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型农业结构条件下小麦的优化种植与灾害防治

新型农业结构条件下小麦的优化种植与灾害防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2-01 13:58:03
新型农业结构条件下小麦的优化种植与灾害防治
时间:2016-12-01 13:58:03     小编:罗海福

一、小麦种植

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分析,人们要按照当地的实际地理情况,选择适当的种植方法来培育小麦。

1.种植小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小麦的种子要精良,均匀播种,播种的小麦量比传统的小麦种植量要少。小麦精良播种的优点主要有使麦秆结壮、增强抗病抗倒能力、促进增长大的麦穗记忆在一定层面上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地势较高并且水资源肥沃的地区利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增产5%到20%。与此同时随着播种量的减少,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成本,这是一种在小麦的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的技术。

2.冬前的田间管理。小麦冬前的田间管理应该以促进为主,培养茁壮的幼苗,为保障小麦可以安全过冬来奠定一定的基础。小麦的间距要疏密均匀,要适当的补种较稀疏的地方,保证麦苗的均匀生长。之后还要对麦苗进行检查,把有些出苗过多的地方的进行梳理,把多的麦苗移栽到麦苗过稀少的地方,移栽后要检查是否踏实,并且要给笑着小苗进行补水。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进行浇水。如果是旱情比较严重的或者是天气预报说冬天没有大雨雪天气的时候,就需要在小雪的前后灌溉一次越冬水。在浇灌时一定要确保浇的水够足够透,保证小麦可以安全的过冬。在小麦苗的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耕种,这样可以起到增加温度、除杂草等作用。由于近年来许多地方麦苗情况不理想、杂草过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各地一定要把冬天来临前的麦田管理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麦出苗之后如果淋了雨,就更要及时地去进行管理,促进麦苗的根系的健壮生长。

3.春季时节的管理。小麦过冬后的田间管理要将区域分块、分类别来加强水和肥料的实施控制,整体提高小麦的质量,这样可以为稳产高产打下基础。后期管理。后期主要就是指孕穗期~至成熟期。有一句俗语说小麦要是想要高产,后期就要科学的管理。小麦从抽穗一直到成熟称之为生育后期,生育过程包括①抽穗②开花③受粉④籽粒形成,这也是形成一定高产量和高品质的关键阶段。这段时期经常会有高温、多雨干旱等自然灾害性的天气或者病虫的危害,容易导致小麦的倒伏、籽粒瘪瘦等现象的发生,最终使得产量、品质双方面的下降。根据生育的后期特点,对田间的管理要有科学性,这样才能粒多饱满。

4.做好小麦的浇灌工作。小麦灌浆的初期,一般是开花后的10d,这是最后一次对小麦进行浇灌,对小麦能否生成高质量高产量具有深远影响玉米收获后立时进行秸秆还田,要求:一是趁青粉碎,减少秸秆内糖分损失;二是提高粉碎质量,争取秸秆残体短(短于10cm)、碎、散布均匀;三是少量施用尿素,加速秸秆的粉碎和防止秸秆在腐熟时与作物争夺养分,造成作物缺肥;四是增加土壤湿度,加速秸秆粉碎后的腐熟。

二、灾害防治

1.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因地下害虫危害造成死苗断垄的田块,用3%辛硫磷颗粒剂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划锄覆土;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垄浇施,防治面积应适当扩大。蝼蛄危害处(危害症状为根部呈乱麻状)用麦麸或菜籽饼粉75kg/hm2,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750mL/hm2于傍晚撒入田间,用毒饵30~45kg/hm2,同时兼治土蝗和蟋蟀。及早预防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秋苗期即能侵染,对于已发生全蚀病的地块,用15%粉锈宁乳油2 250~3 000g/hm2对水750~900kg/hm2,顺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发病率

2.病害防治。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梢及茎秆。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用20%粉锈宁乳油600mL/hm2,或15%粉锈宁粉剂1 200g/hm2,对水450~750 kg/hm2喷雾防治,还可用10%吸唑醇粉剂1 500g/hm2,对水450~750kg/hm2进行防治。病害流行期间每隔7~10d喷药1次,连喷2~3次。白粉病在小麦孕穗抽穗期,田间病株率达10%~20%,可用20%粉锈宁乳油600mL/hm2,或10%吸唑醇粉剂1 500g/hm2对水450~750kg/hm2喷雾防治。赤霉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250~3 000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750g/hm2对水450~750kg/hm2防治,在始花期进行喷雾,5~7d再喷1次。 虫害防治。麦红蜘蛛是小麦返青拔节期的常发性害虫,可用20%钾氰菊脂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1 000~1 500倍喷雾防治。吸浆虫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为害,造成秕粒。防治方法:当虫情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菊脂类杀虫剂喷防,隔7d喷药1次。蚜虫可用15%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0%快杀灵乳油300~450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防治。如果麦田有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可将杀虫、杀菌剂如粉锈宁、快杀灵和灭幼脲混合1次喷施,可治白粉病、条锈病、麦蚜和粘虫。

3.干热风防御。干热风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是小麦主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害的地区主要在黄、淮、海流域和新疆一带。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此时正是小麦扬花灌浆也是小麦生长敏感时期此时的干热风能强烈地破坏植株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籽粒灌浆成熟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同时对在冬春季节连续阴雨、小麦生长发育不良的地区5月下旬天气突出现干热风天气也会造成小麦青枯、早死、严重瘪粒而减产。研究干热风的发生、发展和危害规律并做好防御工作对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1)选用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

(2)适时合理灌溉。通过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可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薄地和沙土地应尽量避免在大风和降雨天气中午烈日下浇灌。

(3)改革耕作、栽培技术。通过高速物布局、调整播种期,改时耕作和栽培技术,也能取得防避干热风的效果。

三、化学防御措施

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或化学制品对小麦进行处理,通过改变小麦植株体内生化过程来抗御干热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用氯化钙、复方阿斯匹林等药剂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壮苗,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2.另一类是在小麦生育后期, 在干热风来临之前,用石油助长剂 、磷酸二氢钾、草木灰水、过磷酸钙、矮壮素等化学药剂喷洒叶面,通过增加钙、磷、钾、氮 、硼、有机酸等的含量和生长刺激素的作用,改善小麦的生理机能,提高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