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散文两篇 2014年4期

散文两篇 2014年4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01:02:48
散文两篇 2014年4期
时间:2023-03-21 01:02:48     小编:

白云寺记

三月,春风已使河水倒影棵棵翠柳了,古老的黄泥河小镇依旧充满静谧,电线杆上和墙上贴了一张张大红纸写的通知:阴历二月十五日,白云寺举行开光典礼。这消息以风的速度传播出去,街上便见到一些不熟悉的人和小镇上的人三五成群地谈论白云寺开光,像谈论自家修房建屋一样充满热情。

阴历二月十五日,晴。太阳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的油菜早过了旺盛的花期,静静孕育着籽粒。太阳使油菜泛出草的气息及割蔬菜的气味在风里荡来荡去。黄色的油菜花细碎地铺成一巨大的毯子,风使黄波在绿地上翻滚,很引人注目。无论走山路、田埂路还是乡村公路,都要穿过大小的花海。一个盛大的节日将要来临,田野都散发新气象了。

白云寺坐落小镇的西角,居于一座大石山的中上部。有人告诉我:就是在那白色的石壁下方。爬石山的有很多人,走着不同的路,却向一个点汇合,无论是车辆还是小路上的行人,乃至从根本没路的山中行走的人,都像河流一样奔涌向前:大海是河流的归宿,水总是要流到一起的。我也痴迷地加入赶路的人群,互相很少说话,平路上走得快,爬坡便自然慢下来。前进的人潮趋动着我的双脚,根本没有停歇的愿望,一群漫无目的的鱼,顺水流到一起来了。人群是条极艳丽的带子,许多人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几个老年妇女蜗牛般移着,被一伙人抛在了后面,他们喘着粗气低垂着头,背着的包提着的篓里放了些蜡烛、香、香油,似乎与开光更有些牵连。他们表情严肃,单花白头发下那张张满是皱纹的脸便很容易赢得尊爱与敬重。长时间跋涉,我到了白云寺边的小村。开光典礼对于小商贩来说无疑是赚钱的好机会,他们买易携带而又廉价却急需的东西。大堆的苹果在阳光下展露着成熟,矿泉水以步兵的方阵摆在一起,摊子上还有糕点、梳子、小喇叭、小手巾之类。卖凉粉的大妈早将青黄的酸汤打进土碗,不由让人走近。小村去白云寺的路上铺满碎石,来往的人打着招呼发着畅快的笑。当香客低头向菩萨接近时,游人却是来去的吹弹打闹,在香客的眼里,这是神的节日。在游客的眼里,这是提供欢快会友的小时机。不同的目标的人聚集到一起来,增添了一些热闹的气氛。

白云寺是一个古老的寺庙,在我眼里该是有大殿小殿和居士香客住的房间的。到了才知只有大殿和几间小平房,到处都挤满了人。大殿里三个穿黄袈裟的高僧正轻闭目咏经,他们诵经文的声音是一种对菩萨的呓语,我无法听清。由于拥挤,大殿内闷热,见有跪于蒲团的笃诚,有站在墙角的看热闹,还有香客谨小慎微不知该默立还是下脆的惶惑。场合由仪式的严肃操作而变得雅静,虽然人群中夹杂有八九岁儿童,也只是拼命在人空里钻,却不高声说话,大人们的静默使他们受到感染,以致逐渐形成对成熟的模仿。没有谁敢高声谈论,生怕惊动了天堂里踏着莲花到来的众神。开光其实是带佛性的一种说法,大概意思是通过咏唱经文和敲打木鱼焚烧香烛接来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神赋予泥塑的佛像身上,从此佛像才有灵性。我知道这些佛像的来历,是两个从浙江来的手艺人用泥巴稻草木棍之类做出并涂上一层石灰粉而成的。正堂的几尊大佛像已上了油彩,其余的小佛像还是一身白。许是佛像面孔相似但姿态不同常人吧,便有人能指着佛像一一呼出名来:送子观音、释迦牟尼……我对佛的灵性的认识全凭借阅读,理性上我都把他们作为雕塑作品来欣赏,可能两位泥塑师傅手艺不够精湛,佛像的面貌极为单一,姿态变化不大,令人很难获得艺术的美。我不由想起昆明筇竹寺的那些罗汉雕塑来,几百罗汉塑的动态外貌爱憎善恶与人极为相近,人情味很浓,让人想到是真帮得上什么忙的活生生的人,雕塑的手艺可谓世界雕塑艺术的瑰宝了。

若说寺是香客们的世界,那寺外则属于看客了。寺外长长的摆开一条乡宴,村里借来些长年使用没上过油漆的木桌凳油黑油黑的,上置豆腐、白菜、花生之类的蔬菜,还有白米。吃素饭的人很多,来往人员只要想吃都有的是。场子早围了一圈人,那是演乡戏的。只闻鼓锣鸣响间一声低低吟唱,一群农村妇女穿着与平时常穿的颜色和外形都不相同的衣服,手里拿着道具:一根竹子上用花纸缠绕起来,外形极像旱烟袋,左右摇晃,动作单一,步伐简单。她们用假嗓唱着歌,间或还有一问一答的趣话,忽儿成圈忽儿成排的表演。看客或坐或站或评或走自自然然,虽然剧目简单,道具简陋,服装随便,但观众很多,像欣赏从没见过的演出那样专心。敢于跳唱和能够排演在乡民眼里更需要勇气和才情,与其说村民衷爱舞蹈不如说是在佩服大胆展露的勇气。原始的狂欢取决于形体自然的流动与嗓音的咏唱,所以乡戏在我眼中有一种自然而笨拙的美,是游离于戏剧舞蹈之外的游戏方式,多是欢乐的表达看抒情的继续。

我从老年人口中访得白云寺支离破碎的历史,凭借别人轻描淡写的指点找到了寺后那座和尚坟,孤零零存在于一遍竹林里的乱草枯枝中。扒开断石腐草与乱枝,见一块长方形墓碑,碑文记述一个受过比丘戒的和尚,生于咸丰壬子年六月二十三日寅时,卒于光绪壬寅年三月初九寅时,距今百来年历史。当时吃斋念佛的和尚还有八位,与升天和尚的关系分为徒、徒侄、孙。我不甘心一个世纪的寺庙仅留一座孤坟,拼力寻找昔日的遗迹,终于在新落成的寺外看到一些散乱的石头,有些成了拦地的石栏,有的成了垫路石。白云寺居石山,石头便一点也不显眼,这些石头很像柱脚石和走廊条石,细看便验证了猜测的准确。有的石上雕着仙桃、仙鹤、草树之类的图画,有的干脆雕着佛像。这些石头对白云寺有很高的价值,但乡民对价值的判断趋向于悦目,这些老石头便自然排上拦地铺路的用途。老寺的旧墙根依然在着,只是被竹林淹没,加上履了些青苔野草,便没有人在意了。离旧墙基不远有一大水塘,可能是鱼池。塘中一过道,间有一巨石扣成的平台,有老人说那原是寺庙的亭子。想昔日亭子建造后,坐卧于亭看池鱼戏游,那份恬静也品味得出来。由此想到白云寺原有的繁华。想这高居于小镇外的寺庙,每天人们听着来自高处的敲击木鱼咏经的声音,会给小镇上忙碌的众人带来些宁静的平常心吧。

新建的白云寺里旧物只有一面大鼓,木架支放在屋檐下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鼓面被红油漆刷过,鲜艳亮丽。鼓的直径有一米多,手轻碰发出沉闷的鼓音,知是好鼓。油漆刷去百年历史留下的陈旧,却也有些东西没被刷掉,朽腐的木头气息和一些虫洞还在。 看了古寺旧墙基,看了老坟与红鼓,我已无意于理解佛教“开光”的真正内涵,只知是佛事,是神仙的使者们从事的事业。我更注重从人文与历史的角度思索,浙江艺人塑的新佛像我没多大兴趣,我更注意那些在盛典中被遗忘的那些东西,它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开光”仪式节日般的欢庆中展示了崭新的建筑与佛像,对新东西的膜拜心引发了乡民的憧憬与满足。古老的物件正无言地保持辉煌历史,一种老之将遗的静默啊!

历史的暗角隐藏着昔日的光芒四射,那些智慧的光以不死的气势存于一隅,岁月轮回,明日又有多少遗弃与留下,我们该怎样取舍?

放鸽子记

放鸽子是一个美好的行动,就是放飞一只鸽子,看鸽子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在今天,“放鸽子”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不诚信行为,两个人相邀在一个地方见面,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在见面的地点,一个人没有来到,让等待遥遥无期,就是放鸽子。

我今天记录的放鸽子,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就是我和一只鸽子的关系,就是一个人放走了一只鸟。

2013年9月15日早上9点,在我的住宅,我和一只鸽子相遇了。因为我要出门一个星期,我小心翼翼地检查所有房间的门和窗户是否关好。我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查看,不漏掉一个细节。我就这么走到二楼玻璃封闭的阳台。看到的情况让我大吃一惊。地板上竟然有几根散乱的鸟毛,在几个位置还有鸟的粪便。我的家庭没有人会养鸟,并且二楼的阳台是封闭的,怎么会有鸟呆过的痕迹。从散乱鸟毛看,这些鸟毛是撕扯下来的,好像有鸟挣扎的痕迹。这个场景真是触目惊心。

我认真查看阳台的每一个角落。阳台上的东西不多,一下子就一览无余了。忽然,我看到在阳台晾衣杆上蹲着一只鸟,确切地说是一只鸽子。这是一只羽毛参差不齐的鸽子,瘦弱,眼睛无神地看着我。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只惊恐的鸽子,它在晾衣杆上移动着,是那样无力和无助。我的手企图接近它,它移开了。它害怕我。我再出手,它又一次扑腾着翅膀,离开。

我知道,在玻璃封闭的阳台上,要帮助一只困在里面的鸽子离开,必须逮着它。也许我打开所有的窗户,这一只鸽子也不会飞出去。羽毛和粪便可以看出这一只鸽子已经被困几天了。在鸽子被困几天的经历里,它已经向透明透亮的天空飞行无数次,可是遇到的都是头破血流的撞击,没有一次成功的飞翔。

在鸽子的眼睛里,只有天空,没有玻璃。人类制造的玻璃,让这一只困在里面的鸽子绝望了。无数次的抗争,除了疼痛就是一无所获。

我的手再一次接近鸽子,鸽子再一次躲避着。我想帮助它,拼命想逮住它。它害怕伤害,拼命的挣扎远离我的手。

终于,它疲劳了,被我逮住。我看到这是一只信鸽。它的脚上有一个小小的圆圈,这是信鸽的标志。它的眼睛似乎惊恐万状。它的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已经几天没有食物,又几天拼命挣扎,它已经没有力气了。

我打开窗子,双手慢慢张开,一个放飞鸽子的动作。就是这一只鸽子,在我的手掌里蹲了一会儿,然后飞起来了。它的翅膀展开,在我周围的天空盘旋了几圈,飞走了。

我看着高远蔚蓝的天空,有一些怅然若失。鸽子和人类是和平共处的,这是一只误入歧途的鸽子,它一定是从我封闭的阳台上那个小小的透气孔进来的,那个透气孔在屋檐的下方,一个三角形,每一边长度不会超过30厘米。这一只鸽子,怎么就会飞进来。飞进来,在玻璃的世界里,好像四通八达,它怎么可能记住进来的路呢。如果我不是要外出,也许我不会走到阳台上,这一只困在玻璃里的鸽子,也许就会在饥饿中死亡。如果在我的阳台上一只鸽子死亡了,将会给我带来无尽的伤痛。尽管我不是有意要困住这一只鸽子,但是作为玻璃世界的制造者,我永远逃不出良心的谴责。

放飞一只鸽子,也是放飞一种压力。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一个生命获得生存的自由,我也获得了解脱。

记录放鸽子,就是记录在生活中,一个小心翼翼的处理方式,也许就可以让一个生命充满希望,也许就能够救下一个生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