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6 01:05:26
解读3~6岁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时间:2023-08-26 01:05:26     小编:

3~6岁的宝宝处在人生开端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教育层面有效避免和制止宝宝的(隐性)攻击行为呢?

“宝宝攻击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宝宝的攻击行为源自其本能的驱力,简言之,宝宝体内天生具有某种攻击特质,或本能促使其隐藏的攻击行为借助某诱发事件最终爆发出来。

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来自于宝宝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例如,由于压力大,宝爸工作之余常打一些攻击性游戏,如CF/CS,或者表现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如谩骂、争吵等等。这时,如果宝宝在身边目睹了这一行为,那么,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对72名3~6岁的宝宝做过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处于攻击性背景下的3~6岁宝宝,会比在无攻击背景下的宝宝发生更多的攻击行为。

3.认知心理学认为,宝宝一切的攻击行为来自于宝宝对诱发事件的看法,即主观理解。如两个宝宝在一起玩耍,突然A把B推倒了,那么B会怎么反应呢?如果B认为A是故意把他推倒的,那么接下来他就有可能发生攻击行为,如打骂A;相反,如果B认为A不是故意的,那么可能一句“对不起,没关系”就能解决这次的“小事故”。

“宝宝攻击行为”的家庭教育解释

当然,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宝爸宝妈不良的行为示范。

如果宝爸宝妈经常在宝宝面前争吵、谩骂甚至打架,无形之间会给宝宝一种压抑或家庭不幸福的心理体验,俗话说“上行下效”。久而久之,宝宝的认知系统就接受了这样的应对模式,在类似的情境中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

2.宝爸宝妈对攻击者的行为表现做出不正确的态度。

在自己宝宝受到攻击时,是鼓励宝宝“以牙还牙、以恶还恶”还是冷静智慧处理,即宝爸宝妈的引导方式将关系到宝宝的处事风格。

3.宝爸宝妈对宝宝过分地溺爱。

现在独生子女众多,宝宝是整个家庭的“小霸王”或“小皇帝”,长期以往,会使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当外界或其他人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便容易采取攻击的行为以示反抗。当然,宝爸宝妈对宝宝过分严厉也是不恰当的。

宝宝攻击行为的4个区分维度

宝宝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可能存有另外的内心需求,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划分,我们可以将3~6岁宝宝的攻击行为分为以下4类:

1.取乐性攻击

宝宝使用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以取得精神愉悦。

2.手段性攻击

试图获得某一目的而产生的攻击行为。3~6岁宝宝的攻击行为大多属于此类,往往集中于争夺物品的所有权和行使权,如宝宝之间互相争夺玩具、为某一游戏角色争吵、把别的幼儿从保护对象(如玩具)旁边推开或阻止靠近。

3.模仿性攻击

模仿是宝宝学习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影视和大众传媒给予宝宝丰富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充满着未知的挑战。例如宝宝看了武打或暴力影片时,会模仿其中“英雄形象”的攻击行为。

4.习惯性攻击

宝宝多次出现攻击行为后,没有得到宝爸宝妈的及时纠正,因而养成了某种习惯使得这种行为频发。这种行为的动机或意图往往不是很明确,形式也多种多样,如言语讽刺、挖苦、谩骂,使用工具拍打别人的头部或身体。

制止宝宝攻击行为的原则

切记不可随便打骂宝宝,而是弄清原因,对症下药。

教育学者大多认为宝爸宝妈应对宝宝进行赏识教育,给宝宝积极的暗示。长而久之,促成宝宝自尊心、自信心等多种能力和品格的养成。

3~6岁,正是宝宝心理发展的第一关键期,家庭教育不能信奉传统的棍棒教育,宝爸宝妈应该做的是放低姿态,蹲下来与宝宝一起看世界;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时,宝爸宝妈不可随便打骂宝宝,应找出宝宝发生这一行为的根源,对症下药。

让宝宝远离攻击行为的3点提示

Tips1.净化、塑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为宝宝选择动画片或是其他电视节目时,尽量避免选择有攻击行为的内容。

Tips2.社会各界也有义务为宝宝创设健康环境。

适合宝宝观看的动画片等内容,应该具有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以媒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宝宝习得正确的行为模式。

Tips3.重视家庭教育。

1.宝爸宝妈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为宝宝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宝爸宝妈应主动寻求、接受儿童教育培训,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育儿策略。改变过去以体罚、打骂为主的教养模式,同时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严厉地对待宝宝;留心观察宝宝的细微变化,无论是情绪层面还是行为层面;教育宝宝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宝爸宝妈之间要及时沟通,切莫大意。

2.培养宝宝宽容、谦让、理解等优秀的品格。

可以用古典文化熏陶宝宝,引导宝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宝宝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训练宝宝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如遇到矛盾冲突时,多从对方角度考虑事情。这些做起来虽然有些难度,但好品格的形成都是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以,宝爸宝妈要好好地留意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细节。

3.提高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3~6岁的宝宝,正处于对宝爸宝妈权威的崇拜时期。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宝爸宝妈应做好榜样,引导宝宝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面对冲突情境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宝宝的情商与社会交往能力。例如当小朋友不小心碰到自己时的处理方法,用“对不起”来代替攻击式的报复行为;再如玩同一个玩具时的应对方法,可以让宝宝与同伴商量好每个人玩的时间,事先制定好规则,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