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儒道关系

论儒道关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3 00:48:46
论儒道关系
时间:2023-08-13 00:48:46     小编:

摘 要:文章从人生态度和理想性格、矛盾的转化、内外特性方面谈及了儒家和道家的特征以及彼此关系,儒道两家不是绝对对立也不是绝对互补,是一种相容相济而又不相容的关系。

关键词:入世;出世;有为;无为;阳刚;阴柔

[中图分类号]:B958 [文献标识码]:A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儒家、道家之外存在许多当属一流的学派,如墨、法、阴阳、名。秦汉以后,墨家中绝,其余三家不再独立成系,其基本思想为儒、道两家吸纳。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儒、道两家是风格各异的两派,他们有分歧,也有沟通,彼此相存相济而又不相容。

一、入世与出世

从人生态度和理想性格而言,儒家倾向于入世,道家倾向于出世。

入世即参与世俗活动,而儒家讲究“学而优则仕”,学习目的在于参政做官,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力求在直面现实社会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途径,即便是涉及个人修身养性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其最终也是为了入仕。孔子一生穷困潦倒,带领门徒游说各国诸侯。他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而这种中庸心态仅仅只是他在天下无道、人生常穷不得志的社会现实里的“以退为进”,是“静观其变”。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或是“无道”,他似乎毫无退隐之意。因此,孔子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去积极拯救这个“无道”的社会,他处处碰壁,却依旧坚定不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同时,誉为“亚圣”的孟子在传道的不屈不挠上也毫不逊色于孔子。任凭困厄还是显达,孟子都认为,不应遁世而主张用仁心仁义施政,以“王道”来“平治天下”;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其积极用世之心可见一斑。

道家的出世即一种心灵上的修行,无拘无束,超然世外,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并说“老子,隐君子也”。相传老子在周朝做过“守藏室之史”,孔子向他问“礼”,后西出函谷关并留下《老子》一书而隐退。庄子也曾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之后便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几乎一生退隐。宁肯从此隐居陋巷,生活困顿,也不愿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而任楚相。老子的崇尚自然、清净无为、少私寡欲,庄子的逍遥放达、至人无已,说明了道家在面对残酷现实时,希冀以一种超然冷静的眼光来看人世,消除世俗纷扰,维护人类的精神世界。而这种意义上的退隐不争不只是简单的不满于无法改变的黑暗现实,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和自由,一种对理想社会模式的坚守。

二、有为和无为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是一个――“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在没有任何规定性之际,它便转化为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若用这对范畴来理解儒家与道家,儒家的建构目标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

儒家认为,要拯救天下,就要有为,要去做事,所以开出“仁爱”的药方。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即人们要互存、互助、互爱,对同类和他人具有强烈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儒家的有为是积极进取的,它用六德、六行、六艺来规范社会教育和国家统治,使得各个阶层都能形成各自的价值观,“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儒学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以推行人治主义来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他最终是为君服务而不是民服务。

而道家在面对儒家的治国方法与伦理道德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提倡顺其自然的行为,反对妄为,不勉强从事,排除不必要的、不适当的行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但这种无为的方式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结果。老子的“为无为,事无事”,是以“无为”的态度去“为”,以“无事”的态度去“事”,是要用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庄子也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天地》)。老子还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 三、阳刚与阴柔

从外在特征来看,儒家显示出阳刚之气,道家表现出阴柔之美。

儒家强调“礼”,要求“有为”,那么其气质风度也必然要必须是强大而中正,要与其思想相符合,而“刚健中正”四字正好将儒家这种气质风度概括,也就是具有德行兼备、仁爱亲和、屈尊敬贤、弘毅忠贞、情理俱到、中庸之美、和而不同等特征。儒家代表作《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集中表现了儒家的阳刚之气。实际上,孔孟作为儒家圣贤,以救世安民为己任,一生历经艰辛周游列国,碌碌奔波,谆谆教人,在伦理道德和政治理念上给后世树立了大师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都体现了儒者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品性和贯通宇宙、胸怀古今的宏大气魄,也熏陶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使其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老子也表示“上善若水”,孔子以山自比,老子以水自比,生动地表现了仁者与智者之异。山的形象巍峨雄壮,仁慈而伟大。而水的形象纯净流动、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无形奔放而自由,展示出女性的阴柔脱俗。老庄是道家的至人,主张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认为以柔克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由此推而言之,圣人应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从而达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至”。

作为两大思想流派,儒道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我们既不能说儒道绝对对立,水火不容,又不能简单说儒道之同就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没有对立。在一定范围内,老子不必反对儒家之道德,而孔子不必反对道家之自然。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从心底发出,而避免造成虚假的表现,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从而有利于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儒家道德是维系社会和谐必要的、深层的价值,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带有普遍强制性的教义。而老子之自然正是为了防止儒家道德变成以理杀人的工具。儒道两家是彼此共存而又互不相容的,《易传》“一阴一阳谓之道”,用阴阳来表示宇宙间两种基本的对立力量,乾道带有阳刚之性,是儒家的特性,坤道带有阴柔之性,正是道家的特性;儒家与道家的对立与互融正体现了阴阳的交感相推之道,儒与道一日不能分离,所以才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儒道正好将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有机包容,形成了一个有形之中蕴涵无形,无形之间处处有形的多元世界。

参考文献:

[2]饶尚宽.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3]万丽华.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孙海通.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1

[6]李景明.唐明贵.儒道比较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7]邵汉明.儒道人生比较.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8]李养正.道教与诸子百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9]曹峰.出土文献与儒道关系.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