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爆炸与宣泄

爆炸与宣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0:57:32
爆炸与宣泄
时间:2022-12-24 00:57:32     小编:

摘 要:《天狗》以鲜明的形象、激荡的情感与紧张的节奏取胜。朗诵《天狗》,需要朗诵者结合《天狗》的时代背景,深刻体味诗人焦灼狂躁的情感情绪,在反复阅读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将诗歌奔腾喧嚣的情感与自己的内在体验融合一致,通过有声语言的高低快慢、平缓高亢以及态势语言的运用等塑造天狗躁动狂热无所畏惧的形象,展现诗歌汪洋恣肆的情感韵律和丰富的层次内容。

关键词:天狗形象 情感体验 朗诵 宣泄

《天狗》是郭沫若诗歌集《女神》的代表作之一,诞生于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它的诞生激励了无数的青年志士勇猛向前,诗中跃动的情感张狂的个性,不仅“激动过‘五四’青年,也激动过‘红旗下’的青年”①。《天狗》以其鲜明的形象、激荡的情感与紧张的节奏取胜。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如何用有声语言准确塑造天狗的形象,展现诗人狂躁的情绪以及处理诗歌急骤的韵律等是朗诵此诗的重点和难点。

一、深入阅读,塑造天狗形象,达到物我融合

诗人以天狗自居,诗中的“我”就是诗人与天狗的融合。朗诵者须从中体味天狗飞奔狂叫吞噬毁灭的癫狂,将自我与诗人、天狗融合在一起,从而塑造出诗中“我”的形象:“我”是高度自信甚至狂妄的,是极度膨胀的、个性张扬的,是急于展现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拥有无限自由和无穷爆发力、破坏力的“我”。“我”与“五四”时期年轻人躁动、狂热以及渴望变革的心声呼应,“我”与新时代青年勇于探索渴望突破的精神吻合。把握天狗形象的核心,将自我与躁动、狂热、奔突的天狗合一,用准确生动的有声语言呈现天狗形象,再现“五四”青年积极进取勇于突破与变革的精神风貌。

二、入情入境,体味宣泄的情绪、紧张的节奏和滚烫的字句

1.激情酝酿,蓄势待发

温儒敏建议“阅读《女神》中那些最具有‘五四’特征的代表作,最好采取三步,即:第一,直觉感受;第二,设身处地;第三,名理分析”④。朗诵也可从这几步入手,其中“直觉感受”“设身处地”是诵读《天狗》的前奏。即设身处地融入《天狗》创作的时代氛围,体味“五四”青年渴望突破却找不到路径的焦灼心境,直觉感受时代变革中天狗癫狂、亢奋、灼烧的状态,想象天狗突奔、狂噬的画面,感受诗中如飞瀑狂泻的爆发式情感,感触把握《天狗》的“气”。⑤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变革的时代,心潮澎湃波涛汹涌以至于不吐不快不说不休。内心掀起了万丈狂澜,才有诵读的渴望和激情。

2.把握分寸,节节推进

诗歌《天狗》的整体风格是暴躁凌厉的,情绪是奔腾爆发不可遏止的。朗诵者蓄势不足,激情调动不够,“天狗”的形象就不鲜明,情感宣泄喷涌就不顺畅,难以呈现壮健雄伟的画面,难以达到震撼人心的力度。若任由情感泛滥宣泄,一味地激情澎湃而不加以调控,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持续亢奋的嘶叫呐喊、高强度的轰炸模式,既造成人们听觉的疲惫审美的疲劳,又难以体现诗歌内在的情感层次。优秀的朗诵者不仅善于捕捉和把握作者的态度情感,而且善于掌控情感宣泄的尺度和分寸,从诗人情绪的消长寻找其内在韵律,在恣意宣泄汹涌情感的过程中进行理性疏导,通过开端的安排、高潮的设计、语速的变化,将情感节节推进最后达到巅峰状态。

《天狗》一诗共四节,二十九句。第一节,天狗通过吞噬达到物我的融合。首句“我是一条天狗呀”,不可平淡道出,而应如平地响惊雷般来势汹涌突兀而起,一开口就以饱满的热情磅礴的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天狗豪迈自信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观众的心里。随后展开描述,用从容不迫的口吻吟诵“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情绪语调随着“吞月、吞日、吞星球”依次递进逐渐高涨,直到“我把全宇宙来吞了”。天狗疯狂吞噬不断膨胀扩大与整个宇宙融为了一体,豪气万丈气势雄阔,从而掀起第一节的小高潮。然后以悠闲自信的口吻欣然宣告“我便是我了!”末句宜读出如释重负和自豪宣告的喜悦、从容。

第一节是能量的汇聚,呈现天狗“吞”的动态特色;第二节则是静态呈现,展示天狗的无穷能量。连续五个判断句式,表达了天狗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和自信。“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承接第一节的末句语势,继续进行胜利的宣告,语速渐缓娓娓道来。到“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声音略高,语速略微加快,其中“X光线”和“Energy”是两个西文名词和科学概念,通过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变化与前几句区别。 第三节是能量的爆发与自噬,由五组气势汹涌的排比句构成,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展现天狗旺盛的生命力和破坏力。它“飞奔、狂叫、燃烧、飞跑”,腾挪跳跃,爆炸力和冲击力极强,语速加快语气急骤高亢。在不停地“飞奔、狂叫、燃烧”和快速地“飞跑,飞跑,飞跑”之后,天狗开始毫不留情地撕咬自己,“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啮咬的过程伴随肝胆欲摧的心痛、疲惫与喘息。急切的撕咬之后,天狗继续释放自己的活力和能量,“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不过声音由高略低,语速由快趋缓。经过短暂的平静、休整后,直切第四节“我便是我呀!”

第四节由两个感叹句组成。经过连续的跑、跳、撕咬后,天狗已完成破坏毁灭的使命,身心俱疲情绪略微放松。在第一句“我便是我呀”的“我”后稍顿,随后缓慢有力带有一丝喜悦地呼唤“便是我呀!”欲扬则先抑,语速趋缓和情绪的放松都是为最后的爆发做准备,“我便是我呀”短暂停顿后,就如火山爆发般喷射出最后一句“我的我要爆了!”与诗歌首句语气呼应,声音高亢石破天惊到达全诗的高潮和巅峰。

自信与豪迈、爆炸与宣泄,如飞瀑狂澜淋漓尽致,贯穿朗诵的始终,紧张急骤的节奏旋律伴随情绪的奔涌节节推进、步步扩张。

3.突出重点词句,凸显节奏的急骤情绪的激荡

“朗诵者同时也是个导演。对作品要进行再创造,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来安排朗诵中语调的起伏激荡。”⑥语调的起伏变化、情绪的涌动推进、节奏的顿挫抑扬,可以通过关键词句的安排设计予以凸显。

第一节的关键词是“吞”,连续四句以“吞了”收尾,从吞月始,吞宇宙终,吞噬的主体由小到大,情感层层递进。对于本节小高潮的“我把全宇宙来吞了”的“吞”字要读得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展示天狗非凡的自信。第二节押“ang”韵,连续四个“光”和“量”须读得饱满有力,“总量”一词处于小节的末尾,所以这个词须紧凑戛然,不可拖泥带水拖腔拿调,否则就显情感之做作,破坏整首诗的美感。

第三节由五组排比句构成,排比句式层层递进,词句长短参差错落⑦,“飞奔,狂叫,燃烧”“燃烧、狂叫、飞跑”平仄协调,“叫、烧、跑”等韵脚一致。朗诵要通过这些语言形式呈现情绪的高涨和“动”的精神⑧,需要在声音力度节奏上下功夫。句式短小的一三组句子读得紧凑有力,字数稍多的二五组读得酣畅淋漓,尤其强调“烈火、大海、电气”的壮美豪放,突出“神经、脊髓、脑筋”的科学形象。虽然情绪高涨、节奏加快,但不可见到“狂叫、燃烧”的字眼就过度亢奋,而应由“飞奔”到“狂叫”再到“燃烧”步步推进,声音由低渐高,声音的高低差距却不可过大。对于“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这组反复加排比的句式,很容易平均用力,也借助声音的逐步升高体现天狗奔跑的状态。

最后一节短短两句,“爆”字是核心,其他词句都为“爆”做铺垫。作为诗歌的结尾部分和最高潮部分,可通过“爆”前“我的我”声音的松弛、停顿,与其后声音的高亢爆裂般炸出的“爆”字进行对比予以突出。

对于首节和末节分别出现的“我便是我了”和“我便是我呀”两个相似的感叹句子,也要结合所处的位置和表达的情感进行不同的处理。“我便是我了”居于第一节末尾,是完成吞噬任务之后的宣告,朗诵要突出诗人强烈的自信甚至狂妄。居于末节首句的“我便是我呀”,则是经历一系列奔腾撕咬、自我毁灭之后的呼唤,情感复杂,既有破坏和毁灭的疲惫、喘息,又有完成使命的放松和喜悦,而且要为最后一句的爆发做铺垫,故不可过于亢奋、激动、狂叫。

关键词句的安排、具体枝节的设计需要与诗歌整体气势相协,与情绪的激荡起伏相合,不可为了某一字句而破坏诗歌整体的氛围和基调。

三、锦上添花,辅以适当的文本反复和协调的态势

《天狗》的创作距今已近百年,当时刚刚兴起的白话文写作方式与现在略有差异,尤其是“底”的大量运用与普通话格格不入。朗诵时将“底”换作普通话的

“的”字更能为广大听众接受。朗诵过程中,为了突显情感的汹涌奔腾和回旋往复,还可将《天狗》的部分节句予以反复。例如,一位凭借《天狗》的朗诵获得一等奖的选手,在朗诵完第三节后增加了“我便是我了”的收尾,随后抛开第三节的前三个短句“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直接从“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开始重复此节内容,不过情绪节奏略有变化。现场没有读过《天狗》的观众甚至没有发现他的改动,误以为原文即如此,而读过《天狗》的观众并不觉其■嗦。相反,朗诵者的回旋复沓为最后的高潮部分做了极好的铺垫,让最后一节的爆发显得更加顺理成章,对现场观众情绪的震撼和冲击也更加强烈。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小小的调整和设计,可能达到出乎意料的动人效果。

《天狗》蓬勃的激情、旺盛的生命能量以及痛快淋漓的情绪宣泄,不仅通过有声语言来展现,和谐的态势语言也会为诗歌的朗诵增色不少。周正先生认为,语言的感情与形体动作融合为一个合谐的整体,是朗诵成功的关键。⑨这里形体动作就是态势语言,它不仅包括动作、手势,还包括姿态、神情等。与《天狗》内容、情绪相配合的是自信的眼神、刚毅的表情、端正从容的身姿和简单有力的手势,但手势不宜过多,“不能脱离情感任意安排,应随着情感的幅度自然产生”⑩。激荡的情感可以推动态势语言的形成,得体的态势语言有助于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大方得体的态势语可以加强语气的表达,使情绪意图的表达更加具体显性,其直观可视动态的形体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用节奏紧张层层推进的音乐作为背景与《天狗》的磅礴气势相配合,既有效烘托气氛,还可推动朗诵者情绪宣泄,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呼应。

总之,朗诵者需要结合《天狗》的时代背景,深刻体味诗人情感情绪,通过反复阅读深入体验和想象,将诗歌的情感内涵与自己的体会融合一致,通过有声语言的高低快慢、高亢平缓展现诗歌汪洋恣肆的情感韵律和丰富的层次内容。而朗诵《天狗》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朗诵者保持积极的语言状态和情感状态:上场前积极调动酝酿情感,表演时全身心投入激情荡漾,下场后余音未了回味无穷。

{2} 张颂:《朗读学》(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3} 转引自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4} 温儒敏:《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版。

{5} 温儒敏认为,这种“气”是由其所包含的情绪、丰富的想象,以及诗的内在节奏等因素综合体现的。

{7} 每一组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其中一三组句式短小仅有三字,二五组词句稍长也不过八九字,第四组介于二者之间只有五六个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