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美术人才的社会作用

美术人才的社会作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27 02:53:39
美术人才的社会作用
时间:2022-08-27 02:53:39     小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不可避免。新时期的大学文化中蕴含全球各个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以各种方式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多元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同时多元文化中部分不健康的因素致使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问题,重视外来文化、忽视本国优秀文化的现象时有出现。作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正面引导,多途径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意识。

【关键词】文化自信软实力美术人才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以及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历经了五千年砥砺淬炼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它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理想的追求与探索,反映了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必经之路。唯有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化才能不断繁荣兴盛、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在《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一书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被列为八大重大专题的第一项给予重点阐述,这足以证明国家领导人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脉。不忘初心,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现如今,中国正在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将古老和现代的中国智慧贡献给全人类,并努力通过重要的国际会议、大型国际活动和赛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与实力,力求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拥抱世界,凝聚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共识与共享。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肩负建设祖国重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高层次人才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我国软实力建设,以及能否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唯有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国的文化建设才有后续发展的力量和保障。

二、美术类人才的社会作用

众所周知,美术除了具有审美与教育功能,还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无论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曾向世人完美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在现代生活中,美术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而美术人才的作用也早已不仅仅是人们狭义上的理解——绘出美丽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他们也不仅仅是为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提供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他们的作用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作品更是具有非常多的社会功能.艺术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等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不但能够起到弘扬中国精神的作用,还能给人以启发,培养人们的思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浙江省为例,在近几年的文化振兴、乡村建设、五水共治、旧城改造以及美化城市过程中,浙江省的艺术家功不可没。他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无数佳作,在努力让山更青、水更绿、城市更美的同时,为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八八战略”)中第八条明确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省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世界名校,在浙江“八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更是一马当先,广大师生努力用自己的作品服务社会和广大百姓。如今,该院师生所创作、设计和打造的作品和产品早已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无论是世博会、G20峰会还是即将举办的亚运会,中国美术学院都以一流名校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强烈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然而,也应该看到,由于美术类院校的学生较早接触到西方文艺作品,在进入大学之后,在专业学习与创作以及海外交流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在丰富他们生活的同时,各种因素也会对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些思想不够成熟的青年学生会因此被误导。近年来,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轻视本国文化,盲目追随、效仿西方宗教礼仪的现象在校园内时有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文化人才,以此作为支撑来代表民族的精神和领衔时代的发展[2]。

三、全面培养高素质美术人才的文化自信

自古以来,教育与文化就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思想教育是培养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教育,必须加以强调和重视。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高素质美术人才,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位置和主流文化的正确导向[3]。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并通过多种渠道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高校应为艺术生创造浓郁的学风、优良的教风和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提高艺术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4]。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引领,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美术学科专业性非常强,美术院校的广大专业教师更应该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要更新理念,尤其是在校园网络建设和在线课程建设中,要加大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注意引进和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中的精髓,更要加大对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用创新的思维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跨界合作、高科技媒介的运用,将传统的优秀文化以全新的面貌、更具魅力和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培养学生创造出更多最具中国特色、能代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艺术精品。在对美术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把“品学通、艺理通、中外通、古今通”作为高规格人才的培养标准。作为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5]。因此,无论是思想政治课、外语课还是文学课,教师都要对原有的以强调基本知识讲解和解读为重点的文化课进行彻底改革,构建全新的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网络自主课程学习和实用课程选修课三者结合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涉及外来文化较多的外语课程,不能仅仅被视为传播外国文化的平台,而应该作为培养学生具有出色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自信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窗口。外语专业的教师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要通过改革让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具备输出、宣传、弘扬的功能。要利用网络和外语课堂积极探索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国际表达”,阐释好中国特色,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有学习西方文明史的课程,更要增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还要进行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设置。同时,要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并组织学生参与翻译反映传统文化和优秀现代文化的文艺作品。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学习和翻译,不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结语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美术类高等院校不但需要培养一流的美术类专业人才,更需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整体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中明辨是非与真伪,从而不再盲目崇洋媚外,在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成为立场坚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钱晓芳.文化自信视域下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J].西北美术,2018

(1):30.

[2]赵付科,孙道壮.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6

(5):14.

[3]张志娟,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

(6):128.

[4]解甜雨.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探究[J].素质拓展,2018

(12):59.

[5]解雯.研究生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浙江大学文科类研究生示范性课程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4

(2):10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