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好舌头”华少:会说还会吃才是正宗

“中国好舌头”华少:会说还会吃才是正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23 00:25:45
“中国好舌头”华少:会说还会吃才是正宗
时间:2023-07-23 00:25:45     小编:

扬州炒饭助他逆袭

在遇到《爽食行天下》栏目组之前,华少的美食悟性不算高,他对食物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而米饭最管饱,因此,在所有食物里,扬州炒饭恰好是华少的最爱。

隔夜饭、蔬菜丁、小肉块,组成扬州炒饭的几个要素,普通得很不起眼,这像极了当年的华少,虽然做着当主持人的梦,但现实让他跟专业院校失之交臂。华少就读的大学就连杭州本地人听了都摇头,可是他却把这儿当作自己梦想起航的地方。

大一那年,华少通过比赛,获得了去电台做兼职主持人的机会,可是直播室和学校之间隔了半个杭州城,每天至少有四小时浪费在路上。于是问题就来了,离校时食堂还没开火,到了直播间,华少连买盒饭的空档都抽不出来,饿着肚子顶了两天,他眼冒金星,看谁都像一块移动汉堡,恨不得扑上去咬一口解饿。

多亏学校附近还有一家炒菜馆,学生们都在这打牙祭。只卖四块钱的扬州炒饭让华少一见钟情:就是你,没错了!从点单到上菜,不过10分钟的时间,却像变魔术一样让华少看到了奇迹发生:包裹着蛋液的米粒金黄灿灿,搭配青豆、胡萝卜丁和火腿丁,两根焯水后的青菜和一碗酱汤。这盘炒饭好像自带闪光特效,把华少迷得七荤八素,左手拿筷,右手执勺,左右开弓吃得好不畅快。

就这样,一盘并不正宗的扬州炒饭,成为了华少每天中午的固定食谱,老板只要远远地看他过来,就自动让后厨先炒了起来,等华少坐定,一盘热腾腾的炒饭已经出锅。直到有一天老板终于忍不住问他:“你每天吃炒饭,也不腻味?”华少喝着大酱汤,很奇怪地反问:“扬州炒饭这么好吃,怎么会吃腻呢?”老板甘拜下风,他还是头一次遇到,能够坚持一年半只吃炒饭的顾客。但是在华少看来,虽然是隔夜的米饭又干又硬,但是经过菜油的唤醒,和配料的衬托,干瘪的米粒也重新释放了活力,与其说他吃下去的是果腹的食物,不如说他把满满的勇气和信心,都塞进了肚子里。

因为那时候的华少,既没有令人艳羡的学历背景,也没有帅气俊朗的长相,就凭借着每次从不迟到的表现和认真做节目的毅力,毕业后顺利拿到了杭州经济广播电台的工作证。虽然只是一名合同工,但是比起那些请客送礼走关系的同学,他赤手空拳地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理所应当的,他也把扬州炒饭当作了自己的幸运美食,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只要看见扬州炒饭,就忍不住想要尝一尝。

而当他跟着《爽食行天下》节目组来到扬州的时候,自然要跟正宗的扬州炒饭见见面。但是华少没选百年老店,他知道,民间小巷里的炒饭才更有烟火气息:煤气罐一开,蓝色的火苗一蹿而上,热油下锅,打散的鸡蛋“哧溜”一声在滑进锅内,结至金黄后迅速捞出,猛火爆炒米饭后,加入配料,金色的鸡蛋包裹着微黄的米粒,馋得人口水嘀嗒响。华少跟工作人员人手捧着一碗炒饭,在拥挤的美食街里大口狂吃,耳边尽是店家们的吆喝声:藕粉汤圆、豆腐花、牛肉锅贴、黄桥烧饼……在美食的簇拥下,终于跟扬州炒饭相认的华少,激动地只会说一句话:“好吃!真好吃!”

一炉火锅的温馨爱情

而在华少吃过的所有扬州炒饭里,最好吃的一顿,还是妻子周玲玲亲自下厨炒的那份“定情炒饭”。2001年,谢霆锋来杭州开演唱会,华少负责项目推广,听说策划组里缺个人,就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把同班同学周玲玲给“借”过来帮忙。虽说是帮忙,但在“把女人当男人看,把男人当畜生看”的电台里,工作要是做不好,帮忙就成了帮倒忙。好在周玲玲看上去娇小柔弱,骨子里却是个独立好胜的姑娘,几个回合下来,出色的工作能力让领导竖起了大拇指,也让华少暗暗对她倾慕三分。

演唱会结束,周玲玲要请华少吃饭,“大家都是学生,别破费了,我爱吃扬州炒饭,不如你就请我这个吧。”华少的老实让周玲玲哭笑不得,但她也很有诚意,决定自己炒一份作为谢礼。几天后,两人相约在学校食堂见面,华少边吃边说:“我做炒饭最拿手,以后我也炒给你吃。”“好。”“那你做我女朋友吧。”“好。”一碗炒饭,一个吃一个看,两个互有好感的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以情侣的身份踏进了社会,华少和周玲玲最紧要的就是找个落脚地儿。因为收入有限,他们决定跟人合租,虽然要共用厨房和洗手间,但也催生了另一个好处:方便吃火锅。入冬后的火锅格外讨人喜欢,每天趁超市夜间打折的时候,去采购半价蔬菜,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有打折的新鲜菌菇,两根火腿或者一包培根肉,就能够吊起汤头的鲜味,这时候再来一把粉丝或者龙须面,管饱又能暖身,搭配上海鲜酱,就算是全素火锅,也能吃得人心满意足。

火锅的香气陪伴着华少和周玲玲从情侣变成了夫妻,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华少在电台深受领导赏识,多次获得了“先进职工”称号。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对自己发起了新的挑战――要离开电台,去电视台发展自己的主持人梦想。

领导不愿意放他离开,更是拍桌承诺:“只要你不走,立刻给你转成正式工!”一边是铁饭碗,一边是自己未尽的梦想,华少陷入了两难,多亏周玲玲给他壮了胆:“不是还有我吗?实在不行,家里还有我赚钱呢!”有了妻子的支持,华少义无反顾地交了辞职信,一头扎进了电视大军里。

虽说只差一个字,但是电台跟电视台的工作内容,却是天差地别。华少往镜头前一站,连机位都找不到,经常因为视线错误被导播责备,而他不够主流的形象,更是被广告商发话要找人代替。现实打败了华少的自尊心,他甚至懊恼,自己在事业上升期离开了熟悉的电台,跑来电视被人瞧不起。

周玲玲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她特意早早回家,去菜场采购了蔬菜和肉品,翻出老式的电磁炉,用拖线板通上电,当华少回到家的时候,就被眼前的阵势给吓住了,餐桌上摆满了菜肴,妻子周玲玲则坐在餐桌旁,笑盈盈地看着他。

“吃火锅下馆子就行了嘛。”“自己做的才有味道,快来。”手酿的肉丸,裹上馒头屑,经热油炸至七成熟,放进火锅里一烫,立马成了翻滚的小肉球;香菇泡过鸡蛋液,油炸后酥脆鲜嫩别有一番风味;肉骨熬成的汤底里面加入了煮烂的西红柿,汤头鲜中带酸,十分开胃……夫妻俩相顾无言,就这么默默地吃着。临到最后,周玲玲把蘸过海鲜酱的白菜放进华少碗里,“汤是越熬越香,苦吃越吃越少。现在火锅都能想吃就吃了,有什么熬不过去的呢?”华少没有作答,大口扒拉着白菜,把眼泪和决心,一同咽进了肚子里。 他决定放低自己的姿态,从暖场主持开始做起。所谓的暖场主持,就是在节目录制时,负责调动观众的情绪,但永远不会出现在电视镜头里。完成任务后,华少就钻到摄像机后面,观察台上主持人的一举一动,或者钻进导播间,听前辈们点评现场,慢慢从别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后,华少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一股东风吹来。

东风吹起的那年,是2007年,浙江卫视开始酝酿《我爱记歌词》,做电台DJ出身的华少从朋友那打听到消息后,心动不已。光心动没用,得打入节目组内部才行,于是华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蹭开会。每逢节目组要开会前,他就去会议室门口守着,假装跟人聊天,当通知开会的时候,就借机把自己加塞进去。而当他说起自己制作音乐节目的经验时,分管领导不由眼前一亮,“这小伙子思路挺不错啊!”就这样,华少的第一步达成了:在领导面前混了脸熟。

紧接着,华少又开始了第二步:跟同事们打成一片。得知需要节目录制场地时,他立刻联系了在酒吧当总监的朋友,并配合节目组完成了对外的宣传工作……就这样,打了一连串的酱油,所有人都觉得,要是不把华少的名字写进制作人员名单里,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于是,顶着多重身份的华少,终于进了《我爱记歌词》栏目组,并借此成功上演了事业的第二次逆袭。

通过主持《我爱记歌词》,华少因此跃居为浙江卫视的一线主持,而他更是凭借着好口才,与朱丹搭档一起完成了当年9天9夜跨年欢唱直播节目,整整212小时的节目,不仅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是让他得到了集团大领导的认可。熬了两年,华少终于尝到了妻子所说的“苦尽甘来”的滋味!

美食之旅练就“好舌头”

从《我爱记歌词》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到《中国好声音》走红大江南北,华少用了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华少和妻子有了大儿子“文哥”和“小儿子”――美食节目《爽食行天下》。

作为节目主持人,华少除了要在镜头前给观众找好吃的,幕后也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中国菜菜系庞杂,街头巷尾的传统小吃更是数不胜数,哪个最具代表性,哪道菜背后的故事更吸引人……要是他自己都一知半解,做出的节目又怎么能打动观众呢?

于是华少开始补课,这下他才知道,光炒饭一类,就有数十种,鲜味十足的蟹肉生菜炒饭,粤式的叉烧炒饭,养生点的还有绿豆薏仁炒饭,讲究颜色搭配的春色炒饭……华少终于明白了,所谓的美食,不仅要能满足胃袋的生理需要,还要能满足味蕾与视觉的双重审美需求。而要找到它们,势必要有“好舌头”做向导。

练出“好舌头”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放开吃。华少跟着节目组全国各处飞,陕西的酸汤面、山东的棒子鱼、厦门的蚝仔粥,甚至连马来西亚的@条汤、韩剧的明星食品……都成为了华少的盘中餐,也让他这个美食主持当得愈发得心应手。一次去西安做节目,看着老板从祖传的肉臊子缸里盛出流油的肉块,站在一旁的华少激动不已,说话都能听见口水打滚的声音。为了入乡随俗,他拉着嘉宾一起,蹲在马路牙子上吃面条,情绪流畅自然,几乎没有NG镜头,以至于现场导演都忘了这是在拍节目,忍不住把手伸进了镜头,不得不NG重来。华少倒是很开心,因为这样又能吃一碗了!

从国内吃到国外,吃出了“好舌头”的华少,回到家,也想着给老婆孩子露两手,但是人往厨房里一站,面对锅碗瓢盆,就又变回了那个只会扬州炒饭的门外汉,好不容易炮制了一道老北京炸酱面,还被儿子吐槽说:“炸酱面两头放胡萝卜丝,中间是黄瓜丝。”6岁的儿子最爱看《爽食行天下》,里面每一道菜的样式都记得清清楚楚,华少只能请老婆出马,才算勉强交了答卷。

《爽食行天下》加上“好舌头”,华少的多重才艺,在2014年受到央视青睐,邀他主持《中国味道》。为了欢迎他的加盟,节目的造势片花里,更是打出了双重“好舌头”的广告词,华少也不负众望,把自己在《爽食行天下》节目组里学到的经验灵活运用,每道食材背后的故事他能娓娓道来;当选手紧张的时候,他又拿出了安慰《中国好声音》学员的本领,几个巧妙的解围,就帮选手平复了心情。

苦是人生百味最难忘的一种,而舌头的记忆又比身体更长久。当年吃扬州炒饭果腹的华少,唯一的梦想,就是成为合格的主持人。而如今,他吃掉了人生路上无数的艰苦,终于拥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好舌头”,这个主持人,够正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