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一起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浅谈一起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0:49:41
浅谈一起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时间:2013-12-18 10:49:41     小编:

摘要介绍了一起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类症鉴别过程,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雏鸭肉毒梭菌中毒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类症鉴别;防治措施

鸭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以运动神经麻痹和肌肉松软为主要临床特征,常引起鸭群大批死亡[1]。笔者在诊疗中遇到一起雏鸭暴发性病例,经临床观察、尸体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肉毒梭菌中毒症,经及时对症治疗,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1发病情况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3实验室诊断 4类症鉴别

鸭肉毒梭菌中毒症与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及鸭霍乱都属于急性鸭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在临床诊断上很容易混淆,所以要注意鉴别诊断。

4.1鸭瘟

流行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通常在春夏之交和秋冬流行比较严重,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是鸭发病,鸡不感染。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年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死亡率高。病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两腿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量下降[3]。剖检可见皮肤有出血点,皮下组织胶样浸润;消化道黏膜充血,有坏死假膜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坏死;肝脏间有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坏死和出血点。

4.2鸭病毒性肝炎 4.3鸭霍乱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但在高温、潮湿、多雨的夏、秋两季,以及气候多变的春季最易发生。鸡鸭都发病,此病大小鸭都发生。鸭群中流行严重,几天内大批发病死亡,较鸭瘟发病快和流行期短。病鸭衰弱,怕下水,咽喉内有多量分泌物,呼吸困难、摇头、腹泻、两腿瘫痪,没有神经症状和头肿现象。剖检可见肝肿大,脂肪变性,有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或坏死点;肠道充血和出血,小肠前端最为严重,肠内容物呈污红色;心包内充满透明的橙黄色渗出液,心内膜及心肌充血和出血,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针尖状出血点;肺充血,表面亦有出血点。

5防治措施

本病的重点在于预防,平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动物尸体不能乱扔在水里,将死亡的畜禽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放牧时应巡视周围是否有动物腐尸,以防啄食而发生此病,一旦发现应立即隔离。平时应加强饲料调剂,保证钙磷平衡,以防动物发生异食癖而舔食污水、尸骨等。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解毒药。用5%葡萄糖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让全群雏鸭自由饮用,连用7 d。对出现症状的雏鸭,每只鸭每次灌服5 mL,每天3次,连用7 d。在日粮中添加中药黄芪、禽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恩诺沙星,连用7 d,进行解毒和防止继发感染。采取以上措施后,鸭群基本上恢复正常。

(下转第371页)

(上接第368页)

6讨论

肉毒梭菌是一种腐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特别是腐烂的动物尸体和腐败的青贮饲料含量较多。病菌不能在活的机体内生长繁殖,当有适宜的营养并获得厌氧环境时,可产生毒性极强的肉毒梭菌神经毒素。鸭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由于摄食了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疾病。本病一般鸭为多见,其他畜禽及人也可发病,是一种共患但不互传的疾病,该病以肌肉松弛和运动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气温较高的季节。目前村庄附近不少浅而不流动的水塘、水沟,群众习惯向里面乱扔动物尸体和植物根茎、瓜皮等,水质严重污染。当天热干涸时,腐败的动植物成为此菌生长和产生毒素的良好培养基,当下过雨后,在那里放牧觅食的鸭群由于食用腐败的尸体和霉烂的饲料及饮用了有毒素污染的水,就会发病和死亡。而该村在村外水沟里放鸭,正是全村群众习惯把病死的畜禽及废弃物乱扔的地方,这是造成此次雏鸭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7参考文献 [2] 王洪伟,王忠仁,马志强.一例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报告[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

(9):26.

[3] 王春生,曹卫云,张兵.鸭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

(1

1):135-136.

中国 WWw.lwlm.coM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