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原因探析

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原因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8-18 10:59:00
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原因探析
时间:2016-08-18 10:59:00     小编:刘先进

横跨鄂豫皖三省边境的大别山,是我党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从黄麻起义到柴山堡武装割据,再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别山游击武装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极端艰难的环境里,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失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决定因素

辛亥革命在大别山人民的心目中深深地打下了民主的烙印,为大别山新的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的到来培植了良好的土壤;辛亥革命失败后,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为大别山人民响应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为马克主义在大别山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文化、新思想在大别山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别山的广泛传播,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革命人才,为大别山党组织的创立,作了思想和人才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促进了董必武、陈潭秋、挥代英、李汉俊、林育南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大别山知识分子,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大别山党组织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领导基础。

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成熟之后,在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召唤之下,黄冈的陈策楼、八斗湾在陈潭秋、林育南等人的领导下,于1921年11月成立了两个党小组,1922年春发展为两个党支部,它不仅是大别山最早创立的党组织,而且也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从此以后,大别山各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党员由几人发展到成百上千人,使大别山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大革命时期的大别山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极大地动摇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大别山区革命力量遭到了严重摧残。中共湖北省委,按照中共八七会议所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于1927年8月至10月,先后组织了鄂南暴动、鄂西暴动、鄂东暴动、鄂中暴动、鄂北暴动,虽然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但一次次的暴动最终都被强大的敌人残酷绞杀。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大别山党组织适时提出了游击战争、武装割据等主张。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大别山地区先后爆发了著名的黄麻义、商起义、六山义,攻克了黄安县城,建立了第一个大别山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农民政府,和第一支工农武装鄂东军。

在鄂东军因固守县城遭受严重损失后,转移到木兰山地区,开展了以木兰山为中心的农村游击战争,并于7月,初步建成拥有20万人口、以柴山堡为中心的根据地。随后,鄂豫边、豫东南、皖西相机成立根据地,并于1930年,统一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开拓者,独立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较早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极大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932年10月,由于张国熹的错误决策,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主力撤出大别山,西进川陕边区,大别山根据地形势十分严峻、险恶。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要继续率领广大军民坚持革命斗争,关键在于党的坚强正确领导。

留在根据地的鄂豫皖省委的主要成员,于1932年11月12日和11月29日,分别在红安长冲、檀树岗召开了中共鄂豫皖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和高级军事干部会议,会议分析了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斗争形势,总结了一个多月来分散坚持斗争的经验,比较正确地认识了当时的形势,适时地确定了独立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斗争方针和做出重建红25军的决策。这体现了坚持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精神,使根据地的革命武装统一了领导,集中了力量,从而初步结束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后,根据地斗争力量分散和局而混乱的现象。在近三个月反清剿接连胜利的军事斗争中,部分根据地得到了恢复,通过全面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并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绩,鄂豫院边区的广大军民受到鼓舞,革命斗争情绪又重新高涨起来。

1934年11月,红25军撤离苏区长征后,蒋介石调集约17万人的兵力,对留在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进行清剿。1935年2月,留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的红218团和鄂东北独立团等部合编为红28军,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率领红28军,在太湖、宿松、英山、霍山、潜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着手建立游击根据地。1936年2月,蒋介石又调集6个帅,会同第11路军、第25路军等部,两次对鄂豫皖边游击区大举清剿。在此情况下,高敬亭决定将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散在鄂豫皖山区与平原,依托大别山辗转游击。经过一年的作战,鄂豫皖边游击区扩大到几十个县的范围,红28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发展,并建立了许多秘密的群众游击小组。

在失去同党中央的联系和长期被敌人分割包围的情况下,红28军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适时改变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和斗争策略,战胜了强大敌人的残酷清剿克服了重重艰难困苦,独立地坚持了长达3年的游击战争,保存壮大了革命力量和革命阵地,钳制了大量敌军,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2月中旬,红28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黄安县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与在大别山党组织协助下重返大别山的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5师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战斗在大别山,为牵制日军、打击伪顽、保卫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刘邓大军逐鹿中原,为解放大别山和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二、始终坚持武装割据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可靠基础

1927年9月间,中共湖北省委组织的鄂南暴动未能实现预定目标,省委立即提出暴动队伍应该坚决留在鄂南落草骚扰。10月17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又致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此时湘鄂赣豫等省不宜有总的暴动,此时的策略应当是发展游击战争,11月24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努力在农村中发展游击战争,发动农民群众的斗争,领导自发的暴动,达到最高形式,一直到建立割据局面,实现部分的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农村游击战争和割据主张的提出,标志着中共湖北省委在探索革命道路的问题上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共产党领导的占山为王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起点。

在黄麻起义的鄂东军固守县城遭受严重损失后,转移到黄破以北的木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并于1928年1月1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随后在黄冈、罗田、黄安、麻城、黄破、孝感等地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5月下旬,吴光浩、戴克敏等人在黄安清水塘召开会议,决定在黄安、麻城、光山三县交界处,开辟柴山堡地区,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立足点,作为对敌斗争的依托。这次会议,是鄂豫皖边区红军革命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曾参加这次会议的王树声后来高度评价这个决定,认为:这个决定,实际上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的萌芽,是第七军发展里程上的重要关键。第7军进入柴山堡后,利用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深入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尽量缩小打击面,争取和改造红枪会,很快在鄂豫边区站稳了脚跟,至7月,初步建成拥有20万人口、以柴山堡为中心的根据地。

1928年10月中共鄂东特委成立后,纠正了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的错误,提出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巩固与扩大现有割据区域,依托大别山造成武装割据的局面。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根据这一决策,红军不断出击,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

1929年11月20日,中共鄂东北特委召开鄂豫边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指出:鄂豫边区今后必须继续以主要力量发展游击战争,坚决肃清民团,进一步扩大红军和武装农民,深入土地革命,以巩固和扩大苏区。

1930年3月20日,为了统一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的领导,在黄安箭厂河吟属河南新县沼开中共鄂豫皖边区党员代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鄂豫皖边特委,通过了改编鄂豫皖边界红军的决议。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光山南部的王家湾召开,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至此,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

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鄂豫院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不断粉碎敌人的围剿,中,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到1932年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时,红军和苏区得到极大发展,主力红军有2个军6个师,另有4个独立师和1个少共国际团,总数达4. 5万余人,各县独立团、游击队也有不小的发展,赤卫军等群众武装达20余万人;鄂豫院革命根据地发展到拥有6座县城、2E个县的苏维埃政权,共350万人口,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1932年10月,由于张国熹的错误决策,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撤出大别山根据地而进行长征。鄂豫皖省委为了重振红军军威,以留下的红十五军七十五师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红二十五军,中共皖西北道委也为坚持皖西北的斗争,将在这一地区活动的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整编成游击师。由于指导思想明确,行动方针比较符合实际,经过几个月的积极战斗,因而打破了敌人的划区清剿计划,部分地恢复了区乡政权,初步巩固了鄂东北中心区,皖西北根据地也得到部分的恢复,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也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在1933年的5至10月,由于中共鄂豫院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方针,致使红军的主力遭到严重损失,特别是在鄂东北地区,红军只剩下l}百多人,党和苏维埃政府等组织几乎全部被破坏,县、区委干部只剩下几十人,共产党员的人数大为减少,只剩下二百多人。大批群众被屠杀,有的被迫逃住他乡,鄂东北地区革命斗争面临着严重危机,整个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形势空前艰难。

便衣队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新的斗争组织形式。便衣队以三、五人为一队,队伍小,行动灵话、秘密,敌人很难对付,经过中共鄂东北道委加以推广,引起了中共鄂豫皖省季的重视,于是,省委委托鄂东北道委在罗山县卡房举办便衣队训练班,抽调各区、乡立场坚定、斗争坚决的同志,进行训练。训练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为便衣队规定了游击战争、昼伏夜行、两面政策、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和紧紧依靠群众的斗争方针。这样,就使便衣队由原来的袭扰敌人、掐杀反动、串联群众等活动,发展成为党、苏维埃政府、红军三位一体的武装工作队。他们递送情况袭扰敌人,消灭小股民团,镇压反动分子,筹集粮食和其他物资供给红军、道委机关和医院,宣传群众,补充红军,安置红军伤病员,安抚红军家属,恢复和发展党与群众的组织等。

由于省委确定的各项新政策得到贯彻,经过红二十五军、地方武装、游击队、便衣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斗争,到1934年6月底,原鄂东北中心区的党、团组织和群众组织都有所恢复和发展,根据地也重新恢复。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奉中央命令,开始长征。在敌人的疯狂进攻和凶残破坏下。鄂豫院苏命根据地大部丧失,而保存下来的部分根据地也处在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但中共鄂豫院省委由于明确提出了保卫根据地、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中共鄂豫皖省委省委常委、中共皖西道委书记高敬亭临危受命,将大别山苏区零星的游击队组织起来,在金家寨的熊家河组成了红二一八团,次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实行红军、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相结合的作战方针,不足2000人的红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击溃了三任国民党剿共总指挥率领10万多兵力的围剿。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在反清剿斗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从而使鄂豫皖根据地的形势开始好转。

从黄麻起义到建立以柴山堡为中心根据地开始,到后来的以大别山为革命活动范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后来几年的坚持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大别山地区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形成大别山武装割据局面,使大别山红旗不倒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三、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力量源泉

开辟和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依靠的是大别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他是一支由农民为主体的革命队伍。无论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还是新四军第四支队、新五师,抑或是游击队、便衣队,他们的衣食住行、兵源武器都是来自人民群众,一切活动也是人民群众用自己或亲人的生命保护而进行的。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如果没有大别山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就没有大别山革命的最后胜利。

鄂豫院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由于苏维埃政权的普遍建立,广大人民群众夺得了政权,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又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而在反围剿斗争的不断胜利中,人民政权和胜利果实得到了保卫,人民群众把苏维埃看作是自己解放的希望,把红军看作是自己的救星。正因为有了广大的觉悟了的并且组织起来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群众的支援,才使大别山的革命斗争有了最深的力量源泉。

据记载,1931年五月上半月中,黄麻曾动员了二千以上的农民参加红军。6月到8月的三个月中,又有7460参军。1931年12月,红军攻克黄安后,出现了人民群众踊跃参加红军,黄安独立团才得以扩编成独立第一师。整个黄安,青壮年几乎全部上了前线。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的一年时间内,罗山县参军的达五千余人,商城参加的三千众人。1932年3-5月的苏家埠战役中,皖西地区的群众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出现了父送子、媳妇送郎和父子、兄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争当红军的动人情景。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踊跃参军,鄂豫院边区红军在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大为强大的红四方向军,并拥有二十余万的地方武装,广大翻身农民群众是红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为革命献出几十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迄今已查清并登记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余人。

获得了土地的根据地广大农民群众,除了踊跃参加红军外,还积极支援前线,保障红军作战需要。在黄安战役中,整个黄、麻地区,男女老少齐动员,男的运粮草,拾担架;妇女烧水煮饭,救护伤员;自卫队看管坏人,押运俘虏;儿童团站岗放哨,宣传鼓劲,当时传颂着几句佳话: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齐上战场,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苏家埠战役中,皖西北道苏维埃指挥政治部,号召皖西北地区工农群众行动起来,配合红军作战,选派了17名对苏家埠周围地形、道路特别熟悉的共产党员给红军当向导。而留在后方的大都参加了赤卫队队、少先队,担负着保卫后方的任务。平时,他们站岗放哨,维持根据地的治安;战时,他们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洗衣队、补给队、慰问队、宣传队,为红军送粮送衣、送医送药、抬送伤员、传递情报,还对敌作政治瓦解工作,有时拿起武器立即参加战斗。

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筑牢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鱼水关系,是大别山保持革命薪火不灭、红旗不倒的力量源泉。

四、结语

大别山地区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通过不断的武装斗争,开辟并保存了一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得到了大别山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不仅为中国革命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等几支主力革命队伍,成为新型人民军队诞生和成长的一大摇篮,而且,还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干部培育基地,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以及韩先楚、陈锡联、许世友、徐海东、秦基伟、洪学智等共和国一代名将,邓小平、徐向前、叶剑英、陈赓等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领导人也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因此,鄂豫皖根据地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新县、红安、金寨、大悟、光山、商城、霍丘、六安等将军县闻名遐迩,光耀史册。

总之。大别山人民在28年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英雄业绩,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姑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时刻依靠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善于创新、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大别山精神。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立足根据地、开展武装割据,时刻依靠人民群众,大别山才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