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微视频的舆论引导

微视频的舆论引导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9 00:28:18
微视频的舆论引导
时间:2023-05-19 00:28:18     小编:苟意远

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络视频用户整体规模仍在增长,但使用率略有下降,手机视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网络视频行业步人平稳发展期。

微视频舆论引导的可行性

1.新媒体造就微视频舆论引导的媒体环境

视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动了视频网站的不断成长,为微视频舆论引导提供了强大的传播平台,视频信息的上传、下载、观看、分享变得轻而易举。同时,社交网站成功实现了现实中人际关系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使微视频舆论引导有可能以人际传播为出发点,经由团体传播最终发展成为大众传播。移动网络的普及,使移动终端与互联网进行快速连接成为现实;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从一般的通信工具进化为集上网、影音播放等功能为一体的移动终端。

在这一媒体环境下,微视频的即时分享传播成为可能。而且,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引导所必需的互动、双向、重视受众等特点,在以微视频为传播介质的舆论引导中得以充分体现。移动终端的摄录功能使受众能够实现创造信息的深层媒体使用,受众积极参与创作的“后视频时代”悄然来临。关注微视频并以此为介质进行有效信息传播,是对民众民声的充分重视,是新媒体作用于舆论引导的有效形式之一。

2.病毒视频为微视频舆论引导提供参考范本

应用于商业的病毒视频为微视频舆论引导提供了积极的参考范本。病毒视频依靠视频内容制造话题,引起用户自发、主动的宣传,获得类似病毒般的裂变式传播效应,其关键点在于对受众的充分关注及成功自传播。病毒视频充分体现了对受众参与的重视甚至依赖,只有主动参与传播的人够多,病毒的裂变和扩散才成为可能。

从最终目的来看,商业用途的病毒视频无论如何巧妙,其依靠微视频传播商业信息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因此终有借题发挥之嫌。而病毒视频的话题性和舆论引导本身的非物质性更为吻合。2013年11月初,秦皇岛消防宣传视频在新浪微博上呈现病毒传播趋势,被称为“最萌消防舞”,“萌萌哒”的视觉呈现正是其广为传播分享的话题,也表明舆论引导一旦变得生动可亲,必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病毒视频独特的传播方式与风格特点使舆论引导有效地规避以往的官方、宣教、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对拉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大有裨益,舆论引导和病毒视频的结合必定形成社会文化和时政热点的倍增效应。

微视频舆论引导的内容建构

1.设置议题、建构议题框架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这一议程设置对微视频同样适用。当然,新的媒介形态下作用于舆论引导的议程设置不是政府部门的一厢情愿,而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建构。民意调查、调研策划等是舆论研究部门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主动设置议题、建构议题框架,甚至可尝试在大的议题框架下以征集子议题的形式吸引受众对舆论内容生产积极参与。2013年湖南卫视制作的超微纪录片“我的中国梦”系列即在中国梦的议题下设置子议题,向公众征集平凡人的梦想线索,视频在电视和网络同时播出,引发受众对个人梦想的热烈讨论。

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微视频的主题设置要能够激发目标受众价值观念中的某一易感点。微视频参与到受众的社会联结中,承载受众群体社交的意义从而促成分享和讨论。这样,目标受众就成为易感人群,接受该视频以及再传播的可能性就更大。

2.紧跟民间舆论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除日常的议题设置外,微视频还要紧跟民间舆论热点,及时做出反应,在互动中引导舆论。当民间舆论热点逐渐形成,以文字图片等为内容载体可进行先期的舆情互动,微视频以更为生动的影像随后推出,疏导公众情绪的同时,对之前的舆情互动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微视频的轻小体量和较短的制作周期使其及时回应与引导舆论成为可能。

微视频对舆论热点的跟进诠释了媒体的长尾效应,同时,也给舆论热点提供了一个盛放情绪的容器和落点。微视频以生动的形式固化舆论探讨,并通过视频评论和转发分享进一步形成人际扩散,长尾效应在人们对视频的讨论中悄然发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舆论方向。比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随后推出的系列微电影《大雨》,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分享,“北京精神”以具象的形式再次温暖了人们的心。

3.舆论引导元素的故事化表达

新的媒体环境下,“从前所说的大众媒体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在这种自主传播的情况下,微视频中的舆论引导元素必须借助具有话题性的故事元素表达,以新奇幽默甚至颠覆性的故事感染受众,受众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打造与普通人生活贴近的草根故事有利于微视频舆论引导的有效进行。毕竟,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已经告别了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互动式传播的本质即视角的平等。《大雨》系列微电影讲述的就是平凡人的故事,充满了朴素的话语和草根情怀。2014年ll月18日,《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上传到了腾讯视频,一周点击破亿。“生动、活泼、颠覆式的表现手法固然是其流行的必要条件,但神曲背后通过‘爱’所传递的家国情怀,才是引发无数人共鸣的根本原因”,显示了“当前草根的自信与理性”。草根式的故事讲述和普世的家国情怀结合,歌曲创作者并不刻意关注政治,却在无意中以一首“爱情歌曲”走在了舆论引导的前列。

微视频舆论引导的策略

1.全局观念,多方配合

在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才能够形成舆论合力,推动事态向良性发展。《习大大爱着彭麻麻》由纯粹的草根创作上升为话题焦点,并被赋予舆论意义毕竟是偶然的。从舆论引导全局着眼,线上线下互动多方配合才是舆论引导应有的方法策略。此外,还可以采取和企业结合的方法,在调动企业公益积极性的同时传播企业的正面形象,从而达到商业和公益的共生共赢。

2.两个阶段,强化互动

在以微视频进行舆论引导时,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强化互动,可以分为视频投放和视频创作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投放特定议题微视频,引发受众共鸣深化认知;后一阶段可以特定主题内容的微视频创意比赛等形式展开,鼓励受众参与视频创作,进一步深化用户的舆论认知。以手机等随身媒体拍摄并上传微视频形成深度参与,在自制视频传播的过程中再次强化价值观念,巩固社会联结。

在新的媒体形态下,受众成为与传播者地位平等的信息掌控者,在舆论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受众的积极传播,舆论引导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受众的主动传播行为背后潜藏的是受众通过视频内容与视频传播行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互动。在受众积极参与创作的“后视频时代”,强化受众互动的微视频用于传达主流意识形念、疏导社会心理、联结大众,积极进行舆论引导,终将成为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