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及前景研究

关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及前景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3:44:38
关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及前景研究
时间:2023-08-06 03:44:38     小编: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在我国智能电网已经成为能源战略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智能电网作为促进能源通道发展进程的主要途径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实际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其次提出了促进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及电力行业发展的几点具体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智能电网和电力产业的建设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产业;发展问题;前景

一、存在于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在建设计划上有待完善

一般来说,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必须经过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然而因为现阶段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上还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是首要工作。应该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律的智能电网体系[1]。在其实际制定中,不仅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影响,还应该考虑经济情况和所需用电量的大小,同时也不能忽略电力输送以及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

相比于普通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需要更加全面、全方位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但是因为智能电网这一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手段和体系标准目前还是不十分的健全。有效、科学的技术标准,不仅能够显著的降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还可以使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高效,减少误区。智能电网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其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

(三)囊等嗽钡淖酆纤刂视写提升

除了健全的技术体系,相关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由于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与其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建设技术的水平上也有待提高。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未经过系统知识体系培训的工作人员很难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同时,其他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也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压力[2]。因此,如何构建出符合现阶段电力产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化电网体系是整个电力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对建设智能电网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二、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产业发展的主要前景

(一)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的创新

国外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电力产业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因此,从某种特定角度来说,建设智能电网技术的创新不仅是电力产业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建设技术进行创新。电力产业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二字重视起来,创新建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我国电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此减少国外电力企业的垄断,并研发出属于我国特有的,建设智能电网的技术。另一方面,在建设智能电网时也要合理的引进一些高水平人才,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电网技术手段的创新。

(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

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建设和工业建设进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生活水平,也使得社会上的用电量大大增加,用电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网供电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而智能电网的建设便是实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智能电网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电网的防御属性,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够显著提升用电设备控制的可靠性,改善以往的供用电方式,最大限度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其用电需求,以此来提高电力产业的服务水平[4]。

三、结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形势下,相关的电力体系也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行业管理手段,是通过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到电网管理工作中实现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巨大的,此外智能电网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然而我国目前的电力产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便需要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培养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人才等工作,推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问题[J].广东科技,2013(08):77-78.

[2]陈新春.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102-10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