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白先勇:我和《牡丹亭》冥冥中的缘

白先勇:我和《牡丹亭》冥冥中的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23 00:37:55
白先勇:我和《牡丹亭》冥冥中的缘
时间:2023-06-23 00:37:55     小编:

站在刚刚落成的苏州中国昆剧院的舞台上,自称“昆曲义工”的白先勇感慨很多:“10年已过,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各地唱响,两位主演的演技日益精湛,作为全国唯一的昆曲当代完备体验空间,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新院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收获的10年。”

10年里,白先勇亲自上门去请最专业的昆曲老师手把手教授青年演员;他放下“名作家”身段,“支光所有人情支票”去筹款,10年来共筹到3000万元人民币;他将绝美精彩的演出带到各大高校,带到年轻人中间。

昆曲戏痴

“第一次看昆曲,还是我年少时。第二次看昆曲是1987年在上海,我也以为自己只是昆曲的观众。没有想到后来我和昆曲结下深厚的情缘,如今我和青春版《牡丹亭》已相携走过了10年。”如同白先勇小说里的那些因缘宿命,谈到他与昆曲,白先勇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缘。

1946年,9岁的白先勇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看到了梅兰芳和俞振飞两位大师出演的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当时并不懂戏,只是深深被昆曲的美打动了,戏中《皂罗袍》那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曲调,深深地印在记忆中。而真正“动心起念”去传承昆曲艺术,却是在39年之后。1987年,白先勇阔别多年后回到大陆,正赶上上海昆曲团上演《长生殿》。同年在南京又看了江苏昆剧团张继青演的“惊梦”和“寻梦”之后,“我激动地跳起来鼓掌,其他观众都走了,我还愣愣地站在那里。震撼,不只为当天的演出,更是感慨这一有着500年以上的历史、从晚明到乾

嘉独霸中国剧坛200多年的‘国剧’,虽经历种种磨难还能浴火重生的生命力。”白先勇说,除了两次在大陆和昆曲的偶遇,28岁那年,他在台湾还曾以昆曲为背景写下了意识流小说《游园惊梦》,讲述了一代昆曲名伶的故事。但是这故事“当时完全是无意写的,完全没想到自己以后会成为昆曲戏痴、传教士,不顾一切地为昆曲奔波卖命”。

2000年,白先勇突发心脏病,手术后他感慨,上天让自己活下来,可能是要他再做一些事情。

说起昆曲,白先勇招牌式的动作就是双手合十,眉飞色舞:“昆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给昆曲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它是把我们的抒情诗的传统,用歌和舞具体地呈现在舞台上,这是它最美的部分。”

而对于《牡丹亭》,白先勇更是情有独钟。“《牡丹亭》的词很美,语言优美,无出其右。故事也动人,我觉得除了《红楼梦》,中国的戏曲和文学作品中对情的诠释,没有哪个能像《牡丹亭》有如此丰富、深刻的层次,包括梦境与现实、阴阳两界、门第观念、对情的考验、最后爱情胜利后对爱情的礼赞。”在白先勇看来,情是普世的,超越时代的,超越生死的感情是大家都渴望的。生死相许、一往情深,这样的感情是人类最值得探讨、最值得尊敬的东西。

2003年,白先勇有了改编《牡丹亭》的想法。那年,他在香港大学做昆曲艺术演讲时,刚好是苏州昆剧院的演员去做示范,由此他认识了苏昆的青年演员俞玖林和沈凤英。当时他就想,《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都有了,青春版《牡丹亭》可以运作了。

昆曲没有年轻人喜欢

就没有持续性

为什么要制作青春版《牡丹亭》?这是白先勇十多年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昆曲之前的状态是‘三老’――演员老、观众老、演的戏也都是老戏码。而我要做的就是‘三新’的工作,就是用新演员,演出耳目一新的剧目,来争取新的观众。”白先勇说。

与任何一项抢救文化的工程一样,要推广昆曲,白先勇首先面对的是昆曲的危机。昆曲本身以及演员、表演方式、观众都在老化,因为节奏太慢,年轻人把昆曲叫成“困曲”。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成了白先勇及其团队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白先勇还想借制作《牡丹亭》来训练一批青年演员。“昆曲最大的危机就是演员的断层,老一代演员都上年纪要退休了,而昆曲最讲究的就是口传心授,一旦断层就接不上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将年轻人推上一线,也以这些青春焕发的演员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白先勇说。

“每个时代的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个时代观众的共鸣,一

定是它合乎当时的审美观。”白先勇认为,昆曲已经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表演形式,不能伤筋动骨。昆曲的表演是最重要的,舞台、道具都是辅助性的,不能喧宾夺主。“我们有个原则,就是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白先勇认为,昆曲如同文物,不可以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来衡量它的价值,“要像对待文物那般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尊重昆曲”。

于是青春版《牡丹亭》尽可能地保留了文词优美的段落和观众熟悉的经典折子,如“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我们对于青春版《牡丹亭》的创新更多是在制作模式上。”白先勇说,即便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更加符合21世纪观众的审美,但都是在原汁原味的传承精神的指引下,“昆曲要是为了迎合观众,越来越往通俗的方向走,就失去了其原本的美学价值”。

经过一年时间的打磨,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29日在台北首演成功,之后一路蔓烧到香港、苏州、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昆曲热潮,让老戏迷重温精致的旧梦,也吸引年轻人走入剧院,接近自己的古老文化。

昆曲是追求写意、抽象、抒情、诗意的舞台艺术。与传统昆曲相比,青春版《牡丹亭》更把美发挥到了极致,连戏服都是特殊定制的淡雅苏绣,没有了以前大红大绿的热闹,“选料是很考究的,丝质轻不得,也厚不得。轻了,太过浮;重了,又甩不起来。”白先勇说。 “可能刚开始来看戏的很多人是我的读者,抱着好奇、捧场的心态来的,但是我们这是3天的大戏,观众要坐9个小时。这么持续性的、不分地域、不分时间演到现在,可见还是戏本身好看。”白先勇说。

白先勇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北京大学演出是2005年3月,那次演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我还没来之前,有人就跟我说,北大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表演得不好,他们站起来就走。”白先勇回忆说,北大百年讲堂2200个座位,票一下子都卖光了,到后来还要加座位。那时候天还很冷,演完都晚上11点多了,学生们不走,站在台上都感觉到他们冲上台来的那股热浪。他们非常急切地告诉我,白老师,谢谢你,把这么美的东西带给我们。

“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是因为你没有让他看到,没有做出一些适合他的审美观的戏来。现在的大学生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血脉是相通的,他们身上有传统文化的基因。”白先勇说,从那以后就认定“昆曲进校园”这条路走对了,要继续走下去,“昆曲没有年轻人喜欢就没有持续性了”。

每次演出都是一次文化展示

青春版《牡丹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除了在国内红火,还远赴重洋让国外观众着迷。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在希腊,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每一场演出都受到外国观众的追捧,有些外国人看着也掉泪。

“美国、英国、希腊我们都去表演过了,去过了30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谈起这些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历程,白先勇很是感慨,美的艺术具有普世的价值,美的东西应该全世界分享,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说昆曲好。

白先勇记得在美国演出时,有一个律师在旧金山看完后追到洛杉矶又看三场。在伦敦演,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教电影研究的教授,每天坐两个钟头火车来,一连看六场,看了两轮,最后一天又带了学生来看,让他们受启发。白先勇曾问过牛津教授们的感想,他们说看了昆曲更找到了终身研究中国文明的理由了。

作为“昆曲义工”,近年来白先勇的关注重点已从昆曲演出转向昆曲教育,已经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北大学开设了昆曲课,想让昆曲这门传统艺术在校园里生根,让一直被西洋文化滋养着的大学生学会亲近自己的文化。

既然有电影欣赏、交响乐欣赏,为什么不能有昆曲欣赏呢?让白先勇感慨的是,青春版《牡丹亭》2006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演出后,第二年伯克利大学就开了昆曲课。对此,白先勇的心情很复杂:为什么出去演出一次,他们就知道昆曲是美的,立刻主动开课去研究?而在昆曲自己的国度,我却要一遍一遍去演讲去介绍,反复告诉你它是美的呢?他一直觉得,昆曲应该变成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学教育不只是职业培训,也应该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早在上个世纪初,吴梅和俞平伯教授就曾在北大开设过昆曲课,这本来就有传统的。把这个传统连续起来很重要,昆曲是美学、美育的一部分”。

“对我来讲,昆曲的意义,跟青铜器、秦俑、宋瓷的意义一样。所以每次演出不是演戏,而是一次文化的展示。”白先勇说,做了10年,中间有很多很多人帮忙,心里非常感激。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常常有人出来扶一把,又走过去了。

身为作家的白先勇,以前总是尽量避开公众的视线,他说只要用作品与读者交流就好了。自从成为“昆曲义工”,这个处于半隐居状态的作家不得不从书房中走出来,四处游说募捐。

“刚开始的时候很难张口。记得第一次和几个朋友吃饭,我鼓起勇气很多次还是说不出来。最后我的助理实在忍不住了,说白老师就是想让您掏钱!哈哈,以后很多次都是这样。”身边这些同样有着文化使命感的实业家,他们每一次的慷慨都让白先勇离他的昆曲梦又近了一步。

今天,77岁的白先勇谈起昆曲依然手舞足蹈,一脸光彩。

不过白先勇有时候也会“抱怨”:“做昆曲把我的时间扯太多了,我写作也受到了影响。我恨不得有接班人马上接班。”对于接班人,白先勇的要求是要有热忱、有能力、有眼光,关系要广,也要有资历,到了这个资历还要看愿不愿意做昆曲。“当然也要年轻一点,我这么大年纪,都跑不动了。现在我做的事情比年轻人还多。实际上,比我能力高的人很多,比我懂昆曲的人更多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