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

“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1:59:55
“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
时间:2023-08-07 11:59:55     小编:

1月16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了开年首场“朗润・格政”论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研讨会。曾有西方人士将“一带一路”倡议称作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认为中国或将藉此在亚洲寻求影响力。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则表示,“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区别,它并不是援助的方式,而是发展、合作的新方式。

修庙、建庙、不拆庙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3年,中国不仅迎来新的执政团队,GDP总量也稳居全球第二。当此时,必须向世界回答如何崛起的问题。

两条路摆在面前:跟美国走,服从西方规则全面开放,这未必最理想;但我们又必须发挥大国的建设性作用,所以开创新路打出“组合拳”――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国追求的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

与其说“一带一路”是我们主动出击,倒不如说是经济发展态势所逼。过去30年,14个经济特区打通海洋通道,“两头在外”模式创造中国奇迹。如今,沿海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但西部大开发效果并不理想。

“一带一路”首先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并非要刻意改变现有国际体系和游戏规则,而是修庙、建庙,不拆庙,不抢存量做增量。

“一带一路”面临五大挑战:一是国际疑虑;二是争端,建立海洋新秩序,第一站就是南海,要有效掌控局势使争端不升温、不扩大;三是投资风险;四是心态,我们至少要做十年打算;五是落实“共建”,倡议是中国提的,但要靠大家一起行动。

“一带一路一洲”,边输血边造血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我提出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以期为发达国家的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为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增长消除瓶颈。如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推进,堪为全球表率。

上游水缸要放水,下游哪个水盆有承接力?看来看去只有非洲。非洲有10亿人口,工资水平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产业转移为辅。在非洲,可以产业转移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为辅。就像车子的两轮,成为对外发展合作的支撑点。

一味“输血式援助”看上去很美,效果很差。而要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中国经验是什么?“要致富先修路”对非洲有效,此外还要引入“造血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增长瓶颈。

海外援助应增加对我国下游产品需求

俞平康(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长期内,“一带一路”助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带动区域间贸易活动的增长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通过充分利用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做到贸易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此外,着眼于能源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对“一带一路”的投资将带来经济体外延的扩张。同时,此战略有助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的多元化。

但短期来看,“一带一路”虽有助于消化国内部分行业如钢材、水泥、煤炭等过剩产能,对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效益却并不大。

以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一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上游产业,一单位的基建投资可以推动下游产业3.05单位的生产扩张。

如此,“一带一路”的战略抓手“基建走出去”,对下游产业所产生的推动效应就完全贡献给了国外。

“一带一路”须循序渐进地展开,加强危机应对机制,并在海外援助中增加对中国下游产品的需求。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十分复杂,有必要保持较高的军事水平,应对海外投资可能面临的多方困难。

对外的基建输出仍应循序渐进,在资金投放上采取“试水”态度,充分保障投资回报率。

同时,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我们在今后海外投资和援建中应增加对我国下游产品的需求,扩大海外投资和援助对我国经济的拉动效应。

“高大上”的TPP需第三极平衡

汤敏(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带一路”?

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打破了“西方消费、东方制造”模式,国际分工重组;

其二,全球性产能过剩加剧,需要新需求、新增长动力;

第三,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重构,TPP\TTIP需要第三极来平衡。

新时期中国的开放也需要新战略。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和承接,另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对外净投资国。基于此,在大规模“引进来”的同时,需要更大规模的“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和外资流入量,年增长率分别为13.9%和6.5%,比全球平均水平分别高4.6和3.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

如何经营好“一带一路”?

一是各国的资源可互补、市场可共享、资金也流动,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亚洲长期存在多边、双边、区域性合作机制,这为“一带一路”奠定合作基础;事实上已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支持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

具体说来,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达经济体需要更新陈旧的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要加速工业化更需要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亚洲国家每年需要73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产业转移是主力。一方面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带一路”周边与沿线国家,另一方面如钢铁、电解铝等过剩行业,需要到资源富集、市场需求大的国家去建设生产基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