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剩余”的抒情或黑冷的余烬

“剩余”的抒情或黑冷的余烬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7 00:29:31
“剩余”的抒情或黑冷的余烬
时间:2023-08-27 00:29:31     小编:

叶琛和文西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年诗人,一个出生于1986,一个出生于1994。而作为青年诗人显然他们的写作都还处于成长期和变化阶段,但是他们值得期许的是都具有写作的潜力和前景。由于他们的写作并不具有同时对比的参照性,所以还是分开说下近期阅读他们诗歌的一点随想。

1

叶琛的诗我此前几乎没有阅读过,对于他的人也没有交往过。但是对于一个在医院急诊楼工作的诗人而言,是可以写出重要的诗歌的。甚至特殊的环境会迅速催生诗人的成长速度。而对于叶琛目前工作的城市丽水,我则会想起两位诗人。一位是70后女性诗人叶丽隽,另一个也算是诗刊“青春诗会”我的“弟子”郁颜。郁颜在他刚出道的时候我给他写过一篇文章。知道那时的郁颜正沉浸于“新山水诗”的写作冲动和欢欣之中。他的那些诗有灵气,有想法,当然对于他的山水诗我也有过不小的疑虑。如何在一个灰霾滚滚的时代写作那些看起来已是恍如隔世的“自然”诗篇?现在,这个疑问,在我阅读叶琛的几首诗作的时候又重新摆在面前。

在我看来,叶琛为我们的青年诗歌写作版图提供了一份“剩余”的抒情。

首先,这是关于“剩余”的山水和自然的抒情。在一个迅速城市化的建设年代,自然和山水作为一个时代的剩余物已经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而我对于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叶琛诗歌中还留有的自足性表示敬意。他的《山间》《在黄昏》《秋天让我情不自禁》《江边无心事》《独自入夜》《岸边的芦花》则是淡化了背景的普适性的诗作。这里的山水、自然之物都与时间和生命体验直接关联。这些看不出“时代”的诗歌似乎又恢复和打通了“隐逸”“散淡”“清幽”“孤寂”的江南诗歌传统。在叶琛的这些诗歌中,“明净”、“宁静”、“孤寂”、“寂静”、“孤独”这些词语所呈现的心境已是一目了然了。这些诗面向了自我的时间体验和生命在某一些时刻的状态。这些诗甚至放在整个时代的诗歌中就具有了某种不及物性。作为一种写作方式,这是合理的。

而《伤事》《冷却的村庄在下降》则是作为一种“剩余”乡村的抒情。

小镇、田后坑、寿德桥和村庄,不断叠加的是一个青年人彳亍彷徨的身影。平静、沉暗的乡村背后不仅是一个青年的成长时光,更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一场不大不小的戏剧。至于你在其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就不需要多言说了。但是叶琛的那些指向了乡村背景的诗歌在当下的青年诗人写作庞大群体中并非是个案。而无论如何,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必须再一次面向当下的时代和“生活”。

2

与文西在去年夏天《中国诗歌》的大学生夏令营上见过一面。当时我给他们做了《诗歌与当下现实》的讲座。这样的话,文西也算是我的“学生”了。那几天武汉的天气竟然没有往年那样的高温,甚至还令人惬意。那时对文西的诗歌没有太深的印象。后来她曾写过一首关于湘西的长诗,将诗稿发给我看。就那首长诗而言,文西的诗歌能力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我在文西的长诗以及写作湘西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出处”和精神、情感资源。这对于年轻诗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而对于近期的短诗写作而言,文西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是黑冷的余烬。不能说文西没有在诗歌中呈现温暖和宽怀的一面,这如余烬。尽管还留有余温,但是整体上她的诗歌是冷的,沉暗的。就如《长沙,烈日下的蝙蝠》的精神自喻一样,她是阳光下的黑色蝙蝠。这是一种比照,更是精神上的自况。对于《妓院》《十月太原》《七月神木》这些诗我觉得文西尽管有打开自己诗歌视界的努力和寻找开阔性的一面,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诗歌并不能打动我。因为历史、性别和地景的处理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而就后者而言,这几首诗做得并不充分。像文西这样的年龄,几乎是同时被爱情和诗歌所“挟持”和唤醒,其间的惊奇、疑惑、欣娱、失落同在。《我们在大千世界里慢慢相爱》《等你老了》《我将不做任何事》《屋顶醉语》中文西呈现了身体与情感之间的个体经验和想象性寄托。这些诗是真实的,不加掩饰的。与此同时,文西的诗歌中我比较认可的质素是女性写作中少有的力量感、坚硬的质地和反讽性。换言之,情感生活在文西这里不仅具有个人的私密性,还具有张力和悖论、反讽所带来的普适性力量。这些诗的整体控制都不错。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井》《叫春的山猫》这样的带有精神“出处”的诗。这些诗不仅是文西个人的,更是湘西的――实有的、历史的、修辞的和想象的“地方性知识”。这种特殊的“知识”在我看来正在构成当下中国诗歌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场域。这种“地方性知识”正在城市化语境下成为稀有知识,成为尴尬命运,成为写作的“战栗”。那口杂草丛生的污秽的古井与精神症候之间形成的隐喻将个体还原到生命的原生层面。而《叫春的山猫》则不仅是一首青年诗人的优秀诗作,更是一首具有重要性的诗作。人的本能与家族生死之间,魂灵消散与肉体发泄之间一起碰撞出深夜里的火光。这不关乎对错,最多只与乡村道德有关。

文西的这些带有黑暗质地的诗歌不只是阴冷的,实际上她内心一直怀抱着炭火。只是它们偶尔的火星闪动被淹没在长长的黑夜里。而它们作为余烬的温度需要你走到文字的背后去感知。

而对于两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叶琛和文西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注目。看着他们走向各自不同的诗歌道路。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理解,更需要的是个人的能力和持续性。

苍茫!继续赶路吧!

作家简介

雷平阳,男,1966年秋出生于云南昭通,当代诗人,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诗刊年度大奖、诗刊年度诗人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文学奖、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诗人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现居昆明。

作家简介

沈乔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沈乔生对书法艺术有钻研。他从8岁起学写毛笔字,从颜字入手,打下楷书的厚实基础,从而上溯王羲之、王献之、张猛龙碑、石门铭,下学黄山谷、米芾、董其昌、傅山诸家。又复归唐朝,研磨张旭、怀素、李北海、孙过庭。遍学诸家,自成面貌。书法作品参加多种展览,在报纸杂志上广泛刊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