制约规模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突破土地瓶颈制约,宜都市畜牧兽医局主动协调规划、国土部门及乡镇、村组的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抓土地流转、主体培育、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了“农民自愿、方式自由、业主买单、部门监管”的畜牧土地流转模式。2011年,新发展的军安畜牧合作社、壮圆畜牧合作社分别成功流转土地33.4hm2、133.3hm2。近3年来,全市畜牧养殖累计流转承包土地5 333hm2,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转型升级。

3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确保低碳畜牧业硬推进

(1)夯实组织强保障。成立了以宜都市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责任科室、二级单位、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低碳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低碳重建、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安排部署和政策框架设计,明确了“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等工作重点,把生态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列为年度目标考核和督查的重要内容。2011年,全年计划改建标准化栏圈220栋,新建沼气池220口。

(2)捆绑项目硬推进。宜都市畜牧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保在建”,就是对符合低碳要求超前开工的项目必须确保;“上必需”,就是根据低碳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先上;“重配套”,就是对已经建成的项目在完善栏圈改造、治污设施、良种引进配套、能快速形成低碳生产能力的项目要配套。近年来,宜都市实施了生猪标准化改扩建、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生猪调出大县和畜牧板块建设、规模鸡场建设、县级及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畜禽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补助等项目,中央、省下拨资金3 463万元,带动地方和业主投入

8 377万元,通过项目整合和重点扶持,新建标准化猪舍170栋55 890m2,新增饲养能力15万多头,改扩建业务用房1 498m2,购置仪器设备578台(套),极大改善了畜牧业基础设施,提高了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低碳畜牧业建设。

(3)“三链”、“三效”紧相融。在畜牧业发展中,不延伸畜牧业产业链,就不可能使畜产品具有高的附加值;不重视生态链和循环链,就不可能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都市在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中,创建了“三链”相联、“三效”融合的模式,即以优势特色畜牧业为载体,围绕产业链,突出生态链,形成循环链,通过促进“三链”融合互动,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的目标。在产业链上,积极引入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湖北省种羊场、清江肉联有限公司、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祥旺畜牧有限公司等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完善物流、冷藏和加工链条,提高畜牧业的附加值。在生态链上,利用种养业物质能量循环原理,创建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猪-沼-林”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在循环链上,采取“人畜分离建场、粪尿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减排、沼气配套、种养循环利用”等措施,引进推广生物发酵床技术把畜粪做成有机肥料,实现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4)互惠共赢保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生产者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大财政投入,对一些重点大户和项目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鼓励各方参与产业化基地建设,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金融机构三方合作兴产业的思路,在实践中创立了“三企共建”产业化运作模式、www.LWlm.CoM“八方联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加工企业、专合组织、饲料供应、良种繁育、保险公司、养殖农户)新机制、“3+1”合作模式(饲料企业、种畜场、肉食品加工企业+协会农户),实现企业、专合组织、金融机构、农民各方互惠共赢。

通过推广多样化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宜都市取得了明显成效:①促进了种养业成本节约。目前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已覆盖8 000hm2耕地,每年可为农民节约成本2 400万元以上;②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2010年生猪出栏76.2万头、肉羊出栏28.3万只、家禽出笼508.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14.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7%;③促进了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截止目前,宜都生态种养殖面已达到90%,无公害畜产品产量已占总产量的95%以上;④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宜都市已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区域,基本上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采取人畜分离的方式,大大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