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山南果谐与拉萨堆谐的比较讨论

山南果谐与拉萨堆谐的比较讨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55:38
山南果谐与拉萨堆谐的比较讨论
时间:2023-08-07 22:55:38     小编:孙雅明

一、果谐与堆谐的概述

祖国西陲边疆的西藏因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被称之为世界屋脊。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里有古老而多元的宗教文化,以及绚丽夺目的民族歌舞艺术及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资源,被世人誉为歌舞的海洋。其中果谐和堆谐是西藏民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两种艺术形式。

果谐意译为圆圈歌舞,是藏族最古老的歌舞艺术品种之一。果谐这一歌舞形式无论是在西藏的草原牧民文化区,还是在河谷农耕文化区,都极为盛行,此歌舞涵盖所有藏族居住的任何地方。果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狩猎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获得狩猎成果时,欣喜若狂,有意识的将狩猎经过或自己在狩猎过程中的表现向他人展示、炫耀,但由于语言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完整地传递信息的水平,促使人们把整个狩猎过程以还没有形成语言前的各种音调以及手舞足蹈的方式概括地模仿再现给他人,以此来试图传递信息。这种有意识的模仿形成了原始果谐歌舞的雏形,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大量果谐歌舞作品的动作以及衬词中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在狩猎时的一些动作雏形和集体围猎时的去去的驱赶猎物的喊声以及呼唤同伴时的秀秀的喊声等。而堆谐意译为堆地区的歌舞艺术,流行与雅鲁藏布江中部的拉孜、昂仁、萨迦和拉萨、山南等地,而在拉萨之所以称此类歌舞艺术为堆谐是因为此类歌舞发源于堆地区,故得名堆谐,而在拉孜、昂仁、萨迦等地称此类歌舞艺术为扎木年夏卓。

二、果谐与堆谐比较

(一)音乐结构

堆谐和果谐两种歌舞形式都是由慢板和快板组成的二段体结构,其演奏、演唱形式上慢板和快板的曲调、节奏基本一致,只不过存在着速度上的差异和节奏上的压缩。本文以堆谐《阿觉底》和果谐《索罗亚姆》作为典型案例来加以分析。堆谐由器乐前奏+慢板主题+慢板小尾奏+快板前奏+快板主题+尾奏组成。从细节角度来看,由于果谐的歌舞没有参与旋律乐器,所以它的慢板结构上没有前奏和尾声,而堆谐已发展成为旋律乐器参与的歌舞,继而在果谐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器乐的小篇幅前奏和尾奏,从而即丰富了曲式上的结构形态,又起到了将乐曲情绪、节奏、速度、音高统一的作用。快板部分的结构两者可以说是完全一致,只是果谐的前奏只有节奏没有音高概念上的旋律,而堆谐却有具体的音高和旋律线条。同样,无论是果谐还是堆谐它们的快慢板相对独立,不管删去哪一部分都不会对另外一部分造成太大的影响。从曲式的角度分析,果谐和堆谐的结构形态是一个基因母体里派生出来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舞蹈动作

果谐和堆谐在舞蹈动作上均以脚下的舞步为主,手上的装饰动作为辅,果谐的舞蹈动作主要以跺、踏、踢、撩,膝盖的颤动,手臂的甩动为主,细分为三步一提、双晃手、前踢步、手用力上下甩动。堆谐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为三三步一提、前踢步、前后甩手、一步一点、围腰手以及上身的左右摆动。

(三)音阶

不管是堆谐还是果谐基本都是以没有参与4和7的五声音阶为主。

三、结论

最后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山南果谐还是拉萨堆谐,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山南堆谐和拉萨 堆谐服务的人群不同,伴奏的形式不同,流行的地域不同,表达的思想不同。共性:其历史的发源上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舞蹈的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表演的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其曲式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同根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