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3 01:01:20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
时间:2023-04-23 01:01:20     小编:董黎生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对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

篮球运动现已成为大学课余生活的热门运动项目,篮球运动的强度大,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在攻守交替、突然启动、加速或停止、跳跃或下蹲、体位改变等对抗中完成各项技术动作,是一种灵活性极强的运动。同时,我们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所以我们必须对篮球运动损伤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损伤。

一、篮球运动损伤原因

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一般没有受过太多的专项训练,对专项运动知识和运动规律懂得不多,大多数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随意性大,因为在运动中容易违反身体结构和机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受损伤。马艳芬研究得出:各高校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达90%。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对损伤预防缺乏认识、身体素质较差、大学生性格特点、准备活动不足、场地器材服装等客观条件较差。王诚等对篮球教学训练、比赛及课外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抗激烈、恶性犯规、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是影响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蒋桂凤则从内部机制研究了篮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关节不稳定、周围韧带和肌腱力量薄弱、肌肉紧张、身体结构运动缺陷、旧伤等。除此之外,著名专家史清钊、姚鸿恩认为篮球某些技术环节是造成运动损伤不可忽略的因素,加强易造成运动损伤技术环节来克服常规训练手段的不足。施鹏飞、认为是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对运动规则认识不充分、力量和柔韧素质发展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并提出了加强运动损伤认识和规则了解、提高速度、耐力、上下肢力量及柔韧性练习等建议。总的来说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错误技术动作;违反比赛规则。

(二)客观原因

场地器材以及环境因素;学生好胜心强。

二、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与训练,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损伤的发生是不可置疑的。

(一)加强体能训练

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为了减少运动损伤几率,需要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进行有效合理的训练。力量是篮球运动员的基本保证,它直接牵涉到身体关节稳定性能的控制,并且不容易产生疲劳。速度是体能训练中的第一反应,是运动员完成整个高质量动作与攻防技术的前提条件与基础。运动员的耐力在多项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灵敏和协调性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灵敏素质是运动员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能减少产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体能训练,更好的预防运动损伤。

(二)重视提高易伤部位的机能

为了防止易损关节受伤,训练前应适当加大部分关节活动量。例如:为了防止膝关节受伤,应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练习;为了防止踝关节扭伤,应加强踝部力量和灵活性练习等等。有旧伤的学生在训练和比赛时一定要使用保护支撑带等,以防止受过伤部位重复受伤。否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在心理上留下怕受伤的阴影,进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总结

高校篮球课堂教学或者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避免运动损伤也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但是我们可以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训练;加强训练水平,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场地器材和医务监督;损伤后处理要及时合理以及身体、心理状态不良;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担量过大以及气象情况的预防。另外,训练或比赛后应有一定时间的放松活动或按摩,以消除身体疲劳,防止因疲劳过度而造成的损伤。我们只有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篮球运动项目这个项目中来。

参考文献:

[1] 马艳芬.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预防[J].甘肃科技.2010,26(21):193-194.

[2] 王诚.高校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4).

[3] 蒋桂凤,等.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好发部位的特点及预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5).

[4] 史清钊,姚鸿恩.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11(2).

[5] 施鹏飞.篮球运动中学生易受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