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具身认知对产品设计的启迪

具身认知对产品设计的启迪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30:10
具身认知对产品设计的启迪
时间:2023-08-18 00:30:10     小编:骆雄武

摘要:

文章从具身认知角度出发,探讨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行为与认知、行为与情绪、行为与行为的关系。探索产品设计中通过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改变人的情绪和认知的途径,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具身认知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基于具身认知的设计,聚焦设计中用户行为引出的认知和情绪。通过引导用户的行为,满足用户情感和认知需求。该理论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行为 情绪 产品设计

一、具身认知与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

(一)具身认知及其起源发展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本身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人的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和相对应的行为活动方式形成的。该理论先后经历了“存在”理论、“具身主体性”观点、“隐喻”观点等哲学思辨和理论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身认知从单纯的哲学思辨逐渐向实证的科学研究转变,进入了实验实证的阶段。

(二)具身认知与传统认知差异

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模式是基于身心二元理论的,它仅将身体作为各种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具身认知则更强调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赋予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枢轴作用和决定性意义。具身认知是基于身体的认知,也就是身体的感知觉、身体的活动方式,都决定了我们是怎样去看待和认识世界的,通过身体的体验和相对应的行为活动方式形成人的认知。

(三)具身认知的意义

具身认知理论摆脱了传统认知理论的二元论取向,不断地渗透到教育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科学领域当中。其作为一个范式必然有其最初的观念上的变革,人们逐渐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过程和身心关系等各种问题,具身认知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轮廓视角。

(四)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定义

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不完全是对物进行设计,它是基于对用户行为的研究,研究用户的行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引导用户的行为,再引导情绪的改变以及对认知改变。

二、具身认知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器具中的“具身”思想

其实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器具设计中,具身认知的设计思想就已经被无意识地运用在其中,它们造型背后显示出古代设计者对“具身”思想的理解――通过器物约束人的行为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太师椅是古代家具的代表,造型风格以方、直、稳为主,设计之初并没有以舒适为主,人坐时间长了会感觉很累。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释放某种象征意义――坐在太师椅上的人,意味着当受人尊重,就坐者也获得了具有地位和被尊贵的感受。太师椅的具身设计思想在于其结构造型暗合了中国古典家具中舒适让位于礼仪的重要原则。(图1)

步摇作为中国古代贵族妇女中颇为流行的首饰,其功用体现在它的摇荡,无形地约束着女性行走的姿态。女性簪上步摇,行走需端好身架,迈着碎步走。走得慢了,缺少女性婀娜多姿的身影;走得快了,叮咚作响,显得放荡不知礼。步摇中的具身设计思想在于女性的穿戴对步态的约束,既是身份象征的体现,也有中国传统礼制的功要。(图2)

(二)具身认知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1.产品设计中的具身与认知

具身认知认为,知觉、行动和思维过程是一体化的,认知思维不可能同感觉和行为过程相分离,行为是构成对产品的理解和认知的―方面。用户在接受更新换代的设计理念后,仅凭自己本身的想象是很难真正地改变现实中传统产品的使用思维,只有用户自己身体力行,通过对产品的具身体验,才能对新产品理解。

汽车的方向盘是最早为匹配人的双手操作汽车而设计出来。现如今,如果换成只有按键操控方向的车,按到什么程度可以转到想要的弯度,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都将改变人们对汽车现有操控的认知。(图3)改变了产品传统的使用行为方式后必将导致用户原有思维和认知的改变。

改变用户原有的思维认知模型,是建立在用户的新旧认知产生矛盾的基础之上的。用户在使用新产品时,行为与旧的认知产生了矛盾,促进了新思维的形成。英国普睿谷设计公司设计了一种可以触摸的电扇。(图4)人们在获得接触体验的同时不用担心受伤。用户以往的认知中电风扇扇叶是危险的,当用户抚摸这种柔软的扇叶产生了全新的体验后,对以往扇叶的认知产生矛盾,导致用户旧的思维也发生了改变。

我们平时都在用牙刷清洁牙齿,但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牙刷这种产品?我们的本质需求只是清洁口腔而已。古代人用漱口,揩齿等方法对口腔进行清洁,现代的清洁方法则是用牙刷“刷”,而未来的口腔护理是怎样的?是“喷”或“嚼”?(图5)设计改变的是用户清洁口腔的方式,不改变的是用户清洁口腔的本质需求。在我们意识到牙刷的功能本质是清洁口腔时,设计思路就绝不会局限于牙刷这个物体本身。新的产品使用方式也将颠覆旧的使用方式,用户对新产品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改变。

2.产品设计中的具身与情绪

威廉.詹姆斯等具身认知的理论家认为,情绪是具身的。外部事件和环境是情绪产生和变化的来源,而情绪的产生和变化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和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身体反应引起的。我们不是因为伤心而流泪,而是因为流泪才伤心。想变得快乐,尝试着微笑。

身体的行动和状态可以唤醒情绪。人们情感的体验会唤起曾经的相关身体感知体验与心理认知的加工过程。深泽直人设计的这款CD播放器(图6),借用了排风扇的方式,放好CD拉绳子,咔的一声后会有一小段停顿时间,清脆动人的声音就流淌出来。人们都具有怀旧的心理,过去很多电器的开关都是通过拉绳操控的,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这种操控经历。这款cD播放器拣选了与排风扇相类似的电机,由于电机在启动后安定下来需要一段时间,拉下开关后过一小会儿音乐才会响起,正是这一小段停顿给了用户回忆的时间。产品与用户交互的过程中,改变着用户的行为过程,同时唤醒着人们的情绪。 身体及其运动方式对情绪有明显影响,不同的行为过程可能导致的情绪结果也不一样。在一组实验当中,实验人员要求被试者完成某―项任务,一部分被试者在完成这一任务时,上身处于直立的状态;另一部分被试者则处于瘫坐的状态。任务完成后,两部分被试者均得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然而随后的测试表明,那些处于瘫坐状态的被试者较之身体直立的被试者,较少有为自己出色工作感到骄傲的情绪体验。同一任务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姿势影响着情绪结果。人在紧张的时候会有撕扯的动作,在设计服装配饰的男士西装口袋上的手帕时,折叠的纸袋形式可以盛放一些碎纸片,不但可以作为装饰,人在紧张时可以通过撕扯纸片来缓解情绪。产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或者作用于用户的行为反应。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的行为,引导用户的情绪走向。(图7)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特定的行为运动对情绪状态有着定向性的影响,控制和干预那些情绪情感表达所需的肌体部位会对情绪与情感的表达和感知产生作用。即定向改变人的行为会使人产生特定的情绪情感,具体的动作与情绪状态之间建立了强烈的连接,以至于只要某个特定的动作出现,相应的情绪状态就随之而至。把一个物品推远,会让你对它产生厌恶感;把这个物品拉近,你就会喜欢上它。

在设计座椅时,定向干预用户就坐时的行为姿势,可以针对性地控制用户的情绪。比如在设计办公工作椅时,椅背设计的比较硬直,让就坐者保持背部挺直的状态,这样的行为姿势可以提高就坐者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在设计医疗器材座椅时,弯曲柔软座椅的椅背让用户背部尽量放松,该姿势可以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人通过行为和产品产生了互动,产品引导和约束着部分身体的行为运动,使用户产生了相对应的情绪(图8)。

3.产品设计中的具身与行为

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不同行为体验会影响用户接下来的行为,主观态度或后续行为决定会受到身体感知运动的影响。某个实验当中,实验人员让两组被试者分别坐在软的椅子和硬的椅子上,在此过程中讨论二手房屋的报价。前者的出价更高且更容易改变,后者则更低且不易改变。人们在做某些行为动作时能比平时获得更多的毅力,在解决难题时,身体绷直并且双手交叉的人能比其他人长一倍的时间。在快餐店里面的座椅一般都是设计成垂直角度的硬座,坐久了不太舒服,为的是使客人吃饭的速度加快,增加客流量。

我们平时用的卷纸是圆筒状的。在拉取时转起来轻松顺畅,虽然能很顺地抽下纸张,但却不能控制要使用的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坂茂设计的卷纸中心的硬质支撑横截面是方形的,卷纸的形状也变成圆角四边形(图9)。用户在抽取这种卷纸时,会比平时多用一些力,抽纸的过程不是很流畅。这个设计在于它给用户行为造成的约束:用户在抽取方形纸筒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影响着用户对要使用的量的控制。用户在使用坂茂卫生纸筒时行为受到制约,而这种性质的制约也影响着用户对后续行为的判断。

三、结语

基于具身认知的产品设计省去了传统认知中信息加工的步奏,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行为与认知情绪之间建立了更加直接的桥梁;它无意识中引导、影响、约束、刺激着用户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用户的认知和情绪。该理论为现代设计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给设计师带来更为广阔的设计思路。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