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打开大秦岭阅读大中华

打开大秦岭阅读大中华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5 02:32:41
打开大秦岭阅读大中华
时间:2023-02-15 02:32:41     小编:

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一级研究员。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中宣部文艺评论中心组成员,文化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委,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著有《中国西部文艺论》《民族文化结构论》《八十年代文艺论》以及五卷本《对视》书系、四卷本《雩山》书系等19部575万字。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电部“星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等国家奖、“陕西文艺大奖终身成就奖”等多次。

这期间,西安文理学院院长徐可为教授约我给学校的科研项目出出点子,记得我谈了三点,其中两点与秦岭有关。我建议学校利用文理兼具的综合优势,集中学校文、史、哲、经、生物、地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全力以赴,尽快编写《秦岭四库全书》。全书可按“水库”“绿库”“智库”“文库”四大卷编写,全面展示秦岭的水文地质、动植物谱系,以及中国古都、中国思想易、儒、道、释和中国诗文书画与秦岭的关系。图与文并茂、资料与论述辉映,力争成为我国第一部多学科研究秦岭的大部头著作。只要抓得紧,大约两三年内可以完成。这是我们研究秦岭的第一阶段成果,可称为典籍性成果。

第二阶段的成果,是以典籍为基础、从书本中走出来,在秦岭北麓择地进行绿色生态生存圈的科学试验,在新理念、新方法指导下,探讨并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追求发展社会与涵养自然并行,实现科学循环的新的人类生活类型。这可称为试验性成果。

这部大书和这个“中国山水生态生存试验圈”,与以往任何研究、试验都不同,它不是纯自然或纯社会的科学试验,它是在崭新的人类生存观念的统摄、指导下,融天、地、人为一体、融自然与社会为一体的未来社会生存方式的模型试验,有那么一点“生态生存乌托邦”性质。它似乎类似于美国“生物圈Ⅱ”的实验,却又有中国特色――它力图将生态科学和社会建构,即文科、理科、工科组成一个大系统,将秦岭的原生态和中国生存的古典形态,转化为现代生态生存,并探索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状态。为什么选择秦岭山地来作这个试验?那是因为秦岭横贯中国腹地,山如龙脉,是形态上的脉象,也是精神上的脉络,是国家和民族雕塑化了的生命形象。

在这里做一次关乎未来人类生存的试验性探索,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这个课题比较宏大,涉及地质、地理、水文、动物、植物、社会和经济管理学、生产经营学以及文化心理学、艺术文学等多个学科,也许要动员组织文理学院各院系参与进来。我们的师生将可能轮流进到试验区中去,一边实践这种新的生存,一边研究这种新的生存,最后结晶为系列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由科学试验报告、生存体验实录、生态生存圈图录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单科论文和理论专著组成。因此学校要有通盘的、长远的考虑,将此项科研与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涉及到西安国际大都会的建设,涉及到秦岭保护的总体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法规政策,也涉及投资,应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与当地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妥善协调,团结合作、逐步推进。

在这一年的省政协会上,我就这个想法写出了提案,受到重视。省上农林主管部门、西北农林科大和西安秦岭保护办均有正式复函予以肯定。文理学院也在曲江管委会支持下,与西安秦岭保护办联合成立了秦岭研究的专门机构,大型研究丛书《大秦岭四库全书》的编撰工作就此正式启动。

不过真想不到这么快,不到两年时间,180余万字的四部煌煌大著就摆到了案头。我不由得尊敬了参与写作的专家和老师们,也不由得给西安文理学院的科研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一连点了好几个赞。

秦岭是座读不尽的山,世人常常只能窥其一孔,不同的人便因此读出了不同的秦岭。地质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地壳运动,生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物种的多样性,文化学者更关注的则是它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以及它对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人格形成的影响。

《大秦岭四库全书》给我最突出、最直观的印象,是它的编撰者们,以科学系统论和综合文化学的思维,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个全维的秦岭,一个由物态、生态、文态、神态构成的完整而鲜活的生命系统。编撰者们将秦岭作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来开掘、解读,从各方面表现了,秦岭不仅是中央水库、中央绿肺,还是中央智库(生发核心价值观之地)、中央神殿(聚集宗教祖庭之地)和中央文脉(诗词文赋音画荟萃之地)。全书从山进入去展示史,由空间进入去打开时间。揭示出了一座山与一个民族、与一部历史、与一脉文明的深度关系。

这部大型研究丛书也改变了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文化底色。陕西原有的文化色调,主要由黄土地和黄河的形象决定的,是黄色。这部书则强力而全景式地推出了陕西的另一种文化底色:绿色,推出了青山绿水的陕西形象。绿色陕西让世人乃至整个世界眼前一亮。其实,绿和黄从来就是三秦大地的两种底色,但绿色陕西长期被黄土地掩映着,这次终于揭去了遮蔽,涤除了混浊,还了世人一个原生之绿。秦山秦水大绿了一回天下,好不来劲!

打开大秦岭,阅读大中华。这座山,成为解读中国、解读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非常有幸,这把钥匙在秦地,系在三秦的腰际,那钥匙孔也许就是长安。非常有幸,地处长安的西安文理学院,得近水楼台之便,抢先拿到了这把钥匙,开风气之先地启动了探寻秦岭的文化、科学之旅。 三

秦岭对中华文明发生、发展、流变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我将这种影响概括为“六源”:

一、水之源。秦岭是汉江、渭河、嘉陵江乃至淮河的一级水源(源头),是黄河的二级水源(源头之外最大支流渭河),是长江的三级水源(最长支流汉江以及嘉陵江,位处金沙江、岷江、沱江等二级水源下游)。江、河、淮、汉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岭是幕后重要的推手。

二、 物之源。秦岭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空气和水)、生物资源(动物和植物)和矿物资源(钼、锌、黄金等各类有色金属)。

三、力之源。秦岭是军事屏障,秦岭以及四关的屏障、护佑着关中平原。除了具体的战略战术意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柳宗元说得好:“南山(指秦岭终南山)居天之中,在都之南,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随国威远播。”秦岭是长安的屏风,更是秦人的心理支撑。

四、心之源。秦岭、关中是铸造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是“萌易、生道、立儒、融佛”之圣地。萌易、周易、周礼在西秦萌发而流布天下。生道,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来楼观台讲经而扬播天下;楼观、华山、汉中,即秦岭南北,是道文化和道教的中心,可以说这里是道文化的发生和弘扬之地。立儒,儒的创始者虽是东鲁的孔子,但孔子反复声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信奉的是周礼,梦见的是周公。后来是汉代的董仲舒在长安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才提升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佛,魏晋以来,印度佛教在我国广为传播、发展。一种宗教离开本土发源地,竟能在异国土地上生根开花、不断创新,罚但将异地作为自己最大的基地,而且发展成为异国最大的宗教,这在世界宗教史上极为罕见。正是道儒释这样一个三足鼎立的坐标,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相对稳固的精神世界。

这里特别要说几句道文化的重要意义。历史常常青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青睐强盛者、成功者和盛世,却很少关注造就强者和盛世的时代环境、历史积累和幕后力量。在古代,其实每个盛世之前流行的常常是道家精神,比如汉武帝之前,实行文景之治的文帝、景帝都奉行黄老之学。秦末战乱遍地、民不聊生,文、景二帝用几十年时间收缩调整,铸剑为犁,轻徭薄赋,兴修水利,这才给汉武盛世打下了基础、积累了力量。历史常常在儒的进击和道的沉着中,以四分之二拍子前进。儒道互补,缺一不可。今天我们所以不能盲目搞GDP主义,不能一味追求政绩和速度,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常态上的平衡、和谐,历史早给了启示。一种好的文化,一个好的理念,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会十分深远。我曾经说,“为政仅治一方,为文却涵天下;为政只有两任,为文却脉及万代。”谈道家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启示,秦岭是功不可没的。

五、智之源。秦岭还给人们提供了许多生存智慧和文化启悟,比如区隔和衔接的辩证思维,仁山智水的人生哲理,道法自然的人文理念,感恩敬畏的彼岸坐标等等。秦岭既把中国的南方、北方区隔开来,又将它们衔接起来。隔离和交流一样,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机制、一种潜力。有了秦岭的区隔机制,才有南、北经济在相异中的互通,才有江、河文化在对比中的互补。秦岭又用嘉陵江和渭河(所谓一山两水)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拉起手来、衔接起来。远左的地球,南、北两大漂移板块相撞击,挤压出青藏高原、挤压出昆仑、秦岭,中国才形成了今天的版图。某种意义是秦岭、昆仑焊接了中国大陆,为统一的多民族大国提供了地质地貌条件。既区隔又融汇,秦岭给了我们以辩证思维的启示。

六、美之源。在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都崇尚自然山川之美,这一点在世界各国可以说位列前茅。而众山之中,中国诗、文、书、画、乐,表现得最多、涉及得最多的一座山岳就是我们的秦岭。

中国山水文化的本质特点源于它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国的山水文化从来是把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艺术之美融冶于一炉,秦岭在这点上做到了第一流。

从审美角度看秦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是刚与柔的相济。秦岭是山之刚与水之柔的组合。秦岭的品牌形象之一是华山,华山是由一座花岗岩浑然巨山,但是它又有一个非常柔性的比喻,古代“华”“花”通用,《水经注》说它状若莲花,故名华山。一个非常刚硬的形体给了一个非常柔性的比喻。华山是一座父性的山,却流传着一个非常母性化的故事,沉香“劈山救母”,拯救自己被压在山中的慈爱的母亲。终南山在秦岭之北,属于分水岭的北方,是秦岭的阴面,“终南阴岭秀”,灵山秀水,也有柔性的一面。

是点与脉的相映。秦岭好似天宇的翔龙,在这道龙脉上,有许多亮点。太白山是自然景观的亮点,终南山是宗教景观的亮点,楼观台是道教景观的亮点,华山则集自然景观、宗教景观、文化景观的亮点为一体,可以称作秦岭的画龙点睛之处。华山、终南山堪称中国山岳的华表,中国文化的华表。秦岭之脉和这些脉点,组成了一种美学关系。

是景与文的相惠,秦岭的风景和文化互互济。如果说秦岭的一山两水是中国的四库全书,这部书的目录就在华山和终南山。秦岭是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河洛文化的上游,洛河就发源于秦岭深处。道文化实质是水文化,用绕指之柔的灵水去战胜百炼之钢的智山。道文化提升了秦岭景观,秦岭景观又为道文化做了最好的印证,秦岭的道文化跟秦岭的灵山秀水合二而一。

是形与寓的相生。秦岭千姿百态的自然形质和龙之寓象、道之寓象、释之寓象、易之寓象、父亲之寓象、奉献之寓象,等等,千象百寓互为表里,相与辉映。许多画家画秦岭、画华山,都喜欢将其拟态化、寓态化,或拟人,或拟龙,或拟八卦。石鲁有一幅画,用枯墨勾勒出一个孤立的华山,好似一个伟岸的中国男子汉、中国父亲遗世而独立,原因恐在此了。

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之山”和“神话之山”,所以孕育了最为理想主义和彼岸主义的藏传佛教和昆仑神话系列。秦岭不同,他被誉为“父亲山”,他与“母亲河”黄河、渭水是我们生命和精神的父本和母本。它是那样的人性化、人间化,永远用双臂温暖地搂定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爱着着我们。地球上没有一座山一道水像秦岭、渭水那样,养育了一个世上最庞大民族的整整十三个王朝。人类的生存需要什么,它就赐给我们什么,从好空气、好水、食物、衣着材料和居住材料,到文化理性、理想境界和艺术审美各方面,是那样无私无悔毫无保留,完全是一个竭尽自身生命抚育儿女的亲爹亲娘的形象。 因而谈秦岭不能不谈渭河。正是这永远共同着时间和空间的秦岭与渭河,正是这一脉山一脉水,世世代代给了这块土地以人性的、伦理的温度。中华水网犹如一片绿叶的叶脉,渭河是中华绿叶万千叶脉中的一道主干脉络。她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千秋万代地流淌,使得我们的民族年复一年地回黄转绿。她的枯荣与整个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从炎黄到夏商周,再到秦汉唐,甚至延伸到现代的西安事变、现代的西部开发和古往今来的丝绸之路,整个历史都在渭河这部水幕电影里流淌。

“可怜天下父母心”,实际上,秦岭和渭河为养育它一代又一代的儿孙,早已经不堪重负。干旱在汉、唐已经初露端倪,极大地影响了关中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以至有几个皇帝不得不去洛阳就食,被谑称为“逐食天子”。这种对生身父母的“逃离趋势”,最终导致了都城的东迁。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延安。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秦岭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陕西矗立在中华大地和民族精神中的两座丰碑,但他们都曾因生态失衡而边缘化。

明代以降,“西安”这个新名称渐渐将汉唐长安边沿化,生态的退化导致关中失去了天府的美名,国家的中心渐渐远离了秦岭,长安从此不安。喝秦岭渭河水的时代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由于生态破坏,秦岭用自己悲壮的命运给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没有山水、没有自然生态的发展终将失败,繁华和兴盛终将远去。

渭河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最大的承担,有着最大的功劳,但是也承受着最大的耗损。她曾经那样地丰腴、美丽,而现在却苍老、干瘪。她养育了一个又一个王朝,国家强盛了,自己却衰竭了。我的过度劳累、忍辱负重的好母亲、老母亲!

想到这一切,我心头就会泛起一种苍凉。渭水给关中土地以甘露,我们怎能还她以污浊?渭水给三秦城市以美丽,我们怎能还她以丑陋?渭水给陕西人心灵以温润,我们怎能还她以枯竭?苍凉背后,是久久的深深的自责。

“水旺则国运昌,水竭则国运衰”。当下,我们实在应该刻不容缓地在全民族中树立起水是生命第一元素、社会发展第一元素的观念,改变“水资源最廉价”的习见和谬误。

这就要抓住“涵、清、济、节”四个字:

“涵”,涵养。从秦岭、六盘山两个渭河源头开始全面、持久地涵养水源。渭河水源较为丰裕的支流在南边,而泥沙比较多的支流大都在北边,尤其要重视六盘山到关中北部这个黄土塬层面的绿化,为渭河涵养净水清流。

“清”,防污。渭河干流和支流,沿途一定要积极、有效地防止中途污染。专供西安饮用水的黑河水库,为了防污,专门成立了水警支队,保卫流水沿途的生态和社会安全。坚持护水清流,保证生活、生产用水的生态标准。

“济”,接济。用外地丰裕的水源补渭河之不足,如“引嘉(嘉陵江)济渭”“引洮(洮河)济渭”等工程。但这种“济”必须适度,要在保证自身正常流量的前提下,接济渭水。

“节”,节水,培养全民的节水意识和绿色生存、低碳生存意识。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切实的社会行为和日常的生活风习。这是一种“水德”,应将用水道德作为国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理,绝不透支后代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

以上四方面的治理若能渐见成效,渭河有望在中国北方成为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生态化流域治理的典范。这个典范又有望与渭河流域“五个长廊”的建设融为一体。这“五个长廊”是渭河文化展示长廊、渭河生态景观长廊、渭河旅游景点长廊、渭河高新科技长廊、渭河高新农业长廊。

1200多年以前,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说过“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借国都以扬威”的名言,点出了秦岭山与长安城内在的感应和共赢。到了现代,科学发展观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逐步明确了,在这座山与这座城的酬对中,一定少不了水网,少不了乡镇。山是人类的乳房,水是大山挤出的乳汁,是沁入生命来营养我们的汁液。城市是乡镇的凝聚和提升,乡镇又是城市的疏散,城市的现代元素溶入村镇,每家每户便得以共享。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不妨来描绘一番秦岭――渭河人性化、民生化的“新生存体系蓝图”。这便是:在秦岭北麓到渭河平原水网区这样一个大山、大水涵盖的硕大坡面上,全面共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交织的现代科学生存网状体系。这个网状体系应该将造化赐给我们“八水绕长安”的自然优势,尽快涵养、修复、提升为现代化的“八水润西安”工程体系和功能体系,形成水源充沛洁净、注泄有度的科学水网。而在大都市西安――咸阳和整个关中城市群,在星罗棋布的乡镇网络的广袤土地上,则要科学布设、构建起一批又一批现代田园城镇。

这些田园城镇是城、镇、村三合一的,它内里的质地能满足现代人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而它的风貌则保留了、也更新了绿色田园的种种情趣。通过城镇化发挥乡村、集镇的调蓄功能,让树林和草地绿起来,让清水流过来,更让人高高兴兴留下来。不要一味涌入大城市,而是贴着大地行走,走一条与城市现代化并行的乡镇现代化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要有科学技术的介入,要有现代生活方式的溶入,更要有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因为城镇化进行到更深层面,面临的将是新城镇文明和新生活方式的深度创新、构建。

清晨起来推开自家的门窗,你看到的也许不再是传统的村居村道,也不再是精心修饰的西式花园,是溢满了生机的绿色农田和林子,是油菜开花、小麦扬花、棉花挂花,是一派现代农耕文明的田园景象。

现代大都会是汇聚社会和聚居人口的“大水库”,现代田园城镇则是社会生态化、现代化的“蓄水池”。城镇化发挥了乡村、集镇的调蓄功能,就可以逐步实现村里有“水塘”、镇上有“水坝”、省市有“水库”的层次分明的格局。“蓄水池”当然不单指水资源的涵蓄、管控,更是针对整个地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言的。现代社会各方面的管理,都需要发挥多层“蓄水池”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乡村的现代化改造是中国社会发展在源头上最为稳定、祥和的根基。

西安正在奋力建设国际大都会,西安、咸阳两座古城牵手之处不在别处,就在秦岭、渭河之间这个硕大坡面上,就在西咸新区,真是何等的意味深长。 经过国务院批准,西咸新区正在以上面所说的崭新理念,即田园城市理念,大步建设发展。他们正在写一本新书,一本大书,一本现代的线装书。书页的南沿以秦岭的绿色为屏障,北边泛漫着渭水的波光。沣河、涝河、河、河和泾河,是书于其上的文字。田园城镇有如其间的标点和分段,从周、秦、汉、唐直书下来,直至现代,直至当下,絮絮叨叨数说着这块土地上那些说不尽的故事。

人类最早是从树上、从山里,沿着水迹拉出来的沟谷走向平川的。山是我们的故居,走出大山的人类永远在回眸大山,恚念大山。山水田园是我们的心结,是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正如一首歌:“关山重重,云水漫漫,山山水水缠绵着我的思念。”正如席慕容的诗:“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秦岭南北集聚了陕西三分之二的人口,毫无疑问,秦岭,还有渭河,还有山和河孕育的那方热土,是我们秦人心中的乡愁。从空间意义上,秦岭是陕西人的乡愁记忆;从精神意义上,它也是中国人的乡愁记忆。

乡愁又何止是一种愁绪,其实更是一种审美。乡愁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一定都是向上的。它是生命里感情里最深刻的记忆,它构成了每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在《史记》中,司马迁最早将关中(渭河)流域称为“天府”,几十年后,这个荣誉才给了汉中和蜀中。关中所以能够最早成为天府,这“军功章”当然有秦岭、渭河的一半。对秦岭、渭河的奉献我们应该时存感觉、时存感念、时存感恩、时图回报。最好的回报,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循环经济和大文化理念引领这座伟岸的山和这座伟大的城在当下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就要从万古永存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元问题出发,以万古长青的中国古典绿色的文化观念、万古延续的中国古典绿色的生存实践、万代浸润的中国古典绿色的艺术精神,从方方面面去理清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面的诸多问题,构建它们之间的新型关系。更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处理好现代背景下,人与天地、人与社会、人与心灵的关系。

否则我们将会家无记忆、族无记忆、史无记忆、国无记忆。我们将悔之无及。

城市在现代的发展中,开始是楼群之城,现在是园区之城,今后还要建成田园之城,城市与山水真正融为一体。这正是在接续“中央水库”秦岭的历史荣耀。一座亘古永存的山脉、一座现代古老而新兴的城市,肩并肩立于八百里秦川之上,执手言欢,谈笑风生,同样的生气勃勃,若绿般鲜活,若水般灵动,你说,那是怎样的风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