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

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1:12:47
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
时间:2023-08-06 01:12:47     小编:

1、引言

三国,一个群雄混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不乏出现众多优秀的智囊谋士,他们在这个时代里起着十分关键且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谋士们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才形成了三国这个独特的历史。

既然优秀的谋士在一个时代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些谋士之中是不是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什么共同品质。以史明鉴,如果是有且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品质而为今人所用,则必定是价值连连,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分别从魏、蜀、吴三国中选取优秀的谋士,通过仔细地阅读《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他们的传记,然后再分析他们的特征,最后归纳总结,找出他们的共同品质。

谋士一词在词典中被解释为设谋献计的人,在此文中优秀谋士是指优秀的、出色的设谋献计的人。在本文中被选中的优秀的谋士分别是魏国的荀,司马懿;蜀国的诸葛亮和吴国的周瑜。

2、谋士们的经历与特征分析

荀:

荀字文若,颍川人。祖、父辈等皆为汉官(有家族背景),博学洽闻(博学)。年少时被南阳何J评为“王佐才也”( 年轻时他人高评价)。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曾做过官),后因董卓乱政,离京,后弃官。回乡对乡人们言,颍川乃军事之地,早晚不保,不如从速离去,乡人念旧土,犹豫不决,后李嗦示来,所留旧土者多死伤(有前瞻意识,非常规思维,懂军事,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等)。

后袁绍夺冀州,待为上宾,细度袁绍,认绍非成事之人,遂弃绍而投曹操(投奔潜力主公)。曹操大悦,重用荀(受主公器重)。后曹操攻陶谦,张邈、陈宫叛乱,潜迎吕布,后郭贡率众军助布,局势甚危,以贡未下决心,出城劝贡,贡见自信无惧意且灵活多变,遂引军离去(自信,无惧无畏,心细,灵活实用,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等)。后曹操回,击败吕布。

时陶谦死,操欲再攻徐州,曰,兖州吕布未定,若不先定兖州,腹背受敌,将败(懂军事,固本谨慎)。操纳之,遂操击布,平定兖州。时天子出逃,建操以迎天子,平定不臣,操深以为然(懂政治,了解主公心思)。后袁绍欲伐操,操忧之,与议,向操分析操对绍四胜,言操必胜,深得操意,且为操划先平后乱再与绍争取天下之策,操大悦(理性分析事物,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了解主公心思)。后操于官渡大破袁绍。

时年五十,以忧薨[1]。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家族世代为官(有家族背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足智多谋,博学,非常规思维),且有他人高评价(年轻时他人高评价)。建安六年,曹操招懿为官,懿不想屈于曹氏,装病不从(灵活实用,懂政治,足智多谋)。后操再招懿,并曰若不从,便收之,懿迫而就职(曾做过官),后被重用(受主公器重)。

后谏曹操曰,粮乃根本,宜广屯田,操纳之(有前瞻意识,了解主公心思,固本谨慎)。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操欲迁都,懿为操理性地分析各方局势,并提出联吴抗羽之策,操纳之。后魏吴攻羽,羽败走麦城,魏危乃解(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懂政治,懂军事,自信,无惧无畏,心细,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知己知彼)。

魏文帝临终前,委懿为托孤之臣(受主公器重,懂政治)。时诸葛亮欲北伐,招孟达为内应,达允之。事露,懿奇计擒孟达(灵活实用,非常规思维等)。后诸葛亮伐魏,懿深知亮用兵之法,相战数次,各有胜负。后亮病死于五丈原。

后公孙渊叛魏,司马懿用兵杀之。时魏明帝将终,托曹爽、司马懿为托孤之臣。后爽专政,司马懿诈病骗爽(善伪装),夺得政权。懿时年七十三,崩于京师[2]。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祖、父辈皆为官(有家族背景),早孤,随叔父。博学多才(博学),自比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元直信然(年轻时他人高评价)。后徐庶引荐,刘备三顾茅庐得以见亮。备问计于亮,亮为备仔细地分析各方局势,并为备制定了可行的三分天下之策(有前瞻意识,理性分析事物,足智多谋,知己知彼,懂政治,懂军事等)。刘备深以为然,后重用诸葛亮(投奔潜力主公,受主公器重)。

时刘表长子刘琦受后母所忌,数求救于亮,皆拒,琦后用高阁之计,亮出申生、重耳之例。遂琦安全离开(博学,灵活实用,非常规思维,了解各种时政局势)。后曹操伐荆州,刘琮举荆州投降,操又于长坂击败刘备,备形式岌岌可危,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了解主公心思,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

亮见孙权后正话反说,刺激孙权。权勃然,曰誓要与曹操一战(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随后亮为权分析曹操的情况与各方局势,言曹操此来,犯兵家数忌,若孙刘联合,曹操必败(知己知彼,自信,无惧无畏,心细等)。后孙刘联合,大破曹操于赤壁。

后南蛮反乱,亮计北伐必先平南,遂率众南征,南蛮悉平(固本谨慎)。后诸葛亮北伐,亮出征六次,操劳过度,病死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周瑜:

周瑜字公瑾,祖、父辈皆为官(有家族背景)。瑜长壮有姿貌,与孙策善。瑜博学有才,又通音律,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博学)。”袁术招瑜为将,瑜观术终非成事之人,选一近吴之地为官,欲弃术投吴(曾做过官,有前瞻意识,投奔潜力主公)。后瑜弃术投吴,被孙策重用(受主公器重)。建安五年,孙策薨,瑜为托孤之臣。 建安十三年,曹操并荆州,意欲下吴而一统。东吴群臣甚惧,多劝孙权投降以迎操。瑜力排众难,不畏强军,力谏抗曹,同时还理性地分析了曹操和东吴内部情况以及各方局势,自信操来此,犯数兵家大忌,此来必败。且瑜主动请缨,请战曹操(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知己知彼,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懂政治,懂军事,自信,无惧无畏,心细)。此举甚得权意,权大为欣慰,许之(了解主公心思)。后周瑜与曹操战于赤壁,火攻曹操,大破曹军(足智多谋)。

时瑜观各种局势,固本江东(固本谨慎),晓刘璋暗弱,且益州极具战略价值,欲先图益州,再图天下(有前瞻意识,有大志),孙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3、归纳与结论

3.1 归纳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谋士们的一些共同品质,比如博学、知己知彼等,挑选出百分比大于70%的特征作为共同品质,如表1:

表1 谋士们的共同品质情况表

共同特征出现频率百分比(%)备注

有家族背景4100

曾做过官375除诸葛亮

受主公器重4100

有前瞻意识4100

投奔潜力主公375除司马懿

理性分析事物4100

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4100

足智多谋4100

博学4100

了解各种时政局势4100

知己知彼4100

了解主公心思4100

非常规思维4100

灵活实用4100

懂政治4100

懂军事4100

年轻时他人高评价375除周瑜

固本谨慎4100

自信4100

无惧无畏4100

心细4100

3.2 结论

图1 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

4、讨论

由以上可知,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有以下七个,它们分别是有背景,有远见,理智,信息广,思维灵活,懂政治军事和优秀的个人品质。在有背景方面,谋士们的家底都比较不错,有着自己的家族背景,在遇到最后的主公前多有为官经历,这些都是他们很好的资源。在遇到最后的主公后,大多都受到这个主公的器重,让谋士们有着不错的地位。

关于远见,优秀的谋士们的视野都是走在现实之前,能够见常人所不能见,这便是他们过人的地方。谋士们也明白,自己是在为他人效力,所以找一个好的、有发展潜力的主公这个特别重要,这关乎到他们的人生发展,所以他们会不惜放弃实力强大的主公而去投奔实力较弱但有潜力的主公。

关于理智,谋士就是为人设谋献计,所以自己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要理性地分析事物,同时要在危急的时刻保持冷静并要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作为一个设谋献计的人,计谋深远,足智多谋这个必不可少。

关于信息广,博览群书,通晓历史这是基础,同时还要时刻了解到各种现实局势,要根据现实局势来不断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之中,要了解各方局势,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够有良计出现。在搜集信息方面,了解主公的心思很重要,毕竟是主公最后来做决定,所以要根据主公的心思来出计谋。

关于思维灵活,常规的思维大多数人都会,而非常规思维却只有少数人会,非常规思维,尤其是逆向思维,时常都会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奇谋良策大都来于非常规思维。思维灵活实用,同样十分重要,灵活,不拘于刻板,随时变化,让对手琢磨不透,而这正是优秀谋士之基。

关于懂政治军事,作为一个谋士,身于官场之中,政治权谋一定得有,不然将会卷入政治洪流之中而惨遭亡身,所以所出之计一定要与政治切合。三国,一个各方混战的时代,作为一位优秀的谋士,一定得要懂得军事,这样才能用计谋击败对手,拥有自己之地。

关于优秀的个人品质,中国谚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许多优秀之人自幼便显露征兆,会在年轻之时有他人的高评价,同时也正是这样的高评价让他日后向更优秀的方向成长。作为一个成大事之人,都知道要谨慎的巩固好自己的根本,此乃成事之基。优秀的谋士总是能够在危急局势,众人都害怕胆怯之时挺身而出,展现出自信,无畏无惧之态。优秀的谋士总是能够了解到很多的常人所不知的信息,这和他们的心细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摘 要:本文为探讨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别从魏、蜀、吴三国中选取优秀的谋士,通过仔细地阅读《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他们的传记,然后分析他们的特征,最后再归纳总结,得出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为有背景,有远见,理智,信息广,思维灵活,懂政治军事以及优秀的个人品质。 关键词:三国时期;优秀谋士;共同特征

作者简介:钟江勇(1989-),男,汉族,重庆人,心理学研究生,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测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三国,一个群雄混战,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不乏出现众多优秀的智囊谋士,他们在这个时代里起着十分关键且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谋士们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才形成了三国这个独特的历史。

既然优秀的谋士在一个时代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些谋士之中是不是有什么共同之处或是什么共同品质。以史明鉴,如果是有且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品质而为今人所用,则必定是价值连连,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分别从魏、蜀、吴三国中选取优秀的谋士,通过仔细地阅读《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他们的传记,然后再分析他们的特征,最后归纳总结,找出他们的共同品质。

谋士一词在词典中被解释为设谋献计的人,在此文中优秀谋士是指优秀的、出色的设谋献计的人。在本文中被选中的优秀的谋士分别是魏国的荀,司马懿;蜀国的诸葛亮和吴国的周瑜。

2、谋士们的经历与特征分析

荀:

荀字文若,颍川人。祖、父辈等皆为汉官(有家族背景),博学洽闻(博学)。年少时被南阳何J评为“王佐才也”( 年轻时他人高评价)。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曾做过官),后因董卓乱政,离京,后弃官。回乡对乡人们言,颍川乃军事之地,早晚不保,不如从速离去,乡人念旧土,犹豫不决,后李嗦示来,所留旧土者多死伤(有前瞻意识,非常规思维,懂军事,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等)。

后袁绍夺冀州,待为上宾,细度袁绍,认绍非成事之人,遂弃绍而投曹操(投奔潜力主公)。曹操大悦,重用荀(受主公器重)。后曹操攻陶谦,张邈、陈宫叛乱,潜迎吕布,后郭贡率众军助布,局势甚危,以贡未下决心,出城劝贡,贡见自信无惧意且灵活多变,遂引军离去(自信,无惧无畏,心细,灵活实用,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等)。后曹操回,击败吕布。

时陶谦死,操欲再攻徐州,曰,兖州吕布未定,若不先定兖州,腹背受敌,将败(懂军事,固本谨慎)。操纳之,遂操击布,平定兖州。时天子出逃,建操以迎天子,平定不臣,操深以为然(懂政治,了解主公心思)。后袁绍欲伐操,操忧之,与议,向操分析操对绍四胜,言操必胜,深得操意,且为操划先平后乱再与绍争取天下之策,操大悦(理性分析事物,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了解主公心思)。后操于官渡大破袁绍。

时年五十,以忧薨[1]。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家族世代为官(有家族背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足智多谋,博学,非常规思维),且有他人高评价(年轻时他人高评价)。建安六年,曹操招懿为官,懿不想屈于曹氏,装病不从(灵活实用,懂政治,足智多谋)。后操再招懿,并曰若不从,便收之,懿迫而就职(曾做过官),后被重用(受主公器重)。

后谏曹操曰,粮乃根本,宜广屯田,操纳之(有前瞻意识,了解主公心思,固本谨慎)。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操欲迁都,懿为操理性地分析各方局势,并提出联吴抗羽之策,操纳之。后魏吴攻羽,羽败走麦城,魏危乃解(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懂政治,懂军事,自信,无惧无畏,心细,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知己知彼)。

魏文帝临终前,委懿为托孤之臣(受主公器重,懂政治)。时诸葛亮欲北伐,招孟达为内应,达允之。事露,懿奇计擒孟达(灵活实用,非常规思维等)。后诸葛亮伐魏,懿深知亮用兵之法,相战数次,各有胜负。后亮病死于五丈原。

后公孙渊叛魏,司马懿用兵杀之。时魏明帝将终,托曹爽、司马懿为托孤之臣。后爽专政,司马懿诈病骗爽(善伪装),夺得政权。懿时年七十三,崩于京师[2]。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祖、父辈皆为官(有家族背景),早孤,随叔父。博学多才(博学),自比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元直信然(年轻时他人高评价)。后徐庶引荐,刘备三顾茅庐得以见亮。备问计于亮,亮为备仔细地分析各方局势,并为备制定了可行的三分天下之策(有前瞻意识,理性分析事物,足智多谋,知己知彼,懂政治,懂军事等)。刘备深以为然,后重用诸葛亮(投奔潜力主公,受主公器重)。

时刘表长子刘琦受后母所忌,数求救于亮,皆拒,琦后用高阁之计,亮出申生、重耳之例。遂琦安全离开(博学,灵活实用,非常规思维,了解各种时政局势)。后曹操伐荆州,刘琮举荆州投降,操又于长坂击败刘备,备形式岌岌可危,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了解主公心思,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

亮见孙权后正话反说,刺激孙权。权勃然,曰誓要与曹操一战(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随后亮为权分析曹操的情况与各方局势,言曹操此来,犯兵家数忌,若孙刘联合,曹操必败(知己知彼,自信,无惧无畏,心细等)。后孙刘联合,大破曹操于赤壁。

后南蛮反乱,亮计北伐必先平南,遂率众南征,南蛮悉平(固本谨慎)。后诸葛亮北伐,亮出征六次,操劳过度,病死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周瑜:

周瑜字公瑾,祖、父辈皆为官(有家族背景)。瑜长壮有姿貌,与孙策善。瑜博学有才,又通音律,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博学)。”袁术招瑜为将,瑜观术终非成事之人,选一近吴之地为官,欲弃术投吴(曾做过官,有前瞻意识,投奔潜力主公)。后瑜弃术投吴,被孙策重用(受主公器重)。建安五年,孙策薨,瑜为托孤之臣。

建安十三年,曹操并荆州,意欲下吴而一统。东吴群臣甚惧,多劝孙权投降以迎操。瑜力排众难,不畏强军,力谏抗曹,同时还理性地分析了曹操和东吴内部情况以及各方局势,自信操来此,犯数兵家大忌,此来必败。且瑜主动请缨,请战曹操(理性分析事物,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了解各种时政局势,知己知彼,非常规思维,灵活实用,懂政治,懂军事,自信,无惧无畏,心细)。此举甚得权意,权大为欣慰,许之(了解主公心思)。后周瑜与曹操战于赤壁,火攻曹操,大破曹军(足智多谋)。 时瑜观各种局势,固本江东(固本谨慎),晓刘璋暗弱,且益州极具战略价值,欲先图益州,再图天下(有前瞻意识,有大志),孙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3、归纳与结论

3.1 归纳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谋士们的一些共同品质,比如博学、知己知彼等,挑选出百分比大于70%的特征作为共同品质,如表1:

表1 谋士们的共同品质情况表

共同特征出现频率百分比(%)备注

有家族背景4100

曾做过官375除诸葛亮

受主公器重4100

有前瞻意识4100

投奔潜力主公375除司马懿

理性分析事物4100

危急时刻冷静、且有解决方法4100

足智多谋4100

博学4100

了解各种时政局势4100

知己知彼4100

了解主公心思4100

非常规思维4100

灵活实用4100

懂政治4100

懂军事4100

年轻时他人高评价375除周瑜

固本谨慎4100

自信4100

无惧无畏4100

心细4100

3.2 结论

图1 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

4、讨论

由以上可知,三国时期优秀谋士的共同品质有以下七个,它们分别是有背景,有远见,理智,信息广,思维灵活,懂政治军事和优秀的个人品质。在有背景方面,谋士们的家底都比较不错,有着自己的家族背景,在遇到最后的主公前多有为官经历,这些都是他们很好的资源。在遇到最后的主公后,大多都受到这个主公的器重,让谋士们有着不错的地位。

关于远见,优秀的谋士们的视野都是走在现实之前,能够见常人所不能见,这便是他们过人的地方。谋士们也明白,自己是在为他人效力,所以找一个好的、有发展潜力的主公这个特别重要,这关乎到他们的人生发展,所以他们会不惜放弃实力强大的主公而去投奔实力较弱但有潜力的主公。

关于理智,谋士就是为人设谋献计,所以自己就必须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要理性地分析事物,同时要在危急的时刻保持冷静并要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作为一个设谋献计的人,计谋深远,足智多谋这个必不可少。

关于信息广,博览群书,通晓历史这是基础,同时还要时刻了解到各种现实局势,要根据现实局势来不断发展自己,在这个过程之中,要了解各方局势,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够有良计出现。在搜集信息方面,了解主公的心思很重要,毕竟是主公最后来做决定,所以要根据主公的心思来出计谋。

关于思维灵活,常规的思维大多数人都会,而非常规思维却只有少数人会,非常规思维,尤其是逆向思维,时常都会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奇谋良策大都来于非常规思维。思维灵活实用,同样十分重要,灵活,不拘于刻板,随时变化,让对手琢磨不透,而这正是优秀谋士之基。

关于懂政治军事,作为一个谋士,身于官场之中,政治权谋一定得有,不然将会卷入政治洪流之中而惨遭亡身,所以所出之计一定要与政治切合。三国,一个各方混战的时代,作为一位优秀的谋士,一定得要懂得军事,这样才能用计谋击败对手,拥有自己之地。

关于优秀的个人品质,中国谚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许多优秀之人自幼便显露征兆,会在年轻之时有他人的高评价,同时也正是这样的高评价让他日后向更优秀的方向成长。作为一个成大事之人,都知道要谨慎的巩固好自己的根本,此乃成事之基。优秀的谋士总是能够在危急局势,众人都害怕胆怯之时挺身而出,展现出自信,无畏无惧之态。优秀的谋士总是能够了解到很多的常人所不知的信息,这和他们的心细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