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音乐批评队伍的规范发展

浅谈音乐批评队伍的规范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8 19:17:12
浅谈音乐批评队伍的规范发展
时间:2015-08-28 19:17:12     小编: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关注音乐批评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学科建设,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学术研究并提出问题。可是事实和人们的愿望还有一定的距离,看似百家齐放,实则即无理论指导,又无实践指导,对音乐批评的学科建设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定位。

关键词:音乐批评;乐评人;音乐批评家

一、音乐批评队伍建设的理论急迫性

鸟瞰当前的社会生活,音乐批评学科尚未建立,音乐批评队伍尚未系统形成。因此,我们从宏观上将我国现有的音乐评论队伍分为了四方面的人员:

(1)社会批评家,主要成分是听众、新闻记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工作者等,他们的评论往往脱离音乐的本质规律,只靠表像或自我臆象去评判音乐的优劣,缺乏理论支持。

(2)文艺批评家,主要是指一般美学家、批评家和其他姐妹一书的批评家,他们具有一般文艺理论的眼光,而却缺少音乐批评理论的技巧与见解,因而他们得评论亦不能说恰到好处,反而容易导致失去音乐评论的应有作用。

(3)半职业性的音乐批评家,既有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这种半职业的音乐评论家有足够的知识与智慧来评判音乐创作与表演,但正是由于其半职业性,其时间和精力均会收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很难发挥最佳效用。

(4)“职业性”的音乐批评家,所谓职业性的音乐批评家,要分成两方面来说,一是真正的职业性的音乐批评家,拥有高度的修养和鉴赏能力,并有极好的表达写作能力,这样的人员在我国非常稀缺,故不能组成系统性的研究队伍。

二、音乐批评的方法

经验描述: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批评史上的各个时期。批评家凭感性直观经验,或别人的经验总结,对审美对象――音乐作品做经验描述。着重以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心里作分析,通过心理经验的描述,评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审美快感,以及作品的审美体验。

历史考察:对历史上经典音乐进行历史考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不脱离时代背景,研究作曲家作为特定历史的存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分析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重新诠释他的现代意义。

社会学的方法:着重从音乐艺术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发展的社会根源,音乐现象与社会心理联系的角度,评论和研究音乐问题。把音乐审美现象同社会生活、社会风气联系起来,力图从社会生活,时代精神中去探求审美趣味变化的原因。

类型学的方法:这是一种在同种音乐现象中按类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对风格、潮流、创作方法的研究,对内容和形式、意境、结构及音乐语言的研究等。

心理学的方法: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音乐家进行创作时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研究欣赏者进行新上市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这种方式是从视觉艺术研究借鉴到听觉艺术研究的一种方法,他分析对象的审美与心理的同构关系。

以上各种音乐批评的方法在音乐批评实践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音乐批评方法是分析研究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的工具,应该根据研究对象灵活的选择批评方法,交替运用。因此,对于音乐批评家来说,认真研究和掌握各种批评方法是有效地进行音乐批评的前提。

三、批评家应具备的素质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的批评家是十分困难的。”音乐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它与任何其他音乐学的研究活动俱不相同,因此,对音乐评论家就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批评家应该具备扎实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熟悉音乐语言的专业技巧,具有音乐史论的学识。音乐艺术的专门性很强,如果没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到音乐的内部,解释音乐的核心问题。在音乐的创作和表演面前,批评家不能只对作品进行感悟式的评说,还必须做出拘束理论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释作曲者艺术创造的优劣及意义。

其次,批评家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在这里是指批评家的职业道德及思想品格。音乐批评对我们的意义重大,相对的批评家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他既要对音乐家又要对听众负责,既要对作品又要对社会负责。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批评家嘴可贵的是敢于坚持真理的品质,

再者,批评家应该具有广泛的学识和文化修养。音乐批评是一种文化活动,亦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涉及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音乐的内涵充斥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乐评人,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修养是很难做到的。

还有,批评者应具有对音乐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感性经验。作为一个批评家,他需要冷静的头脑分析作品,同时还需要强烈的感情去感受艺术。从音乐鉴赏的具体感受出发,优秀的评论家必须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及请阿德情感体验,才能更好的把我和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2]居其宏.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2.

[3]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邵奇青.中国乐评人手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