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2 00:24:04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时间:2023-06-12 00:24:04     小编:

摘要:继陆深校勘《史通》后,张之象与张鼎思也分别依据它本相继对《史通》进行了进一步的校勘。张之象依据宋本,张鼎思依据家抄二三本,都对《史通》进行重新校勘,虽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体上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赞赏。在促进《史通》的进一步流传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张之象;张鼎思《史通》

(一)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又字玄超,别号碧山外史、王屋山人,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他由诸生入国学,嘉靖中任浙江按察司知事,后辞官回乡,潜心著述。晚居秀林山,罕入城市。家有“猗兰堂”和“细林山馆”,是他刻书和藏书之地。张之象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诗集《张王屋集》、《太史史例》、《离骚绮语》、《楚范》、《唐诗类苑》、《唐雅》、《彤管新编》等。

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是在万历五年(1578)。其校勘《史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刘知几及其书《史通》的同情与赞赏。在同情刘知几“三为史官,颇不得志,愤懑悒”[3](p7)的同时又对其书《史通》大加赞赏,认为其是“备载史策之要,剖击惬当,证据详博”[3](p7)。可惜该书“历岁滋久,浸就散逸”[3](p7)未得到该有的重视。二是对陆深校勘版本的不满意。陆深据蜀本《史通》校勘该书,仍然有诸多错误。张之象偶得《史通》宋刻本,认为大胜于蜀本,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校勘。

此次校勘,张之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与同郡人徐虞卿、冯美卿等,参考众本,丹铅点勘,以宋本为主要依据,其他义通者,仍两存之。二是“增七百三十余字,去六十余字,而《曲笔》、《因习》二篇,增补缺略,已成全书”[3](p7)。最终“反复折衷,(《史通》)始明润可读”[3](p7),张之象乃“倡义捐赀,镂板流布”[3](p7)。后人将其校勘的版本称之为“张本”、“象本”或“云间本”。

对于张之象的此次校勘工作,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肯定。王惟检认为张之象本“大善,有数处极快人心者”[4](p248);黄叔琳认为张之象本“宋时旧本,比之他刻为长”[5](p435);卢文认为“何氏镗以朱氏影宋抄本校张之象本,知张本无大相乖舛者,在郭本之上”[6](p444);张振认为“象本是陆深以后第二个版本,初不为人重视,经何镗取与华亭朱氏影宋钞本互校,信其序言依据宋本校刻之言不虚,洵乃旧刻《史通》之善本”[7](p765)。当然也有不足,如“鲁鱼亥豕,尚有沿误,如误‘凡’为‘烦’,误‘茑’为‘燕’,误‘名’为‘君’,误‘愚’为‘偶’之类”[5](p435)。

(二)张鼎思对《史通》的校勘

张鼎思(1543-1603)字睿甫,号慎吾,长洲(今属河南)人。万历五年考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后历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江西按察使等职。主要论著有《琅邪曼衍》、《考工记补图》、《琅邪代醉编》等。

张鼎思此次校勘主要做的工作有:一是对文章内容的删改。“篇章有应合、应岐者,合之、岐之;书名有应删、应益、应定者,删之、益之、定之。”[8]二是对文章内容的增减。“《曲笔》篇为增四百卅余字;《鉴识》篇增三百余字,而去其自它篇羼者六十余字;《因习》上卷已亡,刻中数行宜削而不削者,慎之也。”[8]三是对原有版本的继承。“它无可据者,姑仍其旧。”[8]

对于张鼎思的此次校勘成果,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据四库馆臣考察得出,自张鼎思本《史通》刊刻后,世传《史通》皆以其“为祖”[9](p757)。现代著名版本学家王重民认为“明人所刻《史通》,以此本(张鼎思本)为最善。”[10](p149)更值得一提的是,张鼎思曾将自己所校勘的《史通》版本寄赠郭子章,郭子章因公事繁忙无暇研究此书,故将其转寄其次子郭孔延,并命其据家藏本,细为校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郭孔延《史通评释》的著述与张鼎思本《史通》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总结

张之象与张鼎思继陆深之后,相继校勘《史通》,纠正了陆深本的错误,弥补了其固有的不足。这就为《史通》在明代社会的广布流传,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后世学者多是直接或间接依据二人版本,才对《史通》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郭孔延即据张鼎思本与家藏本,完成了《史通评释》的著述;王惟检即据张之象本,认为其为善本,大胜于郭本,完成了《史通训故》的著述;黄叔琳在王惟检本的基础上,完成了《史通训故补》的著述;最晚的浦起龙又博采众家之长,完成了《史通通释》的著述。虽然二者校勘的版本也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其在促进《史通》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