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2:20:23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
时间:2023-01-08 02:20:23     小编: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和集中主要类型,随后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展开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具体指的是: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财务结构,同时采用了不恰当的融资方式,致使投资者面临着无法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风险。高校财务风险指的是:高校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未能对经济活动结果进行有效预测,导致高校面临着承担高额损失的风险,或者由于受到政策突然变动、政治形势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高校蒙受经济损失。对于高校而言,但凡其实行举债办学措施,则财务风险无法避免,并且这种风险具有客观性,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几种主要类型

高校财务风险具体而言,包括:资金、投资以及筹资风险这几种类型。

(一)投资风险。《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学校可以将货币资金或无形资产用以投资,联合其他单位开发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校的闲置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但倘若高校不顾投资风险,盲目地将资金投入无效益项目中,则未免会引发资源损失、投资风险现象。

(二)筹资风险。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开始积极扩招,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事实证明:高校通过负债筹资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筹集到相应的资金,以满足基本建设需求,实现扩大办学规模、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有不少高校未合理规划贷款资金,致使贷款资金出现使用率低或使用不当的现象,未将贷款的真正功能发挥出来,反而导致学校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即:筹资风险。

(三)资金使用风险。资金使用风险,也可以称之为资金管理风险。高校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风险是指:在缺乏严格约束力的情形下,而引发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高校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仔细分析高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将之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高校财务缺乏系统的监控机制。国家在出资举办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成为了高校净资产产权的持有者。但国家并不会对高校偿还资产的要求,也不会要求与高校共同分享经济利益,而是将资产的自由支配权交予学校。

立足于高等学校角度而言,国家在对其进行投资之后,并未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造成投资者缺位现象。而高校管理者由于拥有独立的行使权,且不需要直接对受托人负责,这就存在资源监督缺失的问题。很多高校在开展采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对成本进行准确核算,也不会将损益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形成财务管理功能弱化现象。

(二)高校财务风险内控制度不完善。在分析了各大高校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失、内容不规范、范围不明确、职能弱化,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是引发这些案件的重大因素。

(三)高校财务预算编执弹性大。很多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未形成科学管理预算环节的意识,具体反映为:过于看重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忽视了实际的执行效果,未指定预算支出标准。

(四)高校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各大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都纷纷进行举债建设。由于不少高校的建设项目都未经过科学性论证,投资规模明显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导致学校逐步陷入贷款危机中。

(五)科研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目前,高校科研课题日益增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也有所增加。有部分高校教师认为:靠自身能力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可以任意支配,而不用受到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的约束。也有不少学校为了减少财务负担,便鼓励教师自身去争取科研经费,从而适当放宽了对科研经费的限制,导致学校出现了大量科研资金流失的现象。

四、高校财务风险具体防范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水平。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预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的日常经济活动要以此为基础,该项管理工作的效果,会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状况产生直接性影响。所以,为了促使高校财务预算方案能够顺利执行,相关人员必须在校园内部,加大对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要针对校领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形成合法、合理的理财观念。此外,要明确高校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编制预算管理方案,统一管理学校财务工作;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推出具有创新性的预算执行方案,并在具体活动过程严格执行,顾全大局。

(二)加强办学经费筹措与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加强办学经费筹措,注重与其他改革措施相匹配,同时推行“开源”与“节流”方案,达到增收与节支的双重效果;建立起健全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方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拓宽筹集经费的渠道;对收入结构加以完善化改革,增强凑集经费的能力;推行节能降耗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经费使用状况的管理力度,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明确贷款规模。高校在贷款之前,应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明确具体贷款金额以及贷款用途,将学校的发展规模作为贷款参照,将贷款规模控制在学校的可承受范围内,否则将导致学校陷入财务风险中。因此,高校应该基于贷款风险评价模型,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案,达到增强高校风险抵御能力的效果。高等学校贷款在贷款之前,需要确保自身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建立资金使用效益考核制度。高校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需要鼓励学校全体员工都形成节约意识。同时,采取措施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奖惩分明。首先,明确全校各学院的资金使用实际效益与预算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针对各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展开分析评价;其次,通过收集整理各学院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资金的具体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再者,根据各专业每个学期的教学检查资料、实验课开设以及完成情况、设备仪器购买与利用情况、各部门具体落实工作任务的情况等,用以确保预算资金能够实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将资金利用状况作为考核指标。

(五)建立高等院校的偿债准备金制度。在使用信贷资金的过程,要支付一定的付息,当所支付的利息金额不大时,可将其在当年的经费支出中体现出来。但倘若要求一次偿还本金,则会引发财务困难现象。对此,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对偿债准备金制度加以完善。在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其损耗也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这就直接削弱了高校偿还贷款的能力。为了增强高校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起偿债准备金制度。高校可按照贷款规模和偿还期限,提取2%~3%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用以防范财务风险。

总结:现阶段,有不少高校都面临着财务风险,这对学校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对此,作为高校管理者,应当局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高校而言,不仅仅要重视扩大招生规模的问题,同时也要对财务风险规避问题加以考虑,推动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小江.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13(18).

[2] 胡信生,王希文.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J].教育财会研究,2013(0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