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

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6:27:24
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
时间:2023-08-05 16:27:24     小编:鲍丰

一、电影文学剧本和文学作品的基本内涵

电影文学剧本是运用电影的思维方式创造银幕形象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电影编者将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融入艺术构思,通过电影表现方法及文宇表述的方式来描述对未来影片所抱有的感想。电影文学剧本为拍摄电影而存在,所以它需要符合电影艺术要求的一些规律,这就决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很大程度上难以脱离电影特性的束缚。电影文学剧本创造出来的形象都是由文宇展现,但未来需通过电影摄制体现在银幕上。电影展现出来的独特关学特征要求电影文学剧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关学价值、文学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的表达、人物的塑造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而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欣赏价值。电影文学剧本因来源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比如,依据生活素材创作或依据其他文艺形式创作。

二、电影文学剧本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源泉,电影文学剧本常常是对文学作品或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分析、提炼、加工和构思人物及故事情节,它根据从文学作品或生活中汲取的灵感、启示、思想及冲动,融会总结形成完整的格局,最终设计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呼应的艺术形式。我国首部电影《定军山》是根据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改编而来,从此便开始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一部改编电影创作风格的《春蚕》到达了电影创作新的高度。自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我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制作电影文学剧本,最终通过银幕呈现出来的电影越来越多,比如《龙须沟》《祝福》《我这一辈子》《青春之歌》《林家铺子》《鸡毛信》《李双双》和《早春二月》等,在这段时间由李心田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闪闪红星》、黎汝清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而成的电影《海霞》都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从1981年开始至1982年成为历史上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文学剧本的丰收年,当时有一大批电影得到了人们风靡一时的追捧,比如《子夜》《牧马人》《阿Q正传》《茶馆》《人到中年》《伤逝》《骆驼祥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城南旧事》。之后1984年至1989年的《红高粱》《黄土地》《高山下的花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根据文学作品拍了一系列的电影,比如根据《伏羲伏羲》进行改编后的新电影《菊豆》、根据《妻妾成群》进行改编后的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另外,还有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活着》和由《万家诉讼》改编成的《秋菊打官司》。而陈凯歌则依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霸王别姬》摘取了戛纳金钟奖。大量的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争相涌出,19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2000年的《生死抉择》、2002年的《生活秀》、2004年青年女导演徐静蕾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6年由《哈姆雷特》改编而成了《喜马拉雅王子》和《夜宴》、2007年冯小刚将小说《官司》进行改编后的电影《集结号》,另外,同一时期的还有《赤壁》和《画皮》等在原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和时代感。从世界范围上来看,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后,形成的电影不计其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改编成功的电影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剧本及电影丰富的源泉和肥沃的土壤,文学作品的存在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思想和题材。

三、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冲突,双向互动。从目前艺术的发展趋势看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孤立地存在,必须要靠其他艺术的参与。电影文学剧本和文学作品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二者在相互的依赖、吸收和借鉴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使电影文学剧本、电影与文学作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电影文学剧本、电影以及文学作品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彼此的吸收、借鉴和学习过程中,要立足于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寻求彼此之间共同的、深远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