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蕃尼古道探析

蕃尼古道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3 01:22:19
蕃尼古道探析
时间:2023-07-13 01:22:19     小编:

摘要:蕃尼古道为唐蕃古道的延伸,其对中印及藏印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蕃尼古道的存在对现今建设中国通尼泊尔公路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从蕃尼古道开通原因、路线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进行深入探讨。蕃尼古道并非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在尼婆罗赤尊公主嫁与孙赞干布才始开通,笔者认为其开通时间要比赤尊公主入藏时间要早。蕃尼古道的开通极大促进了中印两国文明的交流,是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蕃尼古道;吐蕃;交通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睡,四周有高山围绕,既无水运舟揖之利,又无车运畜驮之便。这样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致使西藏闭塞,随着吐蕃王朝的兴起与对外扩张,出现了西藏通向内地、于阂、南诏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的骡马释道,形成了“唐蕃古道”、“丝绸庸香之路”、“川康古茶道”等通向外界的古道。蕃尼古道出现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与尼婆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纽带。尼婆罗与吐蕃西南接壤,文化和宗教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关系紧密。

一、蕃尼关系

蕃尼关系的加强是蕃尼古道得以开通的前提,而其开通后又进一步促进了藏尼关系的发展。尼婆罗为今尼泊尔的古译,唐时期尼婆罗是以今加德满都谷地为核心的统一政权。尼婆罗王国地处中国与印度之间,与吐蕃政权仅有喜马拉雅山脉一山之隔,南部与印度接壤,所以中国同印度的交往是同与尼泊尔交往的历史密切相关的。《旧唐书・西戎传》:“泥波罗国,在吐蕃西。其俗剪发与眉齐,穿耳,揎以竹筒牛角,缀之肩者以为姣丽。食用手,无匕箸。其器皆铜。多商贾,少细作。以铜为钱,面文为人,背文为马牛,不穿孔,衣服以一幅布蔽身,日数盥浴。以板为屋,壁皆雕画。俗重博戏,好吹蠡击鼓。颇解推测盈虚,兼通历术。事五天神。镌石为像,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①。据《大唐西域记》载:“尼波罗国周四千里,在雪山中。……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外道异学,其数不详”②。晋代高僧法显于隆安三年从长安出发,经新疆到达印度后又转入尼泊尔南部平原,参拜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法显成为有史记载最早访问尼泊尔的中国人,也是有确切记载进入尼泊尔的第一位外国人,由此开始了续上千年中尼友好交往的历史。

有学者认为西藏与尼泊尔在族源上有相似性,“在尼泊尔正式承认的59个本土民族中,其中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南脊高海拔地带的诸多民族在族源和文化上与我国藏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有极大的相似性”③。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及节庆方面,尼泊尔和西藏游很多相似之处。尼泊尔较多人口的民族都信仰佛教。“藏历新年――“洛萨”也是21个尼泊尔本土民族的主要节日,其中包括塔芒、古荣、塔卡利和马嘉族”④。其中跨界民族夏尔巴人分布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地带,学术界对夏尔巴人族源问题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夏尔巴人是藏族人的分支”说和“夏尔巴源于西羌,是党项羌的一支”说的讨论,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夏尔巴人是我国境内藏族或是羌族的先民。在历史发展中因为某些因素导致其向西南迁移,或者部分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西藏和尼泊尔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尼泊尔与西藏毗邻,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尼泊尔地势较平坦,农业较发达,西藏地势高,农田多集中分布于有限的谷底,森林常常位于山腰,牧业相对发达。“藏尼间互通有无和平往来,长期广泛地存于民间,西藏供给尼泊尔盐巴(湖盐)和羊毛,尼泊尔供给西藏大米、辣椒等物品,以物易物成为藏尼间的主要交换形式。藏尼间的贸易,因尼中边境地区地处高寒区,冬季雪封,雨季泥泞,全线跨界交通以人行道、骡马道为主,历来大宗运输都是用人力脚夫背运和畜驮”⑤。蕃尼古道开通后,双方贸易进一步发展,元明清三代贸易往来已相当频繁。

赤尊公主入藏是西藏与尼泊尔的政治关系蜜月期的开始,许多学者认为此事件是蕃尼古道开通的缘起。根据尼泊尔史考定,雷未格诸人认为在吐蕃王朝时期,尼王光胄(号鸯输伐摩)为加强与吐蕃王室的关系,以其女毗俱胝妻之藏王松赞干布,藏籍称之为赤尊公主。鸯输伐摩是一位有德望的国王,《大唐西域记》载:“近代有王,号鸯输伐摩重学敬德,遐尔著闻”⑥。随着吐蕃的兴起,统一青藏高原的松赞干布不满于吐蕃的领域范围,开始武力扩张和加强对外交流。一日早朝时,松赞干布把自己娶尼婆罗公主和大唐公主的意愿巧妙地告诉了自己的大臣。大臣们领会了赞普的想法,于是禄东赞和吞米桑布扎统率的五百臣仆骑士(《西藏通史》中亦有“一百骑士”之说),携带多种黄金珠宝和镶嵌着无价之宝红宝石的特殊玻璃宝铠等聘礼,以及松赞干布的亲笔书信三封,从拉萨出发,浩浩荡荡地奔赴尼泊尔。从此开启了两国近200年友好和平交往时期。迎亲队伍途经吉隆前往尼泊尔,吉隆沟从此出现在历史记载中。鸯输伐摩在位的时间是公元630年至640年间。后尼婆罗臣服于吐蕃,据《新唐书・西域传》载:“初,王那陵提婆之父(即鸯输伐摩王)为其叔所杀,提婆出奔,吐蕃纳之,遂臣吐蕃”⑦。《释迦方志》所载:泥婆罗国都“城南十余里,孤山特秀,寺居重叠,状若云霞,松竹鱼龙随人训附,就人取食,犯者灭门。比来国命,并从此国而往还矣。今属吐蕃”⑧。

二、蕃尼古道开通时间考

大多数学者认为蕃尼古道的开通肇始于尼泊尔赤尊公主嫁与松赞干布,笔者认为其开通时间早于赤尊公主入藏。雷未格等人考定,蕃尼古道开通的时间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兰顿在《尼泊尔》一书中指明赤尊公主人藏的时间在639年,这也是蕃尼古道开通的时间。从提婆出逃可以肯定的是泥婆罗国发生政变之前,泥婆罗国和吐蕃之间的道路已开通,赤贞公主也已入西藏。否则,提婆是不可能遇事而逃到吐蕃的。笔者认为从上文所提及的吐蕃前往尼婆罗迎亲队伍的规模和出发时间可以推测蕃尼古道开通时间要比迎娶赤尊公主时间早。《西藏通史》载:“第二天清晨,大臣们前来朝礼,问:“赞普贵体安康否?心情舒畅否?”赞普心有所思的说:“甚安,昨夜我梦见娶西方尼泊尔之美丽公主。”赞普非常巧妙地将自己的想法当作梦说出”⑨。大臣们翌日与七位谋臣集会商议,最后一致同意娶两位公主为王妃。《西藏王统记》载:“王赐以金币五枚,谓此为公主聘礼,表示之曰:“彼时尼王将此三种答复上呈,应无失误!”即授与缄扎宝匣三只,并赐当时所需之饮食衣服饰用诸物,复以马、骡、骆驼多头作为负载而遣之。⑩”可见,当时请婚队伍的规模,而由于时间的间隔短,所以不可能短期内修好一条可以迎亲的跨国通道,所以吐蕃迎亲队走的是故道。尼泊尔与吐蕃只有一山之隔,交通联系并非难事。每一条道路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史籍所记载的往往是重要之事,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吐蕃与尼波罗的交往可能要比赤尊公主入藏更早。

三、蕃尼古道路线考

蕃尼古道正式见汉史于《释迦方志》一书,书中对吐蕃交通状况做了较详细叙述:

自汉至唐往印度者,其道众多未可言尽。如后所记,且依大唐往年使者,则有三道。依道所经,且睹遗迹,即而序之。

其东到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减百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凤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南减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至咀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波罗国。

这段记载大体勾勒出从青海径吐蕃进入尼婆罗的古道,霍巍先生认为此道为蕃尼古道,且以逻些为界点分为南北两段。“释道宣所称之“东道”,可分为南北两段,其北段系经青海至拉萨,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请文成公主入藏,唐使李道宗送文成公主至河源,便采取此线”。此段与唐蕃古道有重合的地方,它的存在多与汉唐文化相系,所以笔者不认同此段也属蕃尼古道的一部分。从逻些到尼泊尔为蕃尼古道,是吐蕃文化和尼泊尔文化交流的桥梁。关于蕃尼古道路线学术界存有较多的争议,唐使王玄策出使印度和尼泊尔的路线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释迦方志》所呈的蕃尼古道的路线大体为吐蕃国、小羊同国、咀仓法关及南度加三鼻关。关于小羊同的地望,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学者足立喜六认为这里所记的“小羊同”,当为hsigates之对音,即当今后藏日喀则。我国学者范祥雍根据汉籍《通典》第一九

五、《唐要会》第九

九、《太平寰宇记》第一八五并谓“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所以他推测小羊同国应在大羊同之西,“此二国位段大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克什米尔附近”。但这样的推论与释道宣《释迦方志》所载的地理方位不合,而且小羊同已与印度接壤,再取道吐蕃南下不合常理。

1990年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发现为此路线提供了可靠的珍贵材料。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第一小组在吉隆县宗喀山口发现的《大唐天竺使出铭》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物,它是今天西藏自治区内所见最早的汉文碑铭,甚至比长庆会盟碑都要早出许多年。尽管碑铭虽然残毁严重,但尚不影响通读,对于我们的研究亦有着重要的价值。学者霍巍对其进行了大量考证论述。碑文如下:

第一行:记录人刘嘉宾撰口记录人〔下残〕

第二行:口人口扶口粤书贺守一书〔下残〕

第三行:维显庆三季六月大唐驭天下之〔下残〕

第四行:圣口(飒?)系菜重光玄化法于无空[下残]

第五行:口口方道格口弯口三五以[下残]

第六行:口及踵贯(匈?)之国胡风雨而来[下残]

第七行:跄山海而(输)(赛?)慢身毒近隔[下残]

第八行:口口序口皇上(纳?)(陋?)软)念濡[下残]

第九行:大口口左晓卫长史王玄策宣[下残]

第十行:刘仁楷选关)内良家之子・六人)[下残]

第十一:行乱之方口口口边之术于是出[下残]

第十二:行声超雪岭拾鸳山以遒鹜[下残]

第十三行:季夏五月届于小杨童之西[下残]

第十四行:时水口方壮栈斯乃权[下残]

第十五行:山隅口则雪口拥口口口白云[下残]

第十六行:迪拥墨雾而口口西瞰连峰[下残]

第十七行:箭水椒万壑之口流皇天[下残]

第十八行:险也但燕然既迩犹刊石以[下残]

第十九行:铜而口口况功百往口路口[下残]

第二十行:之口酞默皇华之口[下残]

第二十一行:小人为其铭日

第二十二行:豁皇华兮奉口天则骋牺[下残]

第二十三行:穷地域勒贞石兮灵山侧[下残]

第二十四行:使人息王令敏口使廷[下残]

《大唐天竺使出铭》发现于吉隆县,而吉隆位于“小羊同”之西,所以小羊同的位置就在吉隆以东。这点与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推定的小羊同大致位于现在日喀则地区的观点相吻合。《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发现为王玄策去印度路线的考证提供了珍贵实物史料,并且确定了吉隆县为藏尼古道的一个重要驻点。关于咀仓法关,霍威先生认为就是指吉隆马拉山口。他指出:“文史书中,隆旧称“答仓宗喀”或“宗喀”,旦仓法关”发音与之相近,应系汉文文献中同一地名的不同译法,仓宗喀以下路程,是过马拉山口之后,吉隆县城所在地宗喀南行进入吉隆藏布沟山谷,经十三飞梯,过十九栈道进入尼泊尔境内”。这些路线的考定是在《释迦方志》的基础上,结合《大唐天竺使出铭》进行考订,而蕃尼古道的路线不只有一条。根据《西藏王统记》中关于迎娶赤尊公主的记载,吉隆道为迎亲道的观点是可以站住脚的。

李孝聪在《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中指出:“西藏通尼泊尔之路大致有东、中、西两条。东道:从定日经聂拉木出境。此道在今日已有中尼公路通,抵达加德满都。中道:从萨噶经吉隆出境。西道:经普兰出境。此道艰险,18世纪后英国人开始沿此道进入西藏”。这个观点主要是从《释迦方志》和现在中尼之间的交通入手而划定的,所以经吉隆的道路是传统的蕃尼古道。

四、藏尼古道开通的历史文化意义

蕃尼古道在交通史上有重要意义,它连通了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友好交流一直延续到今。两国文化相互渗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化形态。蕃尼古道的开通打开了吐蕃和尼泊尔的贸易通道,二者互通有无,经济联系密切。《贤者喜宴》载:“松赞干布时::“从东方汉地和木雅,引进工艺历算书籍,南方白色的印度翻译佛陀正法经典,从西方粟特尼泊尔,用财物的宝藏…”。有的尼泊尔商人定居于西藏和内地,他们“向俱任其常兴贩,往来不绝”。大量聘使往来蕃尼之间,如《释迦方志》所载,大多数使者都走这条新道,如最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尼泊尔,除了最后一次回路不很清楚外,其余都是采取吐蕃泥波罗道。它成为吐蕃通向印度的捷径,促进了中国和尼婆罗政治友好关系的深化发展。文化方面,教也是通过此道路传入西藏,成为吐蕃和尼泊尔共同的宗教信仰。在元代,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入仕中国,于中尼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很大,同时,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通过蕃尼古道传入印度和尼泊尔。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些技术在流传中不但改变了藏地面貌,而且随蕃尼古道传入了尼泊尔和印度,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造纸术的传入。

五、结语

综上所述,蕃尼古道为吐蕃和尼泊尔关系深化发展的结晶,它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中尼两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蕃尼古道在尼泊尔赤尊公主入藏时就已成型,它的开通极大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并影响至今。今日,中尼公路的开通就是在原古道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成,研究蕃尼古道路线的走向和古址,对今天跨越喜马拉雅山脉连通两国文明并发展中尼友好关系有深远的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