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

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2:51:40
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
时间:2023-08-06 02:51:40     小编:

守住传统文化根与魂 《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关于知行关系的论述虽然分布于不同篇章,看似零散,实则不然。在整理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这是关于认识和实践问题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孔子从知之来源、知之能力、知之方法等方面对知进行了较为详细、透彻的解读,其中关于学习的论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同时,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强调实践是最基本的活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非常重视知行合一,指出要把内在之知外化为行动。正如孔子所言,我们应学以致用,当下,我们认真研读《论语》的目的就在于将其合理内容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一、《论语》中知之意蕴

孔子关于知的思想内容主要为知之来源,知之能力,知之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关于学习的论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

(一)知之来源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将认识的来源归为以下三类,即天赋、后天的勤奋学习、困境中的学思结合。对于生而知之者,孔子是存在保留意见的。因而,认识的来源主要还是后天的学习、困境中的学思结合。孔子希望人们主动地勤奋学习,不要为形势所迫才明白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生动描述。

(二)知之能力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人的智力存在差别,正因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按照弟子智力水平的差异来选取授课内容、方式。但智力水平仅是因材施教的一个根据,诸如性格也是另一个重要前提。《论语先进》中闻斯行诸就是一生动案例。子路和冉有同样询问闻斯行诸这一问题,孔子却给予不同答复。子路生性勇敢,但行事不免草率、缺乏深入思考,所以孔子要求他在听闻一件事后征询父兄的意见。冉有则恰恰相反,其性情谦逊,遇事犹豫不决、不敢向前,因此孔子叮嘱其要敢想敢做。孔子采取一进一退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教育弟子,使他们避免陷入过与不及的泥潭、达到中庸。同时,孔子还看到了人具有推断和预测等认识能力,能够根据规律判断事物的发展走向。

(三)知之方法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学习。在这里,学习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我们不仅要学于文,而且要学于人,更要从实践中获得新知。首先,我们应学于文。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认为,我们应从古典文献中获得知识作为基础,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经典名篇就如正墙面而立无法移动。其次,我们应学于人。孔子认为,我们应虚心向他人学习。术业有专攻,只有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学于人,不仅仅指以善者为师,也要以不善者为师。一方面,即使是身份比自己低下、学识不及自己的人身上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别人的经验教训作为前车之鉴,多反省自身,少走弯路。最后,我们也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菜。孔子认为自己不如经验丰富的老农、老菜农。也就是说,正因为老农、老菜农所进行的丰富实践才使得他们在农业这方面见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也就强调了实践出真知这样一个道理。

二、《论语》中学之体现

纵观《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学习的阐述贯穿知的各个方面,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学习必要性、关于学的几种关系等方面对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

(一)学习态度

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的阐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许多内容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做学问要像做精致的工艺品那样反复琢磨、不断修饰,力争做到精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非常不赞成那些不懂装懂的人,他认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不要多加评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指出,我们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切不可把做学问当成是一件爱慕虚荣的事情。做学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们应不忘初衷,端正学习态度。

(二)学习方法

广为人知的一些学习方法在《论语》中都有所体现。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要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有效的复习会事半功倍。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斯浩提出的遗忘规律其实早已在孔子的学习方法中有所体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则是孔子提出的又一重要的学习方法,即有张有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劳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认为,我们学习文献知识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学习射箭、礼乐等生活技能,二者交叉进行,既能缓解我们学习的疲惫,又能获得其他技能。

(三)学习要求

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如同器皿只体现单一的用途,而应当博学多识,具备多方面才能。虽然我们经常说术业有专攻,但我们应正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并不是要求我们只限于某个方面,我们的知识必须广而深。只有涉猎尽可能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够为我们做好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工作锦上添花,奠定坚实的基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鲜有能把学习的专业、從事的职业作为一件乐事的人,我们应尽可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职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学有所成、做出一番成就,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种美德过渡到六种弊病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爱好美德并勤奋学习,美德就会得到彰显,熠熠生辉;而离开学习,就会出现六种弊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无法正确发挥美德的作用。学则不固,君子学以致其道也正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五)处理好关于学的几种关系

首先,我们应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进行深入思考,就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同样,只盲目思考而不沉下心学习,只会在疑惑中徘徊。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学和思两者不可偏废,只有学与思相结合才能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同时,我们也应正确认识学与仕的关系。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办私塾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辅佐君主,使百姓受益,对于弟子从政孔子是持支持态度的。

三、《论语》中行之表达

《论语》中关于行的阐述虽然零星分布,不成体系。但在整理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他主要从行的要求、行的原则、行的重要性等方面对行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述。

(一)行之要求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反对花言巧语、言行不一。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和质朴精神对中国人影响深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进一步而言,我们的行为要以什么为标准呢?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我们的行为要符合礼的要求,不可随心所欲。

(二)行之原则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孔子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就会陷于迷惑之中。他把忠信作为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并以文行忠信教育弟子。所谓忠,即忠恕之道;所谓信,即要取信于人。言必信,行必果所言的就是诚信二字。

(三)行之重要性

只有端正自身的行为,才能够更好地管理政务;只有端正自身的行为,才能够有说服力地教导他人,即正人先正己。总而言之,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絜矩之道、身教重于言教。同时,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无法获得新知的。

四、《论语》中知行关系之概述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这是孔子运用知行观这一哲学思想识人的智慧所在。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动机,从而对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说明孔子在思考知行是否统一以及如何统一这一问题,即人的内在之知如何体现为外在之行;如何保证内在之知转化为外在之行时不出现偏差,或者说这种转化应秉承什么原则。孔子对仁的概念的完备界定,架起了沟通主体知与行的桥梁,有效解决了知与行的矛盾对立,仁是孔子知行合一思想体系的逻辑基础。

孔子非常重视知行关系的一致性。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体现的是行是知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哲学中经常涉及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引导弟子们朗诵、理解诗经,其目的不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要以此来指导政治活动。儒家不提倡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应将知识娴熟地运用到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这进一步阐明知是行的必要前提,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

孔子关于知行关系的思想内涵丰富,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实为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力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讲好传统文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