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倚剑回吴越

倚剑回吴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3:13:30
倚剑回吴越
时间:2023-08-05 23:13:30     小编:

苏州是春秋吴国晚期政治中心所在地,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但吴王夫差穷兵黩武,终被越王勾践战败而自杀,吴国国灭,这一阶段前后共计42年。文献中对吴国兵器多有记载,干将、莫邪、鱼肠、湛卢诸剑更是人人皆知的神器。到目前为止,吴国有铭兵器出土报道不下百余件,但皆和苏州无缘。直到最近,苏州博物馆终于征集到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夫妇藏吴王夫差剑等27件文物。这批文物除了在北京、南京等地做过短暂展出外,近些年一直深藏不露。在十一月苏州博物馆特展之前,本刊先撷取其中几件重器,以飨读者。

春秋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至473年在位。该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近锋处明显收狭,双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线,两从斜弧面。剑格作倒凹字形,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一面已佚。圆茎实心,有缠缑痕迹。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纤细的凹槽,遗存少量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精致峻深的同心圆凸棱。剑首以不同成分之合金青铜分铸后再衔接剑茎而成。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这柄剑铸工精致,历经2400余年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是迄今已知几柄吴王夫差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

春秋 越王者旨于赐剑

越王者旨于赐即越王勾践之子,公元前464年至459年在位。该剑通长53.8厘米,身宽4.7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厘米。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近锋处收狭,双刃呈弧形,中脊隆起,两从斜弧。剑格作倒凹字形,两面均铸有双钩线鸟书体铭文,字口间嵌满片状蓝绿色松石,为迄今保存绿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剑。圆茎实心,上有两道凸箍,饰细致云雷纹并镶嵌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七圈凸棱线组成的同心圆,在中心点圆周则有七条燕尾形凹纹,向着凹点内聚,而整个剑首面平漫极纤细斜格纹为衬底。剑首上作如此精致纹样的装饰,极为罕见。剑格两面铸有典雅的双钩线鸟篆体铭文共八字:剑格正面“(越)王王(越)”,剑格反面“者旨于赐”。其中越王二字重文,连读应为“越王者旨于赐”。即《史记・越世家》所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与”。

战国 越王州句剑

越王州句,即朱句,“州”、“朱”通假,勾践的曾孙,公元前448年至412年在位。该剑通长51.7厘米,身宽4.5厘米,格宽5厘米,茎长9.5厘米。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近锋处略收狭,前聚成锋,中起脊线,两从斜弧。剑格作倒凹字形。圆茎实心,茎上原有两道箍,现已残失。圆盘形首,铸有多圈同心圆凸棱,纹深而细。剑身表面呈深绿锈色,滑指其上如感喷漆般光滑、柔细。剑格两面铸有典雅鸟篆体铭文十四字,并以精致斜线作为衬底。剑格正面“句州越王州句”,格反面“佥(剑)用乍(作)自自乍(作)用佥(剑)”。其中州句、自作用剑均有重文,连续应为“越王州句,自作用剑”,州句“句”字省去“口”,在已见州句兵器中是罕见的。此剑制作、造型皆很精美,剑格鸟篆尤其清晰,鸟书秀丽,制作精致,在兵器中堪称上乘,可为吴越兵器铭文的代表作。凡铭文在剑格者,由于地位局限,鸟篆大多不清,州句剑除铭文在剑身者外,无一能和此柄相比。

春秋 菱形暗格纹剑(有凸凹感,右图)

此剑通长52.4厘米,格宽5厘米,茎长9.1厘米。剑身宽长,近锋处收狭,前锋尖锐。中脊线隆起,两从斜弧。一字形平格,空心圆茎,环形式首。剑身满饰双线菱形暗格纹,在每个菱纹的交叉点各饰一个实心菱形纹,剑身纹饰虚实结合,排列有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此菱形暗纹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纹饰相似。这次征集到暗格纹剑共两柄,其中一件的暗格纹手摸可以明显感觉到有凸凹感,另一柄却没有凸凹感,剑体光滑如一。这两柄剑的铸造工艺,虽然科技史学者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复原探索,目前仍为未解之谜。

战国 鎏金菱形纹剑

通长43.3厘米,格宽4.6厘米,茎长8.5厘米。此剑剑身两面装饰网格状的菱形纹鎏金,网格的斜线分为左、右两组,各三十条,上下线条交叉处涂有不明物作间隔,而不通连。滑指纹饰区上,有些微凸起之感,经放大30倍观察,饰金区下无凹槽,密度较松,其间缝隙有铜锈,因而推断是器表鎏金。这种鎏金菱形纹剑,为以往历代传世或考古发掘的铜剑所无,其装饰工艺与缠缑形式无疑为青铜兵器发展史提供了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例证。这件鎏金菱形纹剑,工艺精湛,制作纹饰的设想尤为奇妙,同过去发现的吴、越剑、矛的暗纹一样,极见巧思。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