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北宋“将门”现象探析

北宋“将门”现象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8:36:28
北宋“将门”现象探析
时间:2023-08-06 08:36:28     小编: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将门”的现象,这种将门在军队及国防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北宋时期,将门现象依旧突出,出现了或几代为将,或数世统军的情况,甚至还有与北宋王朝相始终的武人家族。本文即以北宋为断面,对中国古代将门现象进行断代史的剖析。内容包括北宋将门的具体情况,其形成的原因与时代特征,以及产生的积弊及消极影响。

中国古代史上,长期存在“将门出将”之说,即指几世从军及产生将领的现象。就中国历代王朝的发展总体而言,将门还构成了武将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若以此为断面加以集中考察,可以对中国古代“将门”现象的基本特点予以揭示,并能够对其在国防和军事活动中的地位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北宋个别武将世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1,但从整体上探讨北宋将门现象的工作,尚明显不足。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

将门现象在北宋以前已长期存在,并成为军中影响甚大的一种传统。据《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记载,孟尝君早年曾对其父曰:“文(孟尝君名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可见“将门有将”之说在孟尝君之前当流传已久。以后,此说更成为传播甚广的谚语。如曹魏时,曹植在上疏中有“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2 的言辞;南北朝时,同样的谚语见诸史籍记载3;隋炀帝也对群臣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4 揆诸史乘,还有类似的记载。如西汉时,赵禹对大将军卫青说:“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5 等等。

先秦时期,将门世家颇为活跃,著名者如:秦国自王翦之后,王氏三世为名将(王翦、王贲和王离),蒙氏两代为名将(蒙骜、蒙恬和蒙毅);赵国之赵氏两世为主帅(赵奢、赵括)。还有乐羊、乐毅及乐乘等几世在数国统军的现象。这一时期,最突出者则莫过于楚国的项氏世将,如太史公所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6

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在诸多方面出现了重大转折,已得到学界的认同。然而,包括“将门”现象在内的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却延续下来。北宋时期,“世为将家”依然为当世军中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而将门也始终在当时武将群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时间上来看,将门大致可分为宋初开国将领、遗臣故将,和之后历朝成长起来的将帅之家三类;从地位上看,将门又有高低之别。以下依据前后顺序,对时间上划定的三类将家分别考察,并就一些典型家族进行必要的剖析。

1、开国将领之家

北宋初的开国将领,或因“翊戴之功”加官晋爵,或因深受信任分据要职,或以善战成为军中将官,从而构成了当时武将群体中的核心力量。虽然宋太祖随之收夺了功臣大将的兵权,但却保留了包括其在内的开国将领诸多方面的特权,特别是子弟荫补武职、优先迁转的待遇,甚至给予其与皇室联姻的礼遇15,而这一做法为后世嗣君所承袭。因此,便造就出一批将门之家,绵延数代,几世为将。

宋初的功臣大将,主要有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及赵彦徽诸将16,以及李处耘、韩重赟、罗彦瓌及王彦升等人17。通过查阅《宋史》诸将传、《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宋代有关碑传等文献,可以清楚地看到,除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及王彦升四人子嗣情况不详外,其余诸家都有继世为将的记录。

宋初功臣大将中继世为将者以张令铎和韩重赟两家为代表。其中张令铎在初居侍卫马步军都虞候的高位,韩重赟在宋太祖朝曾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要职。张、韩两人之子,有加官西上閤门使、领绵州刺史,出守西部重镇原州者18;有长期出任镇、定、高阳马步军都钤辖,成为河北前线有名边将者;还有官至左屯卫大将军、领遥郡团练使者等19。

宋初功臣将门中三世及以上为将者,以石守信、王审琦和李处耘三家为突出。石守信是宋太祖建国的主要支持者,曾任三衙最高军职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诸子皆以荫补武职,其中长子保兴历延州路副都部署、及知澶州等,拜棣州防御使。石保兴之子元孙在宋仁宗朝历殿前都虞候及鄜延副都部署等,加观察使衔,跻身高级将领之列。石守信另一子保吉,以娶延庆公主的缘故,在宋太宗朝已授节镇。宋真宗朝,石保吉曾出任河北诸路行营都部署。景德初,宋真宗北上亲征,石保吉又承担护驾重任。其子从武者,也官至武阶中的诸司使20。

王审琦在宋初任殿前都指挥使,其九子皆以父荫补武职。长子承衍以驸马身份在宋太宗朝授彰国军节度,先后出知天雄军府、贝冀都部署等职,为河北驻军重要将领。次子承衎,历知延、代、并州等,“皆兼兵马钤辖”。王审琦其余诸子,则为西上閤门使以下武官。王氏第三及第四代后裔中,不乏诸司使及领刺史者21。

李处耘是宋初的枢密副使,曾多次参与用兵。其次女为宋太宗皇后,诸子皆继世为将,而以继隆、继和兄弟最为出名。李继隆“以父荫补供奉官”。宋太宗即位后,历河西行营都部署以及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等将帅之职。景德初,宋真宗赴澶州,李继隆又率军护驾。史称“公二纪宿卫,四换节旄”,“功臣之号,凡三加焉”22。李继隆死后,与故相李沆、王旦同配享于宋真宗庙室,可见被视为一代最重要的武臣。李继和长期镇守边陲,在宋真宗朝出任殿前都虞侯,领端州防御使。李继隆另一弟继恂,官至洛苑使、顺州刺史。李氏第三代仍继续为将,其中李继隆之子昭亮,“四岁,补东头供奉官”。历北方前线守将,迁步军及殿前副都指挥使等要职,成为又一代禁军大帅。李昭亮之子惟贤,历知冀州等,领遥郡团练使。李继隆从子昭逊,至供备库使23。

根据以上情况可见,宋初功臣诸将不仅本人为当时禁军的重要将领,而且其子弟也因家门背景在武职上获得顺利发展,遂出现了几代为将的现象。

宋初功臣大将之外的开国将领,大致包括入宋后获得节钺者及以下将领,由于他们大多原本官爵不算显赫,与前朝关系相对较浅,因而受到赵宋王朝的重用。如王全斌、郭守文、尹崇珂、刘廷让、崔彦进、张廷翰、张琼、杨信、曹彬、潘美、党进、马全义、何继筠、李进卿、李汉超、李谦溥、荆罕懦、贺惟忠、李汉琼、刘遇、李怀忠、米信、田重进、刘廷翰及崔翰等等将领。他们虽在地位及特权上不及功臣,但因不断得到拔擢,加之人数更多,也涌现出很多将门世家,其中既有几代为将者,也有一世多人扬名军旅者,从而在总的影响上也超过功臣之家。其代表主要有杨信、何继筠、李汉超、李谦溥、王全斌、马全义和曹彬诸家。

杨信在入宋后,历殿前都虞候和都指挥使等要职。其弟杨嗣,是宋真宗时御辽名将,历定州及镇州路副都部署等,拜保州团练使。杨信另一弟杨赞,“以兄故得掌禁旅,累资朝著至牧守焉”24。何继筠在宋初长期驻守棣州,后拜建武军节度。其子何承矩在宋太宗和真宗朝,长期镇守沧州、雄州等要地,又兼河北缘边安抚使,为当时前线重要守臣。何承矩诸子也多荫补武职25。宋初名将李汉超长期镇守关南,授观察使。其子守恩,少随父从军。“汉超卒,擢为骁猛军校,累官至陇州刺史、知灵州”。后遇夏军伏击而死,同时死难者还有其子望之、其弟守忠等26。由此可窥见李氏将门一斑。李谦溥在宋初镇守隰州,官至团练使。其长子允则历镇定高阳三路行营兵马都监、知镇州等,终宁州防御使;其次子允正先后任鄜延及镇定防区将官等,积官客省使、遥郡团练使27。宋初大将王全斌曾为征讨后蜀之役的主帅。其诸子多为武职,其中审钧曾任广州兵马钤辖等。王审钧之孙凯,在宋仁宗朝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等。王凯之孙诜,娶蜀国长公主,官至留后28。

马全义为宋初勇将。宋太宗时,其子知节以荫补供奉官,年仅十八岁便奉命监彭州兵。在宋真宗朝,先任鄜延地区统军官,后迁枢密副使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成为参与大政的武将最高代表29。据王安石记载:马知节死,其子洵美“终西京作坊使、英州刺史”;另一子之美,“终内殿承制、阁门祗候”。其孙辈十六人,其中“庆宗今为右班殿直,庆崇今为文思使、知恩州”30,皆为武官。

在上述簪缨世家中,最为突出者还是曹彬家族。对曹氏一门稍加考察,颇能加深对北宋高级将门的了解。曹彬出身后周外戚、亲信,但因入宋后表现忠谨谦恭,从而赢得三朝的信赖,先后出任征讨南唐的主帅和雍熙北伐的主力大将,两为枢密使,死后封王,与故相赵普同配享于宋太祖庙室,可谓极武将之荣。正因为曹彬的受宠,其子弟便在武途中获得显著发展。仅曹彬死时,其亲族、门客及亲校就有十余人被授官。据李宗谔《曹武惠王彬行状》31记载:曹彬七子:璨、珝、玮、玹、玘、珣及琮,惟有玘为文官,其余六子皆为武臣,又以璨、玮及琮在军中的地位最高,影响也最大。

曹璨,“以父任为供奉官,彬为上将,璨常从行”。在宋太宗时代,长期为前线守边。宋真宗朝,曹璨历马军副都指挥使、殿前都指挥使等三衙要职,授节钺,“在禁卫十余年”。曹玮为宋真宗时西北名将,历知渭州、秦州及鄜延路副都部署等。天禧中任签书枢密院事,又参与最高军事决策。后因遭宰相丁谓所忌,改定州都部署等,拜节镇32。曹琮也有与兄长相同的经历,后在宋仁宗朝历步军及马军副都指挥使等,再度成为禁军三衙将帅33。

因资料所限,可查到的曹彬第三代后裔人数虽不少,但已不完整,并且事迹也多不详。现据史料考证可知,他们中为武臣者有:曹璨之子仪,曹玮四子僖、倚、偀、倩,曹琮之子佺、修,曹玘之子佾及傅等人。而真正有事迹可述者主要有仪、僖、偀及修几人。据记载:曹仪迁军职至步军都虞候。景祐初,当其同宗女被册为宋仁宗皇后时,曹仪“乃请解军职,而易廉车之任”34;曹僖武职至礼宾使,曾为仪州守将;曹偀官至供备库副使,死于对夏战争中;曹修则历洛苑副使兼阁门通事舍人等,曾任“广南西路同体量安抚经制贼盗”,为南疆带兵武将35。另外,曹佾、傅昆仲乃宋仁宗曹皇后同胞兄弟。其中曹佾历殿前都虞候、知澶州等,授节钺36;曹傅则官至荣州刺史37。其余同辈官高者为皇城使、防御使,低者为大小使臣38。

2、遗臣故将及其后裔

北宋建国初,前朝遗臣故将虽因不属于赵宋勋臣、亲信,无法得到重用,但因一部分人得以留用,加之原本地位颇高,故不仅其本人在短期内扮演枢相、将帅的角色,而且其后裔中也不乏跻身武将者,这样也形成了一批将门。如魏仁浦、吴廷祚、符彦卿、韩令坤、慕容延钊、王景、郭从义、武行德、侯益、孙行友、赵晁及折德扆等等,其中以吴廷祚、慕容延钊、侯益及折德扆诸家为突出。

后周枢密使吴廷祚在宋初得到留用。吴氏共有六子,长子官至定州钤辖;次子历知成都府等,授西上閤门使;另一子元扆为驸马,授节镇,在出知潞州时,“遂分领泽、潞、晋、绛、慈、隰、威胜七州军戎事”。其余子孙亦多为武臣47。慕容延钊在宋初迁殿前都点检,曾任荆湘之役主帅。其弟延忠至磁州刺史;延卿至虎捷军都指挥使。其子皆为武官,其中次子德丰长期守延州、灵武等要地,加团练使衔;其从子德琛,“以延钊荫补供奉官”,曾任并代钤辖。慕容氏第三代后裔虽继续从武,但地位已降至使臣48。旧藩镇侯益五子,入宋后中除一人为文官外,其余皆居武职。其孙辈多为武官,其中侯仁矩在宋初历祁、雄二州刺史,“治军有方略”。侯仁矩子延广,在宋太宗时出任知灵州兼兵马都部署,以对付李继迁势力,后死于任上。其子孙仍多为武官49。

折德扆家族既是北宋将门的著名代表,也是旧藩镇和蕃将中的特殊世家。折氏出身党项族,五代时割据府州50。宋初,折德扆听命,遂继续留用。折德扆死后,其家门长期承担镇守府州重任,以防御西夏。其中折德扆长子御勋、次子御卿还获授节钺,五世孙可适为宋神宗和哲宗朝名将,历泾原副都总管等,迁步军都虞候,拜节镇51。史称:“虽不无世卿之嫌,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52

3、宋太宗朝以后的各代将门之家

宋太宗朝以后,不断产生的将领队伍,其后嗣因同样获得各方面的特权和机会,这就为其从军为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遂不断孕育出新的将门之家。

从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在宋太宗朝至北宋末的将领家族中,不少都有继世为将的情况,如杨业、王超、高琼、范廷召、葛霸、呼延赞、丁罕、张凝、曹利用、冯守信、张耆、夏守恩、狄青、赵振、姚兕、种世衡、王珪、宋守约、刘仲武、苗授、和斌及刘延庆等等将家。像张凝在宋真宗朝至殿前都虞候,其子昭远则先后出任鄜延路兵马都钤辖及步军、马军都虞候等53,可谓两世为三衙管军;事迹不显的丁罕,在宋太宗及真宗朝曾任步军都虞候。其子守德虽无明确官爵记载,但据史称“能世其家”54可知,当继续从武为将。据王安石所书神道碑反映:冯守信至步军副都指挥使,授节钺,其子十三人中,虽多为下级武官,但也有至诸司副使者55。宋仁宗朝大将刘平死后,其子季孙历两浙西路兵马都监兼东南第三将等56。而在他们中尤以杨业、王超、高琼、姚兕及种世衡诸家为突出。

抗辽名将杨业出身将门,入宋后任判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加云州观察使。杨业战死后,其子弟多迁补军职。其中长子延昭在宋真宗朝又以河北守将闻名,历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及高阳关副都部署等,加莫州防御使。杨延昭子文广,曾追随范仲淹于对夏前线,又“从狄青南征”。治平中,迁步军都虞候57。杨业一门为大将三世,是北宋将家中的杰出代表。

王超为宋太宗和真宗朝马步军都虞候,曾任河北前线主帅。其子德用在宋仁宗朝出为大将,入居枢相。王德用弟德基,官至延州观察使、鄜延经略使;德恭,官至蕲州刺史。“鲁公(王超)之孙二十八,皆以材武闻于时,继登显仕,或遥领州郡,或擢在横班。”58 其中王德用子咸融,官至眉州防御使59;王德用长子咸熙早卒,生二子,“伯讳泽,以强敏习知民政,累典州郡,终皇城使。仲讳渊,字巨源,结发为右侍禁、閤门祗候,七迁至皇城使、阁门通事舍人,更历烦使,出权陕州兵马钤辖”。王渊死,其子孙仍有继续为将者。宋人评价道:“观国朝以来将相大臣子孙保有其家室迨数世而不坠门法者,不十数家,而建雄军节度使、鲁国武康王公其一也。”60

姚兕之父姚宝原为普通武将,战死于定川砦之役。姚兕在宋神宗朝历鄜延路总管等,累迁东上閤门使、通州团练使。其弟麟,“亦有威名,关中号‘二姚’”。宋徽宗朝,姚麟迁至殿前都指挥使。姚兕之子雄、古,也是当时有名的边将。其中姚雄“年十八即佐父征伐”,后至步军副都指挥使,授节钺。史称:“熙河十八年间更十六帅,唯雄三至,凡六年”;姚古“亦以边功,官累熙河经略”。靖康元年,勒兵勤王,为河东制置使。姚古之子平仲,早年在西北为将,靖康间以领兵夜劫金营失败而被贬63。从姚宝算起至姚平仲,姚氏将门在北宋中后期凡四世。

种世衡为宋仁宗朝御夏名将,其子古、谔、谊,“皆有将材,关中号曰‘三种’”。种古历知镇戎军及环庆路钤辖等;种谔历鄜延副总管等,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谊历熙河副将、知兰州等,加保州团练使。在种氏第三代中,种朴历知河州及安抚洮西沿边公事等,后战死;种师道“以荫补三班奉职”,历泾原都钤辖及马军副都指挥使等。从童贯讨伐燕京,为都统制。靖康时,历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及河北、河东宣抚使等,一时成为军中柱石;种师中至步军及马军副都指挥使。靖康之难中,任河东路制置副使,战死沙场64。元人修史时指出:自种世衡后,种氏一门“至师道、师中已三世,号山西名将”6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