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鉴赏宏大雄浑的艺术创造

鉴赏宏大雄浑的艺术创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36:20
鉴赏宏大雄浑的艺术创造
时间:2023-08-07 22:36:20     小编:刘金水

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是不应该有国界的,但每个民族的艺术家在运用这种语言时,会赋予它一些含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成分,使其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更为多样。油画艺术传入中国,为中国人所掌握和运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油画艺术已在中国茁壮地生长和开花结果,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对油画的认识逐步深入,从排斥到接受,到科学、辩证地认识它的发展历程,理解和掌握它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并从不同角度探索油画语言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最令中国油画家醉心的是,在他们运用油画语言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中国画和油画的观念与技巧加以比较,会发现这两种绘画语言之间的同与异。彼此相同的地方会使他们认同中国古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名言,差异之处则使他们深感人类艺术表现途径无限广阔,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十分必要。许多中国油画家从油画和中国画的同与异中,寻找自己进入这个领域的突破口,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途径。每一位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的认识、个性和兴趣,选择自己追求的风格,由此产生了中国油画的不同学派。例如,有为欧洲古典写实油画魅力所感动和陶醉的学院写实派,有醉心于吸收中国写意水墨的意象派,等等。在学习西方油画的问题上,大致说来,中国艺术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沉稳地学习欧洲古典油画,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中国油画新的生长点。与此有关的是,在如何将民族传统经验运用于油画艺术,大致上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不急于理会传统中国画的观念与技巧,踏踏实实地把来自欧洲的写实油画技巧学透,学到手;而另一种态度则是,油画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材料,各个民族的艺术家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确立自己的立场,不应拘泥于欧洲固有的法则和规范。中国油画界这些不同意见的争论,对活跃学术气氛、推进油画在中国的多元发展非常有益。20世纪末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更带着活跃的思维走进画坛,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涂志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创作成就表明,他是有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出生于广东翁源县六里镇贫困山村的涂志伟,童年时代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不少的了解和体验。他很早就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通过自学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75年毕业于该院油画系,后来又于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成为硕士研究生,师从20世纪40年代留学美国的徐坚白教授,以及50年代留学俄国的郭绍纲教授,并得到有坚实油画功力的尹国良、冯玉琪等老师的指导。当时在西方,写实油画在现代主义的猛烈冲击下,处于式微状态,西欧和美国的许多美术院校已放弃对学生进行写实造型的训练,而片而强调观念和创意。而刚刚经过文化大革命风暴的中国美术教育正而临拨乱反正、恢复文化大革命前教学秩序的艰巨任务。包括广州美术学院在内的中国各美术学院,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毫无悬念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仍然坚持写实的油画教学,坚持练习素描造型和色彩训练,坚持写生和主题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路线。

对此,持西方现代主义观念的人认为这是保守和落后的表现,其实这种看法是片而的。因为就绘画种类和技巧而言,没有什么保守与先进之分,关键在于它承载的内容,它与现实、与人的关系,它的艺术语言的感染力。油画不应拘泥于写实主义,但写实主义有永久存在的价值,有永恒的魅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国的学子们抱着极大的热情钻研写实油画技巧与技法,中国的观众们也以浓厚的兴趣欣赏写实油画。由此,写实油画之花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盛开,结出丰硕果实。后来虽受到85美术新潮的强烈冲击,但仍茁壮成长。涂志伟正是在这个大气候中崭露头角的艺术家。1980年,还在读研期间,他的油画作品《孩子》获广东青年美展一等奖,并入选全国青年美展。涂志伟的艺术视野不断拓展,经验逐步积累,写实技巧日趋成熟,在国内外各项展事上也有杰出表现。尤其需要提起的是,涂志伟在经过85美术新潮的洗礼和冲击,在经过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接触之后,对自己确立的写实艺术目标更具信心。1987年,涂志伟来到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州(IOW A)德瑞克大学(D rake U n iv a rs ity)继续深造。他的油画技巧受到他的美国老师朱尔斯基希恩鲍姆教授很高的评价。他在给校招生委员会的评语中写道:我们招收的这位研究生,可以说是美术系有史以来最好的研究生。涂志伟能到我们德瑞克大学学习,将对我们美术系有重大价值。

涂志伟在美国认真了解当代西方美术现状,研究博物馆中收藏的历代大师的杰作和现代艺术,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技巧,当然同时要克服包括语言在内的许多困难。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导师对他的艺术水平评价说:涂志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技巧超群,他控制、把握艺术画而的能力是现今同龄画家中少有的。他正在融合和发展现代艺术。在美国学习期间,他也开始暗暗思忖和比较当代中西画家的写实水平与能力,认识到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和他自己艺术的优长与不足,意识到应该在西方古典写实技巧与中国民族传统绘画的结合上发掘自己的潜力。在这个问题上,涂志伟的前辈们已有过不少思考并取得若干探索成果,但均因战事、动乱或政治运动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给涂志伟这一代人以安定的政治环境和广阔的国际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

涂志伟是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深入美国写实主义画坛的,并能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具体地说,他的作品从取材到表现语言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用恰当的方式得到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承认。涂志伟在实践中意识到,既然艺术语言是世界性的,好的艺术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艺术和普遍的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性既然是共通的,各民族的审美趣味本质上也应该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手段有差异而已。即使表达手段,也可以通过交流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借鉴和吸收的目的。基于这种认识,涂志伟满怀信心地进行新的探索,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从中国历史中寻找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突破。

涂志伟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很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他创作的人体油画《裸女一号》和描写劳动者形象的作品《餐》《邻居》就受到画界的好评。这为他转入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当然他还会而临新的问题。因为创作历史题材绘画,除了需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十分熟悉外,还需要描写历史场而,处理相应情节,渲染历史气氛,以及解决与此相关的造型与色彩等课题。为此,他收集大量史料,在研究史实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绘画表现的题材。近十多年来,他先后创作了《司马迁》《七步诗》《虞姬舞剑》《博大与和谐》《反弹琵琶》《文成公主》《昭君叙汉》《唐代乐舞》等。很明显,上述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件,另一类是表现某种抽象精神的场而。从涂志伟所选择的第一类题材看,他是一位深谙历史画创作原理的艺术家。他懂得,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一类历史人物或事件,必须要有一定的情节和一定的戏剧色彩,方能使画而内容展开。而这些故事和人物不仅是家喻户晓的,而且还应该是特定历史的一个环节,甚至是某一段历史的缩影。正是由于这些故事和人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人文的深度,艺术家方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发掘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表现和弘扬某种精神。与此同时,涂志伟更清醒地意识到,在处理历史画J清节故事时,要很妥善地解决故事性、文学性、戏剧性与绘画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过分张扬情节和故事,要使它们服从绘画性,而不能使其削弱。为了这个目的,画而上的人物的动作必须有所节制,不应过分夸张,重点要放在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上。还有,在处理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情时,要选择高潮前的一瞬间,给观众留下思考、回味和联想的余地。涂志伟通过对绘画史的研究和对历代大师作品的揣摩,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对这些原理有相当的认识,并把这些原理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读他的历史画,我们为他的出色的艺术构思、形象塑造和气氛渲染的能力所感佩。如《七步诗》中曹植、曹王及周围人在这特定时刻复杂心理的微妙描绘,很有艺术震撼力;《虞姬舞剑》中传达的悲剧色彩,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昭君叙汉》和《文成公主》中的和亲主题被涂志伟别出心裁地演绎为充满和谐与爱的场而,予人耳目一新之感灵动而厚实的笔触,丰富而微妙的色彩与色调,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是涂志伟油画语言的重要特色。油画语言真实性和生动性的基础不仅是结构的严谨,而且还需要与之相应地处理光的明暗和色彩冷暖关系,解决空间氛围的难题。这些,往往是先天不足的中国写实油画所缺乏的。涂志伟通过长期的磨炼,逐渐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塑造的人物是厚重、立体的,他笔下的色彩是绚丽、丰富的,他创造的画而有可感知的空间氛围。还需指出的是,他重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传统,也思考和研究如何从民族传统的写意手法中吸收养料,并将其用于油画艺术。他的想法似乎不是用写意的方法来创作油画,而是在写实的油画中加强写意性,如注意笔触的曲折变化,以加强主观感情的表达;适当用色彩渲染的方法来减弱形的写实;注意人物动作、表情和画而神韵的表现;适当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如敦煌壁画)中的一些写意绘画技巧,等等。

说到敦煌壁画,涂志伟有特别的感情。1980年他到敦煌考察,临摹了不少石窟壁画。尤其是莫高窟第112号石窟的西方净土变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反弹琵琶》《唐代乐舞》就是根据他对敦煌壁画以及许多古代历史文物的研究结果创作出来的宏大歌舞场而,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宫廷盛会的情景。涂志伟在历史画创作上并未就此}卜步,即将进入21世纪时,他又制订了宏大的创作计划,要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十件反映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幅油画创作,其中包括现在已经完成的肢体语言系列组画《头,书,大坑》《背,长城,月亮》《腿,秦军,大地》《手,木筏,黄河》《乐舞,编钟,古音》和即将创作的关于历史上修建皇宫、皇陵,楚汉相争,唐代社会与佛教,敦煌艺术宝库等题材的作品。可以看出,涂志伟在自己的创作中越来越关注中国历史上带有悲剧性的事件,越来越关注劳动人民的遭遇和命运,画而更为宏伟与浑然一体,艺术语言也更具写意性。

涂志伟的艺术创作在美国油画界得到了承认,屡屡获得油画创作大奖和其他殊荣,并于2004年被选为全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涂志伟之所以能在写实油画领域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他的勤奋与钻研精神外,还得益于他的全而的艺术修养,特别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修养。他善于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融合中西文化艺术的成果,通过取材中国历史和吸收民族绘画技巧,赋予写实油画以新的精神。他的历史画不论写悲剧性场而还是描绘欢乐性的歌舞升平的景象,都渗透着一种人文气息和仁爱精神。因此,在他的这些作品前而,我们在赞叹他高超艺术技巧和他敬业精神的同时,也会从一幅幅精彩的历史画而中自然地引发出许多思考,并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涂志伟的名字是比较响亮的,他是广东的一匹黑马,20世纪80年代就已闻名。涂志伟的名字很熟,画也很熟,今天才真正见而。他在美国已经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我觉得这是历史造就的一位优秀的画家。看他的请柬上的画,非常震撼。画得这么有力量,那种力量是很震撼人的。

以前他的画都有具体的署名,如《七步诗》《贵妃醉酒》,到后来的肢体语言组画,这是他的跨越一一他的绘画跨越了民族,走向了世界。他的画越来越世界化,让不同民族的人,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的人都能感受到,通过肢体语言的形式成为世界性的共享艺术。他后而的转化是一种升华,像他的《乐舞,编钟,古音》,讲的完全是中国的故事,却用了特殊肢体的形式语言。他的《背,长城,月亮》是一个转折点,到了《手,木筏,黄河》我觉得完全解脱出来了,就是用手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从一个华人画家升华到世界性的画家,这是他的成功。他的艺术从写实到真正成为世界的语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一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著名评论家陶咏白教授

涂志伟这几幅历史画,我是感慨万分。他远在万里之外不忘祖宗,这种精神非常了不起。看了涂志伟先生的画真是很感动,也很感激。他的艺术道路充满了民族的激情。他在美国,他的画很中国。涂志伟先生的绘画风格,我也很喜欢,色彩绚丽,造型很结实。他的历史画中的每一个形象都经得起推敲。一个画家、一个个体,在风格里而要走到极致,像涂志伟先生一竿子插到底,完全是大构图,营造气氛、空间,营造意境,在路子上走到极致。所以,接到邀请函,我很乐意来为这样的画、为这样的画家、为这样的作品摇旗呐喊。

一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油画家刘秉江教授

我是1999年在芝加哥遇到涂志伟先生,我到一家画廊看了他的画后,说实在话,确实是一种震撼,当时的时髦话是文化的震撼。当时对我本人来说出国走了一圈,是把当代艺术考察放在重点的位置上,在这样视觉的认识范畴里,看到了涂志伟先生的作品后,反而是受到一种文化震撼。他的语言脉络或者是内容脉络是很亲切的。我看到了历史中的东西,给了我文化上的震撼。这本身就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思考中国美术的发展。其实不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文化主体性是不是被我们自己忽略了?这是我第一次受到文化上的震撼。

第二次受到震撼,是我在涂志伟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定力,看到了扎扎实实向深处推进。我在反思我们认识艺术的角度,我们是不是有问题?我认识今天的艺术,认识中国的艺术,认识中国现代艺术的角度是不是应该自我检讨?在八年之后,有幸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他的作品,对我来说更是一次震撼,更多的是从他的绘画上受到了震撼。我觉得涂志伟先生在文化上的自信和选择上的定位,已经做出一个中西融合的示范,他的道路确实给我们做史论研究的人启发,有借鉴作用。

一一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宋晓霞教授

我以前和涂志伟不熟,但是他的画而很有震撼力,我看了展览以后很感动。我觉得出国20年的画家,能够坚持表现社会性的主题、历史性的主题,而且内涵很丰富、很有表现力,这个现象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涂志伟确实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特例。一个画家在国外那么多年,越来越注重历史性的题材。我也看了他的一些小画,画的肖像也是表现J哇很强,内涵很充沛,对人、对生命都有深刻的思考。几幅历史性的大画,我觉得整体上的震撼力是画而的结构。我们现在看到的肢体语言系列组画的历史画的结构、肢体结构方式,是他的一个特点。在这几幅里而,我最欣赏的是背,长城,月亮和手,木筏,黄河,头,书,大坑这个也很好。他的题目叫《背,长城,月亮》,用几个典型的肢体作为形式语言,实际上是用特别典型的东西在解构画而。看了以后我有一种直接的感觉,画而的表现形式很好,很有震撼力,特别是长城、石头和人的组合;脉络的组合,手、木筏、黄河的这个表现性更强。

一一北京画院画家王志纯先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