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霍米·巴巴的“间质空间”解读《耻》

从霍米·巴巴的“间质空间”解读《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41:19
从霍米·巴巴的“间质空间”解读《耻》
时间:2023-08-18 00:41:19     小编:

【摘要】本文通过对霍米・巴巴“间质空间”理论的阐述,将其运用于富含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库切的小说的《耻》的分析中,从自我的“间质空间”的找寻和对历史的“间质空间”的找寻两方面进行表述,说明在后殖民语境下建构自我主体和相对真实地建构历史的可能性,

【关键词】“间质空间”;《耻》;后殖民主义

库切的《耻》作为一部后殖民主义的叙事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后殖民思想,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家霍米・巴巴的“间质空间”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可以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意义。霍米・巴巴在《文化的位置》中提出了“间性”以及“间性协商”的概念,“在不断出现的缝隙之中――在存在着差异的各个领域的层层叠叠与相互错位之中――民族的主体内部的集体经验、共同兴趣活文化价值的间性空间协商者。”[1]文化的碰撞会产生四个个阶段,即对话,对抗,相峙,融合。在当今社会,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触碰是不可避免的,在陌生的相遇,暂时的排斥后,最终会走向交融,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是文化普遍特点,同时由于这种交互性,在“间质空间”中,最终呈现的由施与者与接收者共同营造的“第三空间”,正如霍米・巴巴例举的瑞内・格林《家族遗址》中的关于楼梯的隐喻,在楼梯与楼梯之间存在着一片平地,霍米・巴巴将之称为“楼梯井”,它连接着上层楼梯与下层楼梯,在它的连接下,消解了上下层楼之间的绝对性,成了爬楼人心理上的缓冲带,楼层与楼层之间的界限打破了,由此而引申的意义便是,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也被打破了,人对于自身存在的归属感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定产生了迷惘。

在《耻》中,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南非,在殖民统治撤去时,南非的遗留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仍然处于一种“间性”状态,他们无力摆脱旧有生活和思想也无力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在混杂的环境中人们对于自我主体意识的找寻和对于历史的重建有着更为迫切的愿望。

一、后殖民主义时期对自我的“间质空间”的找寻

1、自我流放带来的无家可归感

流放不仅是指地域、种群上的流放,也包括人的心理上的,由于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使得同一种族的人们分散居住于其他国家之中,在异于自己母体文化的环境中的生存,人的归属感是注定无法得到满足的。

2、对自我“间质空间”的找寻

在《耻》中,卢里一次次越界,实际上也就是希望在与生活的交锋中,能够尽快在后殖民时代的南非找到自己的心灵的归属感,安放心灵的“间质空间”,一种既能与殖民者交流又可以与被殖民者沟通的双向的空间。

首先因与自己学生的不正当关系,他被送上了校方听证会,他以自己的言语抵制校方企图在他与他们之间构建的“第三世界,”一种可以商谈的余地,但是,对于这样的机会,他拒绝了,因为这种“间性”是将以践踏自己尊严,表达自己的虚伪思想为代价的。在类似于审查制度的听证会中,他感受到的不仅是与听证委员的疏离,也感到了与自我的主体的疏离,越界的结果最终遭到了破产。

之后来到南非乡村,在女儿那里避难,希望在此寻求到心灵的“间性”,但是很快他就感到失望了,他和女儿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完全不同,卢里希望女儿露茜可以交一些能将她“带进更高层次的生活”的朋友,但是露茜则认为,父亲根本就不能理解她,“根本就不存在更高层次的生活”。[2]露茜看到了从前生活已然一去不复返,想以退而求其次的现实想法,保护在此刻自己的生活。露茜所追寻的“间质空间”更多地是对南非当下掌权者的妥协。

卢里几次失败的找寻,使我们对自我主体找寻“间质空间“的方式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是否可以将对主体生存方式的追寻放到历史的环境中思考,并寻求解决的方案。

二、后殖民主义时期对历史“间质空间”的找寻

1、历史无法复原的双重原因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是不可再现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历史的述说依附于语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是连续的,原先的书籍中的语言不被人们所理解,就是因为曾经的能指与当下的所指之间产生了理解的断层,一段历史的记录如果发生在遥远的过去,那么当时语言的能指是否能够抵达现代人的所指的视野,能否进行合理的转译,这些都使得后殖民主义者对于自己过去的历史的解读产生一定的难度,因此,只能将目光投向较近的以殖民者的语言书写的历史,由此引出第二个原因。萨义德的《东方学》说,东方学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投射和统治东方的一种愿望,”[3]因此这种历史是被殖民者从他者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历史,从充满占有欲和统治欲的历史中来了解自己,这样的历史较之于之前对历史的无法理解有着更大的危害性。但是历史的不可复原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他弃之不理,或者任意涂抹,因为民族的历史决定着民族的走向,深埋于历史中东西是民族的根,因此对历史的寻根工作任重而道远。

2、寻找历史的“间质空间”

如何寻找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让在语言沟通复杂的历史与充满意识形态话语的历史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首先对于西方的话语中的殖民意识要有清醒地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对话语的抵制,但是这样的抵制不是对完全的抵制,因为殖民者在对殖民地历史的书写过程中也混杂了真实的殖民地的情况,并且这样的视角也不排除有客观的看法,倘若全盘舍弃,连根拔除,那无异于拉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地球一样不切实际。海伦・蒂芬认为,“非殖民化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它求助于一种持续的辩证法,以协调霸权中心体制和在外围对这些体制进行颠覆,以协调欧陆即英国话语和对这些话语的后殖民的消解/掩盖。”[4]也就是在去殖民化的过程中,采取激进的革命的方式是贸然的,相比较而言对殖民化的改革能够在循序渐进中获得突破,打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逐渐消解帝国主义带给殖民地的霸权思想,在去殖民的过程中,建立自我与殖民之间的可行的话语接受方式,营造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世界”,也就是历史的“间质空间”,这样的历史空间也有利于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念的产生。

在《耻》中,作者以露茜的命运表现他对当下如何在后殖民思想蔓延的南非生存下去的思考,历史的更迭有一定的时间,当自己不巧处于弱势时,选择隐忍、改革的方式以保全自身是一种权宜之策,同时,露茜并不是完全消极地听从佩特鲁斯的指使,她在保持自己的底线的同时,保持了自我不受伤害的较为安全的空间,以此与“间质空间”理论的呼应。

三、总结

以霍米・巴巴的“间质空间”解读库切的《耻》,不仅可以看到人物在后殖民语境下所表现的对自我人性的追寻,也可以看到这种追求之下的历史原因,通过对建构历史的思考来为自我主体的重建提供解决的方法和出路。

注释:

[2]J・M・库切著,张冲,郭整风译.耻[M].译林出版社,2002.

[3]爱德华・W,王宇根.东方学[M].三联书店,1999:7.

[4]罗刚,刘象愚.后殖民文化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3.

【参考文献】

[2]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J・M・库切著,张冲,郭整风译.耻[M].译林出版社,200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