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必须把握的几点认知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必须把握的几点认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9-08 20:44:38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必须把握的几点认知
时间:2015-09-08 20:44:38     小编:

“互联网+”的提法,在今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国家战略高度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锤定音”地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这就等于把“互联网+”的未来画了一个圈,这个圈越画越大,它一端连着各种消费场景,提供各种生活服务,一端连着各种生产场景,提供各种生产服务。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与日俱增,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显然,在“互联网+”影响下,我们的传统广播媒体必须有理性的认识。

首先,清醒认识“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差异

“+互联网”,我们传统媒体运用它很长时间,可以说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应用、把控都用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把它看成一种新出现的传播手段、媒介、工具,而媒体宣传的价值还在于既有的社会运作模式、社会管理模式基础上,按照我们固有的惯性来延长我们的影响力。比如,网络来了办个网站,手机来了办个手机报,移动网络来了又纷纷去办客户端或APP。

现在提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其实,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今年春节前后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过去大面积的社会传播,都是通过主流媒体机构形式来加以实现的,我们这个社会对于机构的传播有一套体系来把握它。现在呢,当人际网络形成后,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传播渠道开始由社会关系构成的,我们的微信圈、微博圈是构成社会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渠道。

解决渠道失灵是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因为当下,传统媒体依然是可以被选择,但不是过去的几十分、几百分之一的概率,而是几亿分之一,被选择的概率大大下降了,所以渠道失灵就成为向“互联网+”过渡中最重要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5月份中旬出炉的大中城市最新收听调查:当下,广播听众出现一个明显现象,广播每减少2个居家听众,就会同时增加3个新的增量听众,这3个新的增量听众中,有2个是移动收听群――私家车主,另一个是居家增量听众,而且40岁以下的年轻人开始占比50%,广播听众群越来越年轻。这样的数字分析会对以居家听众为主的广播频率有很大影响。

怎么办呢?我们广播节目生产从过去的两大要素“内容、形式”,升级换代为四要素模式“内容、形式、关系、场景”,才能突破渠道失灵的问题。

其次,高度把握“变”与“不变”的精髓

当下新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大趋势,广播媒体必须有敢破善立的创新,有舍我其谁的担当。这里必须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和自下而上的媒体实践做到无缝连接、良性互动,“互联网+”的传统媒体发展,才能从时髦概念和美好愿景,变成推动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的滚滚洪流。不过,对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要始终把握住其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传播语言、传播内容。比如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受众消费媒体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广播内容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变的还有生产流程、技术、形式和平台载体等。比如,尽快升级换代广播,还有其他例如平面媒体等的媒体资源系统,原来大量流失的新闻资源将以标准化、数据化的形式进入系统,为新闻资源的检索、调用、数据挖掘提供了海量信息源。现在一些敏感的广播媒体已经着手研发大数据分析系统,全面分析每一条新闻的传播效果和上百万、上千万用户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在科学数据的指导下,改进新闻样态,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对受众的精准服务和有效引导,使广播的产品既符合新媒体的传播共性,又有频率鲜明的品牌个性。不变的就是我们的广播媒体是生产精神产品,是党的宣传阵地。不变的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

把“变什么”想明白,把“什么不变”想清楚,广播节目就不会失去定力、出现失误、踩不上点,就能够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大胆向前走,走得更稳、更好。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准确把握阵地和市场的关系、导向和效益的关系。所有的改革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对于看准了的事、符合规律的事,要大胆探索创新,努力实现传统媒体脱胎换骨和新媒体发展腾飞。

再者,开放性领悟“传统”与“朝阳”媒体的价值体系

在开放的互联网压力之下,传统媒介影响力的弱势化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朋友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广播等媒体未来还有没有机会?以传播信息和满足用户资讯需求为宗旨的媒体,是不是已经面临着饱和的境地?无论你给出何种答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体越来越难做。广播等传统媒介是否至此真的进入了无可逆转的“寒冬”?传统媒体永远都不会末路的,没有夕阳的媒体,只有强势不强势的媒体。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兴媒介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它只是对于传统媒介角色功能的一种重新划分。比如,以人们正在唱衰的报纸为例,真正衰败下去的其实并不是作为一整套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全环节诸要素总和的报纸,而仅仅是作为其介质形式的“纸”而已。

媒体融合的发展之路,不是物理式捆绑,而是化学裂变式创新。广播等传统媒体打赢这场仗的关键还在每位从业者。设想今后当我们广播频率的两会记者通过动动拇指就可借助手机来完成“视频级别的现场直播”的那一刻时,我们就会知晓,新媒体手段下的直播成本低到不可想象,而传统媒体的传播,最具价值的不是形式,而是人,依然是那些会做新闻的人。

在这样一种互联网的逻辑之下,应该如何应对?这就是开放。开放我们的资源、开放我们的心态、开放我们的权力,用开放的方式去拥抱互联网,用平等的方式,而不是画地为牢的方式去整合相关的资源――这一点是互联网时代和传统的工业化时代之间最大的区别。

有人说十几年来,互联网成为全世界年轻人最钟情的奋斗领域。这里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方,也成为最动荡的行业。除了没有真刀真枪,如今互联网几乎经历过山车般的剧变后,还是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前仆后继投身其中。一个个菜鸟如何迅速变成大牛?扎克伯格有句话代表了硅谷公司的精髓:move fast,break things,中文就是“快速成长、破除成规”,就是这个道理。广播等传统媒体机制和体制要做到真正的革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才能真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破除体制本身的自我封闭。

总之,未来广播等传统媒体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新的形态,又该如何发展,我们都无法预知,但有一条规律是永恒的,那就是要以变化应对变化。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无时不媒体,无处不媒体,无人不媒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